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某高职学校在校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3 00:32
   近年来,健康素养受到研究者、国家政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对于健康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国家层面上,2008年我国首次进行全国范围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之后从2012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监测,并制订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受此影响,我国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素养的研究工作,力求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目的:了解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探究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方法,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提出建议。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了调整。采取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专业的每个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利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软件,对学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以及三个维度、六类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描述,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并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按照≥80分为健康素养具备的评价标准,被调查的高职在校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率为13.8%,平均得分66.37±13.79。在三个维度上,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27.4%,具备率最高;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占6.0%,具备率最低。在六类健康问题上,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65.3%,具备率最高;其次为科学健康观,具备率为40.7%;基本医疗素养的具备率最低,仅为10.6%。学生糖尿病、母婴保健、乙肝、结核病等的基本知识具备率较低,咳嗽及打喷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等常识性行为习惯具备率也很低。学生的来源地、专业类型、父亲的学历为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1.调查的高职在校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国内其它地区类似院校学生相比,相对偏低。2.高职在校生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具备率均较低。3.高职在校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与来源地、所学专业、父亲的学历相关。4.应加强高职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素养的认识。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健康素养概述
        1.1.1 健康
        1.1.2 健康素养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了解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提供数据
        1.3.2 分析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1.3.3 探究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方法,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提出建议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对象的选取
        2.2.1 样本量的计算
        2.2.2 选取方法
    2.3 调查问卷
        2.3.1 评价指标
        2.3.2 评价标准
    2.4 数据处理
    2.5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的总体情况
        3.2.1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具备情况
        3.2.2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得分情况
    3.3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总体得分梯度分布
    3.4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关联
    3.5 调查对象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总体情况
        3.5.1 调查对象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情况
        3.5.2 调查对象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得分情况
    3.6 调查对象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各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3.6.1 科学健康观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6.2 传染病防治素养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6.3 慢性病防治素养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6.4 安全与急救素养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6.5 基本医疗素养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6.6 健康信息素养各评价指标正确回答情况
    3.7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关联
        3.7.1 不同性别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7.2 不同来源地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7.3 不同专业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7.4 不同年级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7.5 父亲学历不同的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7.6 母亲学历不同的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
    3.8 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8.1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3.8.2 高职学生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3.8.3 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3.8.4 高职学生基本技能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情况
    4.2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素养水平差异的关联性分析
        4.2.1 学生的来源地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
        4.2.2 学生的所学专业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
        4.2.3 父亲的学历类型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
    4.3 高职学生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现状
    4.4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六类问题素养水平差异的关联性
    4.5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6 建议
        4.6.1 加强健康素养教育,提高疾病防控意识
        4.6.2 利用校园平台,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4.6.3 适应学生特点,科学进行健康教育
        4.6.4 加强健康素养监测,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艳华;李翠;郝建章;纪爱兵;高上雅;;河北省高校研究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年04期

2 张金荣;郑应芳;缪宏基;褚毅生;吴雯;;环卫工人职业健康素养状况调查与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年07期

3 姚宏文;石琦;李英华;;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J];人口研究;2016年02期

4 刘华青;夏光兰;张坤;桂诚;陈娟;徐耿;吴学森;;蚌埠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5年04期

5 程蔼隽;张海容;鲍文;李星陶;李娜;;201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年02期

6 仲学锋;王志敏;张莲芝;;2012年安徽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年02期

7 张伟;吕玉军;陈建杰;;南京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J];河北医药;2015年02期

8 郭静;王秀彬;;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1期

9 夏秋蓉;施爱民;;大专护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08期

10 王莹莹;宋玲霞;田书墨;李慧;姜虹;;广州市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上雅;河北省高校在校研究生健康素养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2 顾海燕;某高校研究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3 段文凝;昆明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5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