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10 17:38
医患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医者、患者三方共同的诉求。当前,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虽然是不可或缺,但始终不能跻身教学重心的行列。本文旨在微观层面研究在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研究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研究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提出加紧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对提高未来医护员工的职业道德,净化医学行业风气具有不可忽略的深远意义。第二部分列举了我国医德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同时理性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医德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如医学生轻视医德教育,部分院校重专业培养轻医德培养,最新的理论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医学生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社会上现存的少数负面因素影响到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培养等问题。第三部分提出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多来自社会文化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负面影响;医学院校自身的原因;部分医学生的医德意识没有完全确立,对医德教育重视不够这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尝试提出以隐性教育理念贯穿医德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以理论教学与社会教学、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传...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节 医德和高校医学生医德的内涵及特点
一、医德的内涵
二、高校医学生医德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医德教育的特点
二、医德教育的作用
第二章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医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改革开放以来,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二、卫生部门还重视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医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医学生轻视医德教育
二、一些医学院校重专业培养轻医德培养
三、新的医德理论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内容
四、受社会上少数消极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医德素质较低
第三章 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医德教育
一、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少数歪风邪气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医学院校自身的原因限制了医德教育的发展
一、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局限性
二、医德教育中专职与兼职师资建设不完善
三、医德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第三节 医学生自身医德意识没有完全确立,对医德教育不重视
一、重专业技能课程,轻医德教育课程
二、个人本位思想
三、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易受不良思潮影响
第四章 加强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创新医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医德教育的目标
二、医德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校园文化,丰富医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加强课堂教学,实现医德教育全渗透
三、参与医德实践,养成医德规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疗风险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 吴宏,杨兴辰,连斌,樊震林,黎爱军,许苹.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04)
[2]浅谈加强临床实习生的医德教育[J]. 王丽飞.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2)
[3]加强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J]. 何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12)
[4]关于思想道德概念的几点认识[J]. 杨丽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01)
[5]“思想·心理·行为”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 唐宏川,刘隆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05)
[6]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医德教育工作思路初探[J]. 张敏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讨[J]. 于专宗,钱睿哲,叶依群. 医学教育探索. 2006(07)
[8]医学生对现阶段医学教育和良医的认知调查[J]. 黄春,丘碧波. 医学教育探索. 2006(05)
[9]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 单增春. 医学与社会. 2006(03)
[10]从患者需求分析谈医学人文教育[J]. 于德华,王晨,吴萍,张欢,肖蕾.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03)
本文编号:290910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节 医德和高校医学生医德的内涵及特点
一、医德的内涵
二、高校医学生医德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医德教育的特点
二、医德教育的作用
第二章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医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改革开放以来,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二、卫生部门还重视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医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医学生轻视医德教育
二、一些医学院校重专业培养轻医德培养
三、新的医德理论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内容
四、受社会上少数消极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医德素质较低
第三章 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医德教育
一、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少数歪风邪气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医学院校自身的原因限制了医德教育的发展
一、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局限性
二、医德教育中专职与兼职师资建设不完善
三、医德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第三节 医学生自身医德意识没有完全确立,对医德教育不重视
一、重专业技能课程,轻医德教育课程
二、个人本位思想
三、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易受不良思潮影响
第四章 加强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创新医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医德教育的目标
二、医德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校园文化,丰富医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加强课堂教学,实现医德教育全渗透
三、参与医德实践,养成医德规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疗风险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 吴宏,杨兴辰,连斌,樊震林,黎爱军,许苹.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04)
[2]浅谈加强临床实习生的医德教育[J]. 王丽飞.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2)
[3]加强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J]. 何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12)
[4]关于思想道德概念的几点认识[J]. 杨丽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01)
[5]“思想·心理·行为”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 唐宏川,刘隆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05)
[6]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医德教育工作思路初探[J]. 张敏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讨[J]. 于专宗,钱睿哲,叶依群. 医学教育探索. 2006(07)
[8]医学生对现阶段医学教育和良医的认知调查[J]. 黄春,丘碧波. 医学教育探索. 2006(05)
[9]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 单增春. 医学与社会. 2006(03)
[10]从患者需求分析谈医学人文教育[J]. 于德华,王晨,吴萍,张欢,肖蕾.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03)
本文编号:290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0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