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岭南伤寒文献收集及医家学术思想探讨(清至近代)

发布时间:2020-12-28 09:45
  研究目的伤寒研究一直是中医理论领域研究的热门之一,历代有成就的医家无不出入于仲景之门,故岭南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岭南地区医学理论研究水平,从这点上看,系统的研究岭南伤寒是很有必要的。另当代学者将膺服于《伤寒论》,对仲景理论有专门研究或发挥的医家,称为伤寒医家,对伤寒医家研治《伤寒论》所形成的特殊学术领域称为伤寒学。当前对伤寒学的研究相对成熟,已形成公认的学术发展史、公认的明清伤寒三派分属、公认的伤寒重点医家学术观点及《伤寒论》注释方式体系。成功的学术研究方法、方式均可借用来研究岭南伤寒,从这点上看,梳理岭南伤寒发展史及医家学术思想,具备可靠的研究技术支持。清代至民国是岭南医家研究《伤寒论》成果显著,著作频出,理论丰沛,实践形成规模的时期,是研究岭南伤寒学术不能避开的重要时期。然而从学术史总体上看,目前关于此段的伤寒研究略显零碎,资料健全的医家重复研究,资料难掌握的医家少人问津,挖掘力度不够,缺乏对此段时期学术发展的全貌进行整体研究。本研究将清至近代岭南伤寒作为整体,立足于岭南伤寒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纵向的角度,探索岭南伤寒学术的缘起与发展脉络;...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岭南伤寒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一、岭南伤寒文献的收集范围及收集标准
    二、岭南伤寒文献存目及版本情况
        (一) 著作
        (二) 岭南伤寒讲义
        (三) 期刊论文
第二部分 清代岭南伤寒研究起步
    一、伤寒学研究的完善成就岭南伤寒的高起步
        (一) 伤寒发展大背景
        (二) 清代粤省出版岭外医家伤寒著作
        (三) 岭南伤寒受大伤寒学派的影响——以著作体例为例
    二、医家医著及学术思想研究
        (一) 何梦瑶《伤寒论近言》
        (二) 郭元峰《伤寒论》学术观点
        (三) 陈焕堂《仲景归真》
        (四) 麦乃求与《伤寒法眼》
    三、清代岭南伤寒特点
        (一) 受明清伤寒三派格局影响但不全相同
        (二) 辨析岭南伤寒概念,将伤寒理法本土化
第三部分 清末民初岭南伤寒研究之兴盛
    一、由虚走实的学风是岭南伤寒发展的契机
        (一) 经方医学的复兴
        (二) 注重实际理论问题的探讨
    二、医家医著及学术思想研究
        (一)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
        (二) 易巨荪《集思医案》(附:谭彤晖)
        (三)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编》
    三、陈、易、黎三家134例医案分析
        (一) 医案资料来源及纳入排除
        (二) 医案数据管理
        (三) 统计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五) 理法评析
    四、清末民初岭南伤寒特点
        (一) 四大金刚躬亲实践,尽显经方魅力
        (二) 尊奉常法研究《伤寒论》,发扬经典精华
第四部分 民国时期岭南伤寒之再发展
    一、伤寒系统研究加速岭南伤寒学科化进程
        (一) 中西汇通更加明显
        (二) 《伤寒论》学校教育的开始
        (三) 期刊是《伤寒论》研究者学术交流的园地
    二、伤寒论著论文及学术思想研究
        (一) 论著中西汇通研究法
        (二) 论著中医原义解读法
        (三) 论著类编研究法
        (四) 论文
    三、民国时期岭南伤寒的特点
        (一) 岭南伤寒的中西医汇通研究思潮
        (二) 岭南伤寒类教材编写促使伤寒研究系统化、科学化
        (三) 期刊是伤寒研究者交流的稳定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易巨荪《集思医案》选按[J]. 连建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09)
[2]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现状分析[J]. 黄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01)
[3]《读过伤寒论》版本源流梳理[J]. 何丽春.  中医药文化. 2008(02)
[4]陈伯坛注解《伤寒论》之方法特点初探[J]. 何丽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5]略论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研究价值与现状[J]. 何丽春.  新中医. 2008(02)
[6]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J].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7(03)
[7]岭南名医易巨荪《集思医案》之研究[J]. 许国敏,张横柳.  中华医史杂志. 2006(03)
[8]陈伯坛《读过伤寒论·读法》抉微——“伤寒论”不能读作“寒伤论”[J]. 李永宸,何丽春,赖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1)
[9]论近代的《伤寒论》研究高潮[J]. 王振国.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01)
[10]易巨荪与《集思医案》[J]. 张璜柳,蔡文就.  新中医. 1992(01)

硕士论文
[1]岭南医家何梦瑶《伤寒论近言》残本整理及相关研究[D]. 王崇存.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2]岭南伤寒派医家黎庇留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相关研究[D]. 刘淑婷.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3]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点校和学术思想研究[D]. 何丽春.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43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43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