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化医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2:31
【摘要】: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也称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问题;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解决问题。转化医学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进行转化医学模式的探讨,对今后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尚未建立科学的转化医学模式,理论上的研究也较少,因此归纳分析全球现有的转化医学模式,深入分析探讨适合我国的转化医学模式十分必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信息搜集,对国内外转化医学的最新现状进行详细描述,归纳总结出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美国国立转化医学促进中心为例的国家级平台模式,二是以欧洲先进转化医学研究基础设施为例的项目实施模式,三是以美国和中国的转化中心为例的单体转化中心模式。根据模式研究法的基本理论,抽取模式中的模式名称、可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四个要素,分别以美国国立转化医学促进中心、欧洲先进转化医学研究基础设施项目、美国成熟的单体转化医学中心和国内初级的单体转化医学中心四个实例为代表,深入分析上述转化医学的三种模式,进而对比分析各模式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情形。 为找到我国转化医学模式的最佳选择,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开展转化医学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转化医学发展经验,例如政府引导建设转化医学研究全国网络、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建立严格的转化中心成立审批制度等,得出对我国转化医学模式选择的启示,一是政府需要对转化医学给予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二是加快医学研究模式转变,调整项目申请方式,三是规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设立流程,提供研究经费保障,四是整合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等多方面资源,五是注重人才培育,加强国际合作。最终提出适合我国的转化医学模式为:现阶段发展单体转化医学中心,开展国家级转化医学项目,三到五年后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成立国家级转化研究平台,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转化医学研究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0
本文编号:270239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士靖;杜建;姚强;冯友梅;;卓越之道: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哈佛催化剂”个案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2 张燕蕾,高琴,谢志耘,张其鹏,胡章志;生物医学研究路线图计划及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3 ;北京大学医学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成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4 蔡红兵;李欣;孙学刚;方唯意;张龙城;杨明会;姚开泰;;加强推进力度,促进转化医学发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William CS CHO;南娟;;蛋白质组学与转化医学:用以癌症诊断、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分子生物标记物[J];中国肺癌杂志;2011年08期
6 刘小荣;张笠;王勇平;陈根元;;转化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8期
7 张晓红;;法学教育模式比较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0期
8 易学明;;推进转化医学研究 建设转化型医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3期
9 白莉;李利清;张新光;;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中西医结合儿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9期
10 王秋菊;;政府治理模式研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2702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0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