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极及心电信号获取

发布时间:2017-08-06 17:11

  本文关键词:电容耦合非接触电极及心电信号获取


  更多相关文章: 心电信号 电容耦合电极 可穿戴器件 主元分析 奇异谱分析


【摘要】:电极与皮肤间接触所导致的不适感,是穿戴式心电信号测量系统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心电信号测量系统。采用印刷电路板制作的测量电极,借助电容耦合测量位移电流的方式获取心电信号。采用反接二极管提供测量所需的高阻值偏置电阻,结合高输入阻抗仪表放大器,制作了测量电极信号提取电路。测量系统由两个测量电极与一个直接与测量电路地相连的参考电极组成。选择金属铝板、导电纤维和导电橡胶作为参考电极,实验研究了共模干扰抑制性能与参考电极接触阻抗之间的量化关系。将主元分析与奇异谱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心电信号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棉质线衣外侧有效获得满意的心电信号。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关键词】心电信号 电容耦合电极 可穿戴器件 主元分析 奇异谱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129)项目资助
【分类号】:R318.04;TN911.7
【正文快照】: 1引言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随时随地获取人体生理信息的穿戴式测量装置,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3]。在日常生活中,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的监测与记录,不仅可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人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并给出相应的饮食及运动建议,而且可成为医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振虎;古悦;杨春林;吴书峰;王春刚;;基于安卓平台的脑-心电远程监控系统[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年06期

2 明东;柯余峰;何峰;赵欣;王春慧;綦宏志;焦学军;张力新;陈善广;;基于生理信号的脑力负荷检测及自适应自动化系统研究:40年回顾与最新进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年01期

3 吕卫;张启乐;宋垣;褚晶辉;;基于PSoC4系列处理器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5年02期

4 朱凌云,吴宝明,王正国,李刚,曹长修,朱新建,闫庆广;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算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06期

5 周平;汪丰;刘梦星;鲁豫杰;吕菲;;非接触式心电测量的噪声抑制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华;李哲英;;基于matlab的ECG信号QRST波检测算法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凌云;卢雄;;基于特征波形检测的动态心电数据压缩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5期

3 袁海洋;何敏;王威廉;;DWA:一种新的心电实时检测算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9期

4 代永陆;唐晓英;刘伟峰;;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便携式多参数健康监护仪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9期

5 刘大生;颜国正;;一种采用单电源的心电信号遥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8期

6 张文豪;吴怀宇;;基于摄像头检测的防盗拍系统开发和算法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18期

7 谭龙;何改云;潘静;庞彦伟;;基于近似零范数的稀疏核主成成分算法[J];电子测量技术;2013年09期

8 田军;张冰洋;詹垒垒;陈亚光;武力;;基于FPGA的多通道生理信号监护仪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11期

9 李雅倩;李颖杰;李海滨;张强;张文明;;融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吴响;张立;赵强;俞啸;;基于体域网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洪明;张亚君;;便携式心电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何敏;袁海洋;侯建斌;王威廉;;基于ARM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终端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尹昌洁;王海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锅炉NO_x排放的神经网络建模[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贤海;智能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生理参数数据分析及预报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文山;基于开关电流技术的模拟小波变换实现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李宏民;模拟小波基的构造及其对数域电路实现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李肃义;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动态心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文峰;基于主题模型的用户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毕云峰;面向水下原位探测的光谱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艾晓辉;高斯过程的KL展开及随机Logistic方程最优停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桑庆兵;半参考和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新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9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小丽;红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永纪;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卢雄;动态心电数据压缩方法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峰;基于便携式无线网络心电仪系统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朱红梅;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严彬彬;基于ARM的远程家庭监护智能终端系统的研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孙俊香;基于自适应信号处理的心电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晓云;医疗保健仪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大学;2007年

8 曲晓明;基于Linux系统的心电监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朱振宇;心电信号数据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袁海洋;心电实时监护算法及监护系统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保蔚,庄天戈,程敬之,卞正中;一种心电图QRS波检测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7年01期

2 闵珊;张歆东;;基于C8051F320单片机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周兵;纪晓亮;张海峰;张荣;何爱军;;基于ARM技术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04期

4 王立伟;蔡奇;肖尧;王腾飞;姚弟;毛雪莹;黄启俊;常胜;;生物肌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4期

5 王骥;沈玉利;林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理参数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2期

6 陈昕;钟云鹏;杨月婷;;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12期

7 崔凯;孙林岩;孙林辉;;心率变异性度量脑力负荷的有效性[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3期

8 黄镇彩;刘昱;邸文华;;基于iOS平台的便携心率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9期

9 贾真;杨志柳;王肖雄;王威廉;;一种新型ZigBee无线ECG采集分析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10期

10 张志远;郑晟;韩立强;;基于蓝牙技术的嵌入式网络接入点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2013年23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文聪;蒲以康;;一种测量射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吸收功率的简便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李壮;李玉权;甘仲民;;间隙电容耦合的微带圆盘腔滤波器[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用6N5P的电容耦合输出功率放大器[N];电子报;2008年



本文编号:63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63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