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湖北省新农合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21:56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基本情况,对其中的总额预付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涉及镇村两级门诊总额预付制、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总额预付制。主要研究总额预付制政策设计情况、政策运行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对湖北省总额预付制开展以来的实际情况做一个正确的评估和总结,并为下一步总额预付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梳理法和质性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总额预付制和支付方式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收集11个试点县的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梳理出湖北省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基本情况;对其中5个试点地区总额预付制的相关政策分析研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访谈的提纲,对这5个地区的合管办、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访谈。【结果】11个地区均进行了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各地门诊基金主要采取总额预付制,住院基金主要采取以总额预付制为主的混合式付费模式,且各地均在总额预付制的基础上制定了配套的管理控制措施,并借助分级诊疗来配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开展。对其中5个地区总额预付制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总额预付制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并加强了管理能力建设,完善了反应型监管模式,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间建立起内部合作。但是不管是门诊总额预付还是住院总额预付,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各方对总额预付制改革的认知影响其推进速度,目前简单的、粗放的总额预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外部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付费标准的测算、谈判机制的缺失、以及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对等都影响到总额预付制改革的实施效果。【结论】总额预付制是现阶段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总额预付制绝不是简单的支付方式的转变,必须在老百姓一定的满意度、医疗机构得到正常发展和新农合基金可承受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总额预付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97.1;F323.89;F842.6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萌萌;张丽青;;总额预付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实施概况及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24期

2 刘忆;邓春霞;;北京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对三级医院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年05期

3 刘小鲁;;价格上限管制、总额预付制与医疗保险下的金融风险[J];世界经济;2014年11期

4 程念;付晓光;杨志勇;汪早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11期

5 池红梅;何剑;;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年05期

6 杨谢菲;李伟政;;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改革实践初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06期

7 田耕;焦卫平;赵国光;郑向君;吉训明;;基于北京市某医院门急诊指标的总额预付制下医院精细化管理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3年12期

8 胡敏;陈文;茅雯辉;;服务购买视角下医疗保险总额预付的内涵和机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年09期

9 杨丽;郑培永;于广军;赵蓉;杜宁;厉传琳;杨中浩;黄玲萍;刘宝;杨虹宇;杨佳泓;何萍;;上海市医保总额预付制试点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行为变化研究[J];中国医院;2013年09期

10 柴云;刘长俊;王久菊;孙琪临;涂汉军;;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湖北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深入后的瓶颈问题化解[J];中国卫生经济;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804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04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