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武汉市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21:07
   研究背景我国是老龄人口大国,面对不断加重的养老负担,政府在2013年提出了医养结合的相关概念。2015年,国家卫计委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颁布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医养结合落地实施。自政府鼓励发展医养结合事业以来,投资者纷纷跨界养老产业,开始探索创新不同的养老模式。但目前,医养结合实践出现了重“养”轻“医”现象,养老和医疗资源的结合不够紧密,群众对医养结合的概念认知不够完整[1]。除此以外,还存在养老机构自身资源的匮乏以及无法对其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进行灵活支配等问题。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304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2],养老总床位数的覆盖率不到2%,即每1000名老年人拥有的床位数不到20张,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3%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养老资源出现结构性空缺[3]。同时,据民政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4万多家养老机构中,真正具备医护服务能力的只占20%[4],医疗功能明显弱化,导致无法满足养老需求。而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如何保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有关数据显示:老年人中只有5.2%的人选择去养老院,而其他人会选择去社区居家养老,可见社区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又提到: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可见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补充力量。因此,武汉市政府为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发布了《武汉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改革实施意见》,各地区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紧密融合,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医疗服务功能来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并促进社区健康管理和社区首诊制的建立[6]。研究目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表明了政府维护老年群体生命质量的决心,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满足当下空巢、失能、留守老人养护需要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将探讨在医养结合背景下,对武汉市不同养老服务模式下的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合理规划养老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其次,通过对目前武汉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内容进行评价,以期实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的目标。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搜集“医养结合”、“资源配置”、“养老服务能力”、“服务评价”、“养老机构”、“老龄化”等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为医养结合资源配置提供研究思路,为服务质量评价积累相关方法。2.专家咨询法:运用专家咨询法,结合现有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通过访谈医疗、养老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者,医疗和养老机构各级管理专家、员工,了解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相关因素。3.实地研究法:深入养老机构、民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了解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了解具体的运作的困难,获取基本的资源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医养结合服务的概况与现状。4.数理统计法:对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服务质量、供给与利用进行系统全面分析;计算基尼系数了解养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汉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整体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将以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机构养老资源公平性分析(1)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地区是HP区,也是地域面积最大的地区,其老年人口是HN区的10.3倍,地理面积是JH区的近80倍。DHGX区、JX区、CD区、XZ区和HP区作为新城区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近40%,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不到总数的20%。中心城区承担的老年人口与其资源配置相对合理。(2)从武汉市医养结合型养老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性来看,养老机构的物力资源优于人力资源。其中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数量配置随着人口的累计而变好,医护配置的公平性最差。从武汉市养老资源的地理配置公平性来看,业务面积的配置随着地理面积的累计而变好,医护配置的公平性最差。(3)武汉市养老资源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其中,以人口配置为基准,机构、床位、固定补贴的基尼系数在0.20-0.30之间,表明这三项资源配置较为公平;医护的基尼系数超过0.40,相对不公平。以地理配置为基准,机构、业务面积、床位、固定补贴、医护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60,其中医护的基尼系数为0.845,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表明这5项资源配置差距较大。(4)将武汉市14个地区分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两大组。其中,医护和固定补贴区域间的贡献率大于区域内的贡献率,其他养老资源区域内的贡献率大于区域间的贡献率;区域间医护的泰尔指数最大为0.0571,表明影响区域间资源公平性的最大原因是医护资源的配置。第二部分——社区养老资源公平性分析(1)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WC区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社区最多有14家,而HS区拥有的业务面积、床位数、固定补贴、医护人数最多。(2)从武汉市医养结合型养老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性来看,社区养老的物力资源优于人力资源,财物资源劣于人力资源。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配置随着人口的累计而变好,固定补贴的公平性最差。从武汉市养老资源的地理配置公平性来看,业务面积的配置随着地理面积的累计而变好,医护配置的公平性最差。(3)武汉市养老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数优于地理配置。其中,以人口配置为基准,机构、业务面积、床位、固定补贴、医护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40,相对不公平。以地理配置为基准,机构、业务面积、床位、固定补贴、医护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60,其中医护的基尼系数为0.800,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表明这5项资源配置差距较大。(4)将武汉市14个地区分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两大组。其中,机构和医护区域间的贡献率大于区域内的贡献率,其他养老资源区域内的贡献率大于区域间的贡献率;区域间医护的泰尔指数最大为0.0669,表明影响区域间资源公平性的最大原因是机构数量的配置。第三部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评价各地区平均每万人机构数0.39个、平均每万人业务用房面积1448.35m2、平均每万人床位数20.7张、平均每万人医护数为18.86人、每地区的平均收治入住老人数量209位、每地区的平均托管老人数389位、每地区的平均合作协议签订率为62%、每地区的平均健康管理人数1702次、平均每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17.73人次。计算各地区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i,Ci越高,说明养老服务质量越好。在武汉市抽取的13个地区中,HS区养老服务质量最好,HY区最差。结论及建议1.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在政策制定时,将人口配置和地理配置相结合,保证资源的流向合理科学化。2.不同地区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存在差异、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内容单一。3.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口较大,医护不分家,整体素质偏低且服务能力欠缺,是影响区域间资源公平性的最大原因。4.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与养老资源的公平性相关,资源配置与服务内容影响评价结果。5.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将医养结合养老工作落到实处,让老年群体真正体会到养老服务的好处。6.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将人文关怀融入养老护理工作中,以此转变对医养结合的认识。7.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的同时,还应加强以社区医疗服务主体的建设,避免重“养”轻“医”的现象发生。8.储备养老医护人才,提高人员的待遇,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岗前培训力度,多渠道扩充人才队伍。9.提供多样化辅助服务,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谋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长远发展。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197.1;D669.6
【部分图文】: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


老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区域内的基本需求,保证服务,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对老年人群,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优化养老资命质量、生存价值的提高提供发展空间具有极大的线??是经济学中用来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将干等级,按照百分比从小到大累计。x轴表示人口或面积的累计值,y轴表示从小到大排序后的资源占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君;周建荣;;中美养老机构服务内容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年05期

2 迟源;陆佩佩;李红玉;;日本养老介护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年01期

3 许福子;;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9期

4 陈四清;;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护理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8期

5 龚勋;程红平;周尚成;刘跃伟;周文珊;周鹏;赵子晗;张翔;;湖北省农村地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年09期

6 王章安;;机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0期

7 冯丹;冯泽永;王霞;李秀明;;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5年04期

8 王贇;曹勇;唐立岷;潘聪聪;;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5年02期

9 唐懿芳;杨洪华;王秀华;师亚;;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入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年24期

10 徐菁;潘艳;;采用TOPSIS法和RSR法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J];中国病案;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修宏方;社区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秋贤;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谭英花;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3 徐心瑶;公共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莹;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探索[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2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42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