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将零碎的政策重新整合为整体,以多系统、多部门、多行为主体协同渐进的方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和制定的基本思路。本文围绕卫生宏观系统中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和基本医疗保险系统两个核心子系统协同发展与改革的现实管理问题,以协同学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分析医疗-医保协同管理内涵,开发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并以此为研究框架,分析中国医疗-医保系统协同性状况,探索医疗-医保协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机制,提出跨系统协同管理视角下医疗-医保系统改革的政策建议。[方法]依据各部分研究内容,采取对应的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协同管理模型相关的理论和模型,提出构建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的重要推论,经情境化和操作化,提出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其次,借助协同学理论思想,通过医疗-医保复合系统协同度建模,评价1996-2015中国医疗-医保系统协同性的时间序列特征,提出医疗-医保协同管理的一组目标序参量;再次,依据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指导湖北省当阳市开展高血压3级病种的医疗-医保协同改革,以枝江市为对照组,通过一组类实验对照评估,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模型(DID)同质化两组高血压3级患者,测算医疗-医保协同改革的政策净效应,揭示协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机制;最后,通过规范分析,从跨系统协同的视角提出医疗-医保管理的政策建议。[结果](1)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医疗-医保协同管理具有系统-组织-个体的层次性特征,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包括确定医疗-医保系统序参量、系统间协同性诊断、明确协同管理的目标序参量、医保部门获得协同过程领导力、医疗-医保双方寻求合作项目、展开谈判、达成共识、签订项目协议、实施协同改革项目、评价协同效应十个核心环节。(2)中国医疗-医保协同性分析(1996-2015):1996-2015年20年间,中国医疗服务提供系统与医保系统的有序度均呈指数上升趋势,但医疗服务提供系统有序度在1996-2002年之间增长缓慢,2002年之后,快速增长;医保系统在1996-2004年之间增长缓慢,2004年之后,快速增长;医保系统进入有序发展相对于医疗服务提供系统有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这个“反应期”约为2年;医疗-医保系统的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复合系统协同度最高为0.12(2007年),最低为-0.07(2001年);1996-2002年之间,协同度为零或负值,2002年之后,协同度逐渐升高并稳定在0.1左右的低水平区间;医疗-医保协同度与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798,P0.05),1996-2001在,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发展速度快于医保系统,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显著上升,2002年之后,医保系统发展速度快于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显著下降。(3)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机制:对医保住院人次数和医保基金支出两个序参量协同管理的主要机制包括:服务关口前移机制、项目签约医生激励机制、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约束机制、医保部门监管机制、面向三阶段服务的整合型支付机制、谈判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均衡机制。(4)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政策净效果(PSM+DID处理):门诊:干预组患者门诊就诊增加3.3次/人·年(P=0.008),其中村级就诊增加0.249次(P=0.039),乡镇卫生院增加最显著(P=0.001),为1.932次,县级医院增加1.085次(P=0.028),三级医疗机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01);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显示,项目实施使患者村级就诊占比下降1.4%(χ2=6.188,P=0.013),乡镇卫生院就诊占比变化幅度最为显著,增加14.8%(χ2=389.506,P=0.000),县级医院就诊占比下降最为显著,减少13.2%(χ2=426.264,P=0.000),三级机构就诊占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0.276,P=0.599);住院:干预组患者住院减少0.075次/人·年(P=0.000);其中县级医院住院减少0.042次/人·年,变化幅度为-64.6%(P=0.033);减少三级医院住院0.015次/人·年,变化幅度为-83.3(P=0.011),乡镇卫生院住院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271);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显示,乡镇卫生院住院占比增加13.3%(χ2=3.916,P=0.048);项目实施前后,县级医院均为患者住院首要机构,占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别(χ2=0.336,P=0.562);三级医院住院占比下降7.7%(χ2=4.225,P=0.040);总就诊(住院+门诊):干预组总就诊增加 3.225 次/人·年(P=0.001);OIR(Outpatient/Inpatient):项目实施显著增加OIR值,不实施项目的预测值为15.29,实施项目的实际值为99.36,患者住院服务依赖性降低;费用:干预组人均医疗总费用减少394.2元/人·年,变化幅度为-27.7%(P=0.013);其中,门诊费用增加81.2元/人·年(P=0.048),住院费用减少475.4元/人·年(P=0.027);健康结果:干预组患者项目实施前后并发症率无显著变化(χ2=0.737,P=0.391);患者住院天数减少0.45天/人·年,变化幅度为-39.1%(P=0.011);干预组患者舒张压平均降低2.9 mmHg(P=0.011),收缩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508)。[结论]医疗-医保两个卫生体系核心子系统长期处于发展割裂状态,政策层面缺乏对两个系统协同管理的顶层设计。在未来医改中,加快医保系统发展、抑制或控制医疗服务提供系统规模扩张的双重政策路径,是进一步降低中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的关键。在医疗费用共付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机制,可以实现医保基金总支出减少、更大比例的医保资金流入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医生)收益增加显著、门诊-住院服务提供结构趋于合理、患者个人医疗支出减少同时健康状况改善等协同效应。