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修复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修复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效果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相容性材料 聚四氟乙烯 人工血管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膨体聚四氟乙烯 抗凝血性能 血管通畅
【摘要】:背景:研究已证明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表面、抗水渗透性及生物耐久性。目的:观察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38例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患者,其中男30例,女8例,年龄17-61岁,予以常规补液、抗休克治疗、抗炎、清创处理后,均实施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移植修复治疗。修复后随访12个月,了解患者修复后患肢恢复情况和血管通畅情况等。结果与结论:实施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移植修复后,患者血管均全部通畅,未出现死亡和截肢病例,患肢均恢复正常血运,未发生血管吻合口感染,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通畅率达到100%。修复后随访12个月,血管内超声检查显示人工血管内壁均处于光滑状态,未出现明显附壁血栓、吻合口位狭窄现象,血管通畅率达到92%(35/38),未发生与人工血管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表明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具有良好的表面抗凝血性能及长期通畅效果。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聚四氟乙烯 人工血管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膨体聚四氟乙烯 抗凝血性能 血管通畅
【分类号】:R318.08;R658
【正文快照】: 文章亮点:试验回顾性分析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效果,发现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表面抗凝血性能及长期通效果,获得了与自体静脉移植同样的疗效,且具有简便可行的特点,还可有效解决血管来源困难及口径小等问题。 0引言Introductio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思丰;陈力;许远;田华;李国刚;陈健;;携载VEGF基因的聚四氟乙烯血管材料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2 李少彬;闫玉生;李辉;陈坤棠;童健;陈群清;张福伟;肖飞;;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体外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李佳;樊东力;雷泽源;刘晓伟;;膨体聚四氟乙烯自体血管组织化提高抗菌能力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陈晓洁;籍晓萍;王璐;王富军;关国平;KING Martin;;ePTFE人工血管管壁结构及其体外性能的试验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5 李乐凡;李思东;汪志芬;;膨体聚四氟乙烯在医学上的应用与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年12期
6 张鹏;龚飞荣;陆树洋;孙晓宁;程树军;;CD133功能化肝素/胶原蛋白多层膜改性小口径膨胀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毛明锋;叶蔚蔚;吴华芬;吕春燕;金烈;王剑;;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建立长期血透通路14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09期
8 王维慈;金毕;欧阳晨曦;李毅清;徐卫林;杨红军;许海叶;;高分子人工血管材料大鼠肌肉内的急性期反应[J];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明;刘长建;刘晨;乔彤;;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表面肝素固化替代犬下腔静脉的表面抗凝血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7期
10 陶思丰;陈力;施小宇;陈健;许远;李国刚;;聚四氟乙烯血管材料携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其生长的可行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少彬;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国涛;周婵;侯春春;徐水;;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研究进展及抗凝血原理[J];蚕学通讯;2011年02期
2 王卫东;陈长生;蒋立新;陆兵勋;;携带靶向干扰VEGF基因shRNA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制备[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2期
3 黄美蓉,葛艳,张世科;彩色多普勒在人工血管移植术后随访观察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4 童静,庄永青,傅小宽,杜冬;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J];广东医学;2002年06期
5 杜冬;庄永青;傅小宽;童静;方锡池;杨怿健;;DSA监测下选择性动脉旁路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J];广东医学;2007年08期
6 雷清仪;王舜娟;陈秋芳;胡穗儒;;人造血管移植术后临床观察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9年02期
7 窦皓;左保齐;;静电纺丝法构建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进展[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8 芦秀兰;王自力;刘咏梅;;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内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例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秦静雯;蒋岩岩;王鸿博;;丝素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10 陈凤翔;刘欣;杨红军;李文斌;王鑫;徐卫林;;天然蛋白纤维粉体性能与应用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维慈;药物缓释(Aspirin/Heparin)的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贺云;静电纺聚氨酯基小口径人造血管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陆树洋;层层自组装肝素/胶原复合涂层接枝CD133抗体促进小口径ePTFE人工血管内皮化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刘波;脑血管病的血管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籍晓萍;ePTFE小径人造血管的管壁结构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杨夫全;人造血管自波纹化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刘媛媛;花生蛋白膜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林玮炜;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景莹;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刘明;血管长段移植修复肢体血管损伤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彭超;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PU/n-HA+PA66)一体化复合材料修复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孟想;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快速激光加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胡绮;多孔丝素膜材料中血管新生模式机制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蒋骞;聚四氟乙烯膜阻断髁突颈骨折愈合对下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林,吴克友,于群,范翠红,李茂林,朱鹤荪;肝素共混丝素蛋白膜上AT-的固定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2 李月红,于仲元,王玉柱,谈一意;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3年01期
3 顾晋伟;杨新林;朱鹤孙;;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11期
4 左文耀;冯亚凯;张世锋;;光固定法改善医用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J];材料导报;2005年09期
5 周耀祖;蚕丝在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抗凝血物质的研制[J];蚕桑通报;1998年03期
6 梁勇,王武军,蔡开灿;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心脏瓣膜体外流体力学的评价[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7 梁勇;王武军;蔡开灿;王振康;李海波;;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体外脉动流性能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许益民;漆松涛;曾绍文;石小峰;李伟秋;黄广龙;庄冰容;;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贺薇;胡作军;徐安武;殷恒讳;王劲松;叶洁莲;王深明;;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10 许海叶;徐卫林;刘秀英;;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J];纺织学报;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973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7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