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在20年里从3%上升到12%,增加了 9%,增长快速。而且,由于我国失独家庭庞大以及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导致我国对试管婴儿技术需求量更大。但是目前,由于我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效力低,适用范围窄等原因,导致冷冻胚胎技术的使用与管理常常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并引发了法律、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2013年,我国首例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处分方式、处分规则等法律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但理论界的关注点集中在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关于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以及处分规则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探讨了人体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并在明确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以及处分规则。研究目的本文探讨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以及处分方式与处分规则,希望可以为完善我国冷冻胚胎相关立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而且,在我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法官的判决从公序良俗、社会伦理、情感道德等角度提供一种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本文由始至终都是建立在大量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基础上的;语义分析法: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冷冻胚胎”等关键词作了明确界定以及分析;案例分析法:通过引用国内外一些经典案例,讨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法官对体外受精胚胎的态度,及其背后的体外受精胚胎的法律属性理论。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四国关于冷冻胚胎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判例,并汲取了各国在冷冻胚胎处分问题上的精华。实证分析法:立足于我国国情,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借鉴分析国外相关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研究我国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以及处分规则。研究内容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是研究冷冻胚胎法律伦理问题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由于冷冻胚胎既具有物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生命潜能与潜在人格,因此,本文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生命伦理物。基于冷冻胚胎为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具体包括保存、植入母体、捐赠给不孕不育夫妇、继承、有限合法代孕、用于科学研究、销毁七种处分方式。基于冷冻胚胎为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以及冷冻胚胎的七种处分方式,在合同自治原则、共同合意原则、利益衡量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深入探讨了“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夫妻婚姻关系破灭、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双方死亡、以及无主冷冻胚胎”五种情况下冷冻胚胎的处分规则。研究结论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是生命伦理物,其本质是法律上的客体,但具有最高的物格,享有仅次于人之外的法律保护,任何人都应尊重冷冻胚胎的生命潜能。基于冷冻胚胎为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冷冻胚胎有七种处分方式,分别为保存、植入母体、捐赠给不孕不育夫妇、继承、有限合法代孕、用于科学研究、销毁。冷冻胚胎的处分原则,即“合同自治原则、共同合意原则以及利益衡量原则”,指导着五种情况下冷冻胚胎的处分规则。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以夫妻双方共同合意为主。夫妻婚姻关系破灭时,冷冻胚胎的处分规则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夫妻双方能达成共同合意则依据合意处分冷冻胚胎;第二种情况,如果夫妻双方未能达成共同合意,但事前签订了合同,则依据合同条款处分冷冻胚胎;第三种情况,夫妻双方既没有达成合意也没有签订合同,则依据利益衡量原则处分冷冻胚胎。当夫妻一方死亡时,冷冻胚胎归另一方所有,如果夫妻双方事前签订了合同,则依据合同处分冷冻胚胎;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则由生存一方决定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当夫妻双方均死亡时,继承者可以继承冷冻胚胎,如果夫妻双方生前签订了合同,则依据合同处分冷冻胚;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则由继承者决定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无主冷冻胚胎的处分规则,由医疗机构行使无主冷冻胚胎的处分权,但医疗机构只能将冷冻胚胎用于科学研究或是进行销毁。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05;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江洪;;法制化途中的人工胚胎法律地位——日本法状况及其学说简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李昊;;冷冻胚胎的法律性质及其处置模式——以美国法为中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3 徐国栋;;人工受孕体在当代意大利立法和判例中的地位[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4 朱春梅;苏振兴;;剩余胚胎去向的伦理法律规制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5年07期
5 李燕;金根林;;冷冻胚胎的权利归属及权利行使规则研究[J];人民司法;2014年13期
6 张善斌;李雅男;;人类胚胎的法律地位及胚胎立法的制度构建[J];科技与法律;2014年02期
7 章桦;石镁虹;;辅助生殖中多余冷冻胚胎的保存问题浅析[J];医学与法学;2012年02期
8 霍原;崔冬;张衍武;;论生命伦理物的价值取向和法律调整规则[J];学术交流;2012年03期
9 张淼;王立香;;高龄妊娠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2期
10 丘祥兴;张春美;高志炎;王明旭;李善国;张海国;沈铭贤;陈仁彪;;治疗性克隆及人类胚胎管理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燕;我国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危机与法律困惑及其国家管理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慧来;由我国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案引发的法律思考[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2 李如茜;冷冻胚胎权利属性及保护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3 檀娟;体外受精胚胎的立法完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
4 王忠桂;体外受精胚胎民事法律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鲍磊;冷冻胚胎若干法律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6 刘丹丹;人类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与权利行使规则[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於梦雅;人类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其权属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钟亦;冷冻胚胎的民事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张鑫;人类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其处置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10 肖凯文;论体外早期人类胚胎的继承[D];烟台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802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0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