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实习生对老年患者共情体验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3:5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对老年患者共情体验的真实感受,探讨影响本科实习护生的共情相关因素,为本科护生对老年患者共情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选取若干名对老年患者有共情体验的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前拟定访谈提纲,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约定好访谈时间与地点,准备访谈工具。访谈中,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积极引导研究对象说出对有效沟通的体验及内心感受,注意观察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并记录在访谈记录表上。访谈结束,24~48小时内借助Nvivo11.0运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访谈资料达到饱和,受访者选取结束。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护理本科实习生14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12名;年龄在20~22岁,平均年龄21岁;家庭住址城镇农村各占一半,均不是独生子女,非班干部居多;实习时长在6~8个月。(2)本研究共提炼4个主题,18个子主题。分别为感知共情在临床上运用的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职业倦怠感、启发学生自省、有利于开展工作)、感知运用共情的影响因素(工作方面的原因、共情认知程度、患者方面的原因、实习生自身特征方面的原因)、感知住院老年患者的特点(机体功能下降、易产生负面情绪、接受新事物困难、需要更多关爱)、提出共情教学的意见(学习时机、授课老师、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试形式)。结论:(1)共情体验在临床上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教学推广。(2)行为冲动、做事固执、就医目的不纯、放弃治疗、态度差、语言障碍、不愿交流的老年患者,本科实习生不容易与其产生共情,但性格好、态度好、信任医务人员、文化修养高、家人比较关爱的老年患者,本科实习生则容易与其产生共情。(3)本科实习生性格过于内向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对临床护理职业认同感不强,则不容易运用共情。相反,如果本科实习生性格开朗活泼、心地善良、热爱护理事业、与老年患者有相似的经历或共同的文化背景则更容易产生共情。(4)工作负荷过大、语言障碍不利于本科实习生与患者产生共情。(5)本科实习生渴望获得更多的共情知识及实践技巧,希望将在特殊场景下如何与不同的老年患者产生正确的共情思维设为课程重点内容。课程时间安排,推荐大二与实习中期开设共情课程。授课方式及考试形式,建议共情教学形式多样化,考试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2;R47-4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2;R4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若柳;王坤艳;刘伟玲;周利华;;护理本科实习生自我表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10期
2 林婷;杨柳新;陈玲玲;叶旭春;;护理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年02期
3 刘春娥;张洁;于克玲;;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年02期
4 杨婕;黄晓;李诗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防护行为意向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5年16期
5 解超芳;廖容;;护理本科实习生课堂教学情况与其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年06期
6 杨丽黎;鲜雪梅;卢舒琳;冯金娥;陈钧;曹一佳;;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与康复;2015年09期
7 白阳娟;丁兰;谢s,
本文编号:2704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0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