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导向明确、量化可比、简单易行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的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各评价指标,确立了各指标分级评价标准及权重,初步建立了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及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采用拟定的指标体系对某护理学院5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能力实测,分析检验指标体系品质。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法检验指标的信度;以指标得分的区分指数检验指标的区分度,同时采用逻辑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指标内容效度。 3.研究结果 3.1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构建了覆盖职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大维度共23项条目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界定了各指标等级评价标准;三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96.2%(>60%),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9128(>0.70),三轮咨询后五项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0.0773~0.1896间,23项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0679~0.2385间(<0.3),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262,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27,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 3.1.2确立了职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891、0.3671、0.1858、0.1330、0.1250)及各二级指标权重。 3.2小范围实测结果分析 指标体系整体的α系数为0.9698,指标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的α系数介于0.8316~0.9423之间(>0.8);逻辑分析表明指标体系内容效度较好;指标体系各维度与总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系数介于0.8451~0.9582之间,各维度与其内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系数介于0.3008~0.9525,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指标体系的区分指数为0.5183(>0.4)。 4.研究结论 4.1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构建了一套覆盖五大维度共23项条目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的等级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证明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4.1.2“临床护理能力”的权重为0.3671,位于五项一级指标权重之首。其余4项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职业价值观(0.1891)、沟通与协作能力(0.1858)、教学与管理能力(0.1330)和专业发展能力(0.1250)。 4.2小范围实测结果分析 小范围实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品质较好。指标体系整体及其内部各结构要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逻辑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内容效度较好;指标体系区分度良好。 4.3研究意义 4.3.1有助于促进本科护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4.3.2有利于正确引导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管理和培养; 4.3.3为护理本科生和其他层次的护生及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4.4后续研究建议 4.4.1等级评价标准虽然经过了两轮咨询予以修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在后续研究中不断修订、完善。 4.4.2小范围实测结果的可靠性、代表性尚不足,故本研究实测结果的可靠性有待于在今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大规模、宽范围的实证研究中加以论证,该指标体系尚需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检验、修改和完善。 4.4.3本研究未对临床能力的学生自评结果和带教老师他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也未对各实习阶段的临床能力的评价结果展开分析和比较,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深入论证。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R47-4
【部分图文】: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图3一1咨询专家人数与误差关系图由图3一1可见,n增大,‘减小,当n=4时,外=0.5,随后‘减小速度下降。可见,一般在具体的考评中,选取4~16人的专家就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于在指标的设计与权重的分配中,问题涉及面较广且相对复杂,需要选取15一30名专家。考虑到本研究的具体特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林;王世平;游桂英;苏勇林;;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品质检验[J];华西医学;2010年07期
2 胡正洁,王绍琼;护理程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年05期
3 吴末生,殷朝阳,彭红,李桂源,陈服文,罗建清,黄正南;从多站考试的成绩分析探讨临床能力评价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年02期
4 周厚秀;朱京慈;;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12期
5 邱玉宇;张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4期
6 何静;孙淑华;陈姝毅;;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适应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2期
7 郑思琳;陈燕华;;国外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1年11期
8 赵红云;李秋洁;;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年30期
9 余仙菊;彭如宽;卢凤娟;;走向整合: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的范式选择[J];高教论坛;2008年05期
10 赵若华;陈少岚;许嫦娇;;应用护理程序实行本科护生实习管理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晓林;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艳;OSCE在ICU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3 何昕;OSCE在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时永超;护理本科实用型人才临床能力研究和课程设置调查[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5 郭煜;军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李爱华;反思性学习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83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3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