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意义与目的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4年,我国恶性伤医事件逐年升高,屡禁不止。有59.79%的医务人员遭受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遭受过身体暴力。医疗暴力事件的增长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不容忽视。国内外研究显示,患者出现伤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诊疗效果达不到患者预期,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患者患病期间的负性情绪以及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其中,医患双方缺乏信任无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还是对患者的康复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而一些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属于预设性不信任,即医患交往过程中,患者还未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和互动,先验性地推定医生是不可信任的。本研究从预设性不信任角度切入,拟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诊疗挫折感、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和患者攻击性三者的关系,为提出缓解医患冲突提供实证依据。预实验:挫折情绪诱发效应检验一、研究对象及流程2016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招募有效被试40名。其中男11名(27.5%),女29名(72.5%),平均年龄(20.8±1.42)岁。被试填写自编的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初测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中文修订版、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采用回忆诱发范式诱发被试的诊疗挫折感,辣椒酱范式测量被试攻击性二、结果1.配对样本t检验:积极情绪显著下降(t=-3.71**),消极情绪显著升高(t=2.33*),挫折感前后测无统计学差异(t=-1.88)。2.Pearson相关分析:预设性不信任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r=0.48**);预设性不信任与维克森林医师信任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辣椒酱重量与攻击性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3.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初版信效度指标:克伦巴赫系数0.602,因子分析KMO 指数 0.579。三、结论回忆诱发方法能有效引发被试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变化,而对挫折感的诱发操作和效果有待进一步修正和探讨。辣椒酱范式能有效测量出患者攻击性。自编的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初测版需要进一步修订。问卷修订:《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修订及预测验一、问卷修订过程1.回顾文献,确定影响患者预设性不信任的因素。2.专家咨询,研究小组讨论,确定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12条目。3.施测后验证问卷信效度。二、研究对象及方法于2017年1月~2月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市民发放《医患信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包括自编的基本信息调查表、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正负情绪评定量表、挫折感主观自评条目)共164份,男性53人(32.3%),女性106人(64.6%),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25.39±15.13)岁。再测(包括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正负情绪评定量表、挫折感主观自评条目)回收104份问卷。三、结果1.项目分析:问卷各条目均与总分显著相关,采用上下得分27%分组,高低分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由12个条目组成。2.信度指标: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3,分半信度为0.852,一周后重测信度为0.77。3.效度指标:总问卷的效标效度为0.50。问卷分为医德、态度、技能、个人经验四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χ2/df=1.663,P(X2)=0.08,RMSEA=0.064,NFI=0.943,CFI=0.975,IFI=0.976。四、结论《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推广用于评价我国患者对医生的预设性不信任程度。填写问卷对被试无情绪启动作用。正式实验: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2017年1月18日到3月18日,在贵州省和广东省招募被试119名,102名患者坚持完实验。包括男性54人(52.9%),女性48人(47.1%),实验组和控制组各51人,平均年龄(35.39±12.33)岁。一、实验流程1.填写量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量表中文修订版、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2.挫折情绪诱发:正负情绪及挫折感主观自评条目前测。实验组回忆诊疗挫折事件,控制组回忆诊疗中性事件。正负情绪评定量表和挫折感主观自评条目后测。3.攻击性测量:辣椒酱范式,评估混合物难吃程度,撕纸范式测量患者攻击性。4.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后测。二、结果1.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前后测总分分别为(30.84 ± 8.81)分、(30.67+8.57)分。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中表现为对医德和诊疗态度方面的不信任。2.医患信任量表总分、仁爱和技术能力维度得分分别为(30.28+7.40)分、(15.48±5.14)分、(14.85±3.65)分。医患信任量表表现为对医生技术和医患沟通的不信任。医疗费用支出对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家庭所在地患医患信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效果检验(1)实验组积极情绪显著下降、消极情绪和挫折感显著上升。控制组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挫折感前后测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分配给医生的辣椒酱重量(6.16±3.46)g,控制组(2.34±3.69)g,实验组显著高于控制组(t=7.18***)。(3)实验组撕碎纸片的数量(6.01 ±2.60)张,控制组(2.74± 1.77)张,实验组显著多于控制组(t=7.00**)4.患者预设性不信任、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之间的关系(1)患者预设性不信任与辣椒酱重量、混合物难吃程度评分、撕碎纸片数量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4,0.33,0.48)。(2)诊疗受挫程度(挫折感后测-前测)与辣椒酱重量、混合物难吃程度评分、撕碎纸片数量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0,0.44,0.42)。5.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辣椒酱重量和撕碎纸片数量为攻击性变量,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4%,20%)。6.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以辣椒酱重量为攻击性指标,患者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间存在调节作用,调节变量的偏相关系数为2.50(p0.05)。主要结论1.我国患者对医生的预设性不信任程度不高,主要是对医生医德和医生态度的不信任。2.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挫折感受是导致患者攻击行为出现的原因,受挫程度越高,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高,攻击行为的力度越大。3.研究内容的拓展。本研究将样本扩展到患者群体,进一步证实了“挫折-攻击”理论在医患交往场景中的适用性,也证实了在先验性的人际不信任也有可能增加攻击行为。研究特色1.研究工具的开发。编制并修订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此问卷是我国第一个针对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测量的问卷,为未来患者预设性不信任的量化研究提供方法学知道和研究依据。2.研究方法的创新。我国医患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分析、伦理论述层面和问卷调查层面,本研究首次通过实验方法,量化患者攻击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3.研究内容的拓展。本研究将样本扩展到患者群体,进一步证实了“挫折-攻击”理论在医患交往场景中的适用性,也证实了在医患交往过程中,无论是先验性的人际信任还是建立在交往经验上的人际信任,都有可能增加攻击行为。本研究需改进和深入的方面1.诊疗挫折感、预设性不信任以及患者攻击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还需进一步通过队列研究揭示。2.本研究中的样本仅来自于贵州省和广东省,应当将研究样本扩展到其他地区,进一步探讨三者的关系是否具有地域特征。3.应当进一步探索其他会导致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诱因,提出更全面的改善医患暴力的对策和建议。4.需要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患者经历诊疗挫折感受以及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7.3
【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构想
1.1 预设性不信任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2 攻击性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挫折感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4 诊疗挫折感、攻击性及预设性不信任三者关系的研究
1.5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构想
第二章 预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计及程序
2.3 研究对象
2.4 统计分析及研究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患者预设性不信任问卷》修订及预测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预设性不信任在诊疗挫折感和患者攻击性之间中介作用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设计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研究过程
5.2 主要结论
5.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5.4 本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林;刘燊;徐强;吴晓燕;杨梦圆;;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学报;2017年01期
2 王玉龙;钟振;;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3 王敏;兰迎春;赵敏;;患者预设性不信任与医患信任危机[J];医学与哲学(A);2015年03期
4 周常春;徐雪;;近年来国内外医患信任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张春凤;刘阳;;门诊输液患者及家属攻击行为形成原因及干预措施[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10期
6 刘晓秋;陈亚萍;;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7 田宝伟;吴九君;郑日昌;;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02期
8 陈晶;张兆霞;詹启生;;心理学视角对医患关系中攻击行为的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9 王娟娟;王祥;李林英;;挫折承受力量表(FDS)中文版的修订[J];学理论;2014年02期
10 朴金花;孙福川;;医患双方视角下的医患信任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南翔;无意识情绪调节在挫折情境下的调节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彭洪年;挫折情境对外显自尊及内隐自尊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丹;挫折情绪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内隐、外显记忆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842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4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