[创新](1)本文将协同学理论的思想和计量模型应用至医疗-医保系统协同管理,拓展了协同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2)医疗-医保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为分析医疗-医保系统间的协同性提供了定量测量工具,同时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对指导不同地区政策制定者开展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3)实证研究采用类实验评估,具有无打扰性的优势,PSM+DID的定量分析则有效控制了混杂因素对政策净效果的影响。[不足](1)评价医疗-医保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仍可继续优化;(2)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阐述不够全面和明确,可继续采用本文实证研究思路,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阐明。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7.1;F842.684
【部分图文】: 图8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将上述模型分析和构建模型的推论归纳于表2-1:??
4.协同性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结果,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1996-2015年20年间,中国医疗服务提供系统有序度呈指数上升趋势,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在1996-2002年之间增长缓慢,2002年之后,快速增长。??(2)?1996-2015年20年间,中国医保系统有序度呈指数上升趋势在,医保系统??在1996-2002年之间增长缓慢,2004年之后,快速增长。??(3)医疗-医保系统的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复合系统协同度最高为??0.12?(2007年),最低为-0.07?(2001年)。1996-2002年之间,协同度为零或负值,??2002年之后,协同度逐渐升高并稳定在化1左右的低水平区间。??5.关于医疗-医保协同度的讨论??(1)?1996-2002年期间,医疗服务提供系统低水平的有序度与执业(助理)医师??
图11医疗-医保复合系统协同度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相关性分析??(1996-2015)??20年的发展结果表明,单纯通过增加政府医疗保障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减少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占比(1996-2001年间,政府也在不断增加投入),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城乡医保并轨不只是“多缴费”[J];协商论坛;2016年06期
2 邹晨曦;;福州市推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工作成效及完善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18年02期
3 刘姣;;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衔接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05期
4 田珍都;;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02期
5 王晓然;;一个六口之家的医保变迁[J];大江周刊(焦点);2009年05期
6 单延霞;;医院医保窗口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33期
7 李卫明;;智慧医保让服务更“聪明”[J];中国社会保障;2017年10期
8 杨娜;;镇江:成立医保监管与反欺诈工作领导小组[J];中国医疗保险;2018年01期
9 张菊华;张春珍;;浅议异地医保联网时代医院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经济师;2018年02期
10 李丹;邓晓晖;欧凡;徐力新;;医保联网结算时效性分析初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豫东;医疗—医保协同管理模型与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樊世斌;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丁润康;基于医保数据的疾病预测和转诊行为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苏春年;基本卫生服务包设计理论与居民医保设计需求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项耀钧;医保预付制的实施效果[D];复旦大学;2013年
6 周尚成;我国社会医保险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苏阳;医保与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王璐航;诚信体系:防控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17年
9 曹俊山;上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与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贾红英;住院费用控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国栋;医院医保额度超支的风险预警与控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2 陈相坤;医保预付制对上海三级医院医疗模式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耀宗;三类欧洲国家医保筹资及其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党敏恺;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衔接问题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婧妍;社会医保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6年
6 田园;基于大数据的医保报销费用决策模型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沈立峰;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在杭高校大学生医保受益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罗丽君;广州市高校学生医保管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戴子凯;医保审核系统中数据挖掘引擎设计初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陈微;基于总额预算的三甲医院医保指标核算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8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