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0-12-04 03:44
"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体现在:以社会办医力量增长为主的中医医院数量增加、床位数量增长的同时,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床位资源快速提升,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进展较快,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配备水平提前达到预期。但在新形势、新需求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仍存在机构优势资源占比下降、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需提高、床位使用效率不高、中医药人员素质欠佳、基层机构中医诊疗量增长趋势不明显等不足。
【文章来源】:卫生经济研究. 2020年06期 第20-23+27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数量及构成
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共有床位数102.15万张,“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63%,按此增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医医院床位数将达到118.33万张,超过预期目标(113.6万张)。床位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构成有所变化[4],表现为“两头强中间弱”:二级医院床位占比下降、三级医院优质床位资源和一级医院床位资源的占比均不同程度上升[5](见图2)。2.3 人均床位资源快速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得到了有效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卫生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等项目。2018年,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达到98.50%,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比达到87.20%,乡镇卫生院占比达到97.00%,村卫生室占比达到69.00%。预计能够达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见图4)。2.5 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配备水平提前达到预期水平
本文编号:2896964
【文章来源】:卫生经济研究. 2020年06期 第20-23+27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数量及构成
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共有床位数102.15万张,“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63%,按此增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医医院床位数将达到118.33万张,超过预期目标(113.6万张)。床位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构成有所变化[4],表现为“两头强中间弱”:二级医院床位占比下降、三级医院优质床位资源和一级医院床位资源的占比均不同程度上升[5](见图2)。2.3 人均床位资源快速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得到了有效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卫生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等项目。2018年,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达到98.50%,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比达到87.20%,乡镇卫生院占比达到97.00%,村卫生室占比达到69.00%。预计能够达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见图4)。2.5 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配备水平提前达到预期水平
本文编号:2896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9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