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04:36
医院的电子病历既便捷又安全,大大提高了病历书写效率,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在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的管理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原则,即计划(play)、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病历质量,不断降低乙级病历的发生率,促进医院质控管理走上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全程实时质量控制的轨道,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了解2014年胸外科两病区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价PDCA循环对改善病历质量的效果,为医院质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达到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的目的。方法:本课题是在迎接“等级医院复审”的背景下,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为活动主题,配合等级医院复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于2013年12月医院成立全面质量与安全及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小组,在全院开展实施“PDCA循环”活动,院级质控小组重点对胸外科病历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在执行PDCA循环过程中,要求胸外A、B病区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按照医院的总体要求,依次系统、全面地实施PDCA循环,并详细记录PDCA循环执行情况。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胸外A、B病区的质量与其安全活动小组记录,根据《三级肿瘤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的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与检查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相关评价要素,在归纳总结后列出备选要素,并从重要性、政策性、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自行设计了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相关评价要素调查表,并以函件的方式征询十四个质量与安全及持续改进管理组小组长的意见,各管理组的小组长以匿名的方式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将各评价要素的评分级别为3“比较重要”与4“非常重要”,确定为最终评价要素,最后制定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考核评分标准。按照该评价标准运用专家打分法,对胸外a、b病区每月的pdca循环执行情况进行打分,以12个月的平均得分作为2014年度该科室pdca循环执行情况得分,90分以上评定为有效执行,90分以下以下评定为未有效执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管理小组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胸外科的病历质量现况调查,随机抽取取胸外a、b病区的病历各120份,按照医院《病历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0分以上评定为甲级病历,90分以下评定为乙级病历。然后由院级质控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人、物、料、法、环五方面绘制鱼骨图,对存在缺陷病历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用帕累氏曲线找出缺陷病历较多的根本原因,提出创新有效的对策。同时,调查医师对pdca循环管理的认识和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等统计学方法,将两病区的pdca循环执行情况与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评价pdca循环有效执行对提高病历质量的效果。结果:1、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按照《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胸外a病区pdca执行力得分为93分,为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胸外b病区pdca执行力得分为75.25分,为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2、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a病区与胸外b病区两科室规模相近,均收治肺癌和食管癌患者。抽取的240份病历,患者的病种、临床分期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书写病历的医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病区抽检的病历在患者临床特征及书写病历的医师的特征上基本均衡。3、胸外a病区的甲级病案率执行pdca循环前为90%,没有达到医院制定的98%及以上的标准,而有效执行pdca循环后提高到98.33%,达到了医院制定的标准;病历质量得分随执行pdca循环的推进呈逐步上升趋势;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较早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提高幅度明显;有效执行pdca循环后病历质量总均分为94.3分;患者出院后病历回收平均5.06天。胸外b病区的甲级病案率执行pdca循环前为90.83%,没有达到医院制定的98%及以上的标准,因其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pdca实施后的甲级病案率仅为91.67%,提高幅度不大;在执行pdca循环期间病历质量得分随执行pdca循环的推进也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幅度不明显,早、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提高幅度相近;pdca循环实施后病历质量总均分为92.8分;患者出院后病历回收平均6.24天。有效执行pdca循环的胸外a病区在上述病历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均好于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的b病区,且均有统计学差异。从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历角度看,癌症早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高于癌症中、晚期,早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平均为94.8分,中、晚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在92.3~92.7分;癌症早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少于癌症中、晚期,早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平均为4.7天,中、晚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在6~6.5天,表明癌症早期的患者病情没有癌症中晚期的患者病情复杂,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病历记录内容相对简单,发生缺陷的几率较小,病历质量得分较高,病历回收较及时。4、胸外a病区医师认为pdca循环重要的比例为86.7%,而b病区为46.7%,胸外a病区明显高于胸外b病区;a病区医师对pdca循环工作的满意度都在90.00%以上,平均满意率为95.2%,b病区的平均满意率为88.53%,a病区比b病区高6.7%。结论:1.胸外a病区认真执行pdca循环,科主任常抓不懈,选用执行力强的人员,构建了合理的工作流程,目标明晰,分工明确,制定了合理的奖惩机制,因此,有效地提高了pdca循环的执行力。2.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胸外a病区有效执行了pdca循环,病历质量增长幅度较大,而胸外b病区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历质量的提高幅度缓慢,说明有效执行pdca循环不仅可提高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有效解决产生缺陷病历的根本原因分析,同时提高了病案的质量。3.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的医师对pdca循环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医师自身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和把握。医师对开展pdca循环工作也较为满意,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较高的认同感。
【学位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7.32
【部分图文】:
B病区存在缺陷病历鱼骨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4280
【学位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7.32
【部分图文】:
B病区存在缺陷病历鱼骨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俊华;张建平;;实施PDCA循环对于持续改进病历质量的积极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06期
2 王向云;;PDCA方法在病案归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年01期
3 明星辰;涂自良;方孝梅;;PDCA循环在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年05期
4 夏磊;丁晶宏;张欣;马丽春;;以医院评审为契机 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年05期
5 日孜万古丽·马苏特;王玉英;;3000份运行病历缺陷分析[J];中国病案;2013年08期
6 初红;;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3年07期
7 陈适;邢小平;潘慧;王鸥;夏维波;孙琦;;导入PDCA循环提高病历质量[J];中国医院;2013年06期
8 赵玉娟;曲彦;;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9 石红凤;;引入PDCA循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22期
10 杨中良;陈雅敏;邱艳;张云凤;;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住院病历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284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4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