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相关政策、现况及特点,构建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框架,探究服务开展现状、具体指标对服务绩效差距及其提升方向和空间以及服务绩效影响因素等。最终,归纳总结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差距产生的原因,探讨制定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针对性策略。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究进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方法及步骤、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的内涵及应用范围,发现现有的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初步确定本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2)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根据专家对于指标体系的删减和修改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3)从浙江省湖州市、绍兴市、杭州市三地不同行政区(乡镇)抽取各6家,合计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各机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4)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相结合,从供需方视角,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开展现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评价;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及相关政策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及因子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一套符合数据包络分析法要求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该体系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进行绩效评价,其中投入方面的指标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个部分,具体为:“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本科及以上学历医护人员数量”,“政府部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项拨款占总拨款比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设备数量”三个指标;产出指标从服务效益,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总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中医预防保健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居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居民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信任程度”五个指标。2.将指标体系初步应用于浙江省三地基层医疗机构。从供方角度看,杭州市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资源投入上较其他两地更多,但高水平的医师相对不足;绍兴市专职医护人员质量较高但数量不足,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数”方面相对较少,在“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需要提升,但专项收入与支出之比达到了2.07,处于三地最高水平。湖州市“专科技术设备数”方面相对较少,在“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人次数”方面存在不足。杭州市“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和“中医适宜技术年服务人次数”均远高于其他两地;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绍兴市6家社区的平均服务率最高(56.40%),杭州市和湖州市略低,分别为41.29%和40.00%;在对0~36月龄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面,杭州市6家社区的平均服务率最高,达到66.30%,绍兴市(59.40%)次之,而湖州市较低(49.83%)。从需方角度看,居民对于社区开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总体知晓率为65.8%;占据利用率前几位的服务项目为针灸、推拿、中药(膏方)和中成药;居民对于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的知晓率和利用率非常低;居民信任度方面,得分最高为“医护人员”,4.17分,三项信任度评价项目的得分均值为4.05;居民满意度方面,对于“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最高,分值为4.33分,六项服务评价项目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90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中,不同户籍、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以及健康自评的居民对于服务的信任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医保类型的居民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机构在各个维度上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评分表现不同的水平。信任度上三个地区在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和总体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方面,三个地区在服务设备、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服务收费、服务效果和总体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绍兴市得分最高,其信任度和满意度得分均值分别为4.13分和4.08分,杭州市次之,得分为4.04分和3.97分,湖州市得分较低,分别为3.99分和3.91分。4.DEA分析结果显示,18家机构的总体效率值为0.922,其中湖州市、绍兴市和杭州市的总体效率分别为0.924、1.000和0.84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87和0.930。达到DEA有效的机构有14家,非DEA有效的机构有4家,未能达到DEA有效的社区均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得分最低的是DMU15社区,其综合效率值为0.471,与有效的机构相比,该机构仅发挥了 47.1%的效率。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技术设备数、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对综合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产生影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技术设备数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负面影响,而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正面影响。结论:1.本研究将运筹学中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的指标引入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中,体现评价的客观性。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保证了指标筛选的科学性。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初步应用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2.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当前浙江省三地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居民信任度及满意度评价得分分别为4.05±0.79和3.90±0.90。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对于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较低。三地对比发现,绍兴市总体得分最高,杭州市次之;其中,信任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机构和医护人员方面;满意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设备、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服务收费及服务效果方面。3.由DEA分析结果可知,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开展效率情况较好,大部分社区对于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优状态;绍兴市的总体效率水平最高,湖州市次之。达到DEA有效的机构有14家,4家非DEA有效的机构在三个维度的投入上均存在过度现象,产出不足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的门诊量和居民对于服务的利用率。4.由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专业技术设备数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具有负面影响,表明了在调研的样本机构中,投入专业技术设备数越少的机构,规模效率越高,进而综合技术效率也越高。相关科室门诊人次数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表明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科室的门诊人次数越多,规模效率越高,进而综合技术效率也越高。5.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不同地区在资源投入上存在不足;(2)居民对于机构的服务环境和设备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较低,居民对于其他不常见的服务类型知晓率和利用率较低;(3)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月龄儿童开展的免费服务项目,居民的知晓情况和利用情况均较低;(4)浙江省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效率尚有提升空间,尤其是非有效机构。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制定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针对性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9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红梅;胥玉萍;夏秀萍;朱杰;施永兴;;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分析[J];上海医药;2015年16期
2 贾莹;李菁;尹爱宁;佘靖;;构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4年11期
3 张航;王耀刚;;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相对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4年09期
4 吴夏秋;彭锦;宇文亚;尹爱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年11期
5 刘建春;郝晓宁;薄涛;张振忠;高雅;刘志;徐龙彪;塔娜;;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29期
6 杜冬伶;;某区流村社区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和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0期
7 虞先滢;施永兴;储珏;;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条目的筛选研究[J];上海医药;2013年12期
8 张桂林;潘习龙;;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9 乐为;章倩;;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标准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3年01期
10 顾怡勤;顾竞春;施永兴;;上海市社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士森;基于风险管控的种植业保险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谦;政府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亚男;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2 陈宛媛;广东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建构及实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李菁;北京市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760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6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