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1990—2025年我国高发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及预测

发布时间:2021-01-23 10:07
  目的了解我国高发慢性病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预测慢性病未来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90—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高发慢性病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数据,同时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获取高发慢性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应用SPSS 19.0比较我国高发慢性病间患病率流行情况,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各相关影响因素与高发慢性病间的关联,应用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高发慢性病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1990—2017年我国高发慢性病患病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一直高于全球水平;脑卒中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为2.97%,COPD最低,为0.02%;女性的心血管疾病(CVD)和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且差距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农村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吸烟率是CVD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P<0.01),城镇人口增长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超重发生率是COPD的影响因素(P<0.01),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P<0.01),农村...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2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图文】:

1990—2025年我国高发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及预测


1990—2017年全球及我国高发慢性病患病率变化趋势比较

趋势图,性别差异,趋势,患病率


通过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方法对高发慢性病患病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较好,各模型的R2值均大于0.900。CVD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预测模型为ARIMA(0,2,0),模型拟合优度R2=1.000,脑卒中的预测模型为ARIMA(1,2,0),R2=1.000,COPD和糖尿病的预测模型为Brown,模型R2分别为0.985和0.997。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5年,CVD、缺血性心脏病与脑卒中的患病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CVD患病率由2017年的7 551.99/10万上升到2025年的9 769.81/10万,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由1 612.79/10万上升到2025年的1 895.91/10万,脑卒中的患病率由2 393.74/10万上升到2025年的4 087.20/10万。而糖尿病与COPD呈现下降趋势。COPD的下降速度更为显著,其患病率由2017年的4 710.65/10万下降到2025年的3 045.41/10万;糖尿病的下降趋势相对平缓,患病率由2017年的6 336.08/10万下降到2025年的5 957.94/10万,见图4。3 讨论

趋势图,趋势,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一直在增加,且在未来也保持不断增长趋势。以往的研究[12]与我们的观点一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性别差异不明显,这一结果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男性吸烟率(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女性的18倍,而在其他国家差距较小[13]。由于女性寿命长于男性,老年人群中女性比例更大,导致了我国女性COPD患病率略高于男性。此外,女性的肺部更容易被烟草和生物质燃料影响,当男女性处于相同的危险暴露水平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COPD[14]。近几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2]。与以往认知不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于男性,主要原因可能是传统观念赋予男性更多的责任,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及家庭压力,容易引发代谢功能失调;另外一方面抽烟与喝酒是公认的增加患病率的重要诱因之一,男性此类不良生活习惯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因此患病风险更高;此外,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男性多为向心性肥胖,更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本研究发现,在2017年时糖尿病患病率出现下降,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糖尿病的防控,例如杭州从2007年开始通过“人人知血压、人人知血糖”项目,采取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糖尿病防治手段和措施,将糖尿病预防关口前移,以全面提升糖尿病的早期防控成效,从而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性病管理模式现状分析[J]. 李文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22)
[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8(01)
[3]嘉定区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和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 彭慧,于宏杰,邵月琴,张一英,袁红,张黎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15(03)
[4]1990年与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研究[J]. 刘江美,刘韫宁,王黎君,殷鹏,刘世炜,由金玲,曾新颖,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04)
[5]中国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面临问题及对策[J]. 秦江梅.  中国公共卫生. 2014(01)
[6]2006-2009年天津市和平区4种慢性病报告发病率分析[J]. 李鹏,孙伟,杨雪静,郗志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01)



本文编号:2995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95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