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4 08:44
目的:了解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死因顺位、死因构成及各类构成的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并分析去除主要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加情况,从而掌握滨海新区居民的死亡谱和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疾病防控政策的制定和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和编码,利用《天津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V2.0》计算粗死亡率和期望寿命;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利用中国CDC开发的预期寿命计算管理系统计算去死因期望寿命;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Pearsonχ2检验,比较男女之间死亡率的差异,同时进行χ2趋势检验(统计量为Z值),分析死亡率的时间和年龄趋势。结果:(1)全死因死亡情况: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总人口数为5809800人,死亡总数为35206人,其中男性20125人,占57.16%;女性15081人,占42.84%。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户籍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05.58/10万,男性(674.51/10万)高于女性(533....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资料收集和质量控制
2.1 资料收集
2.2 数据审核与修正
2.3 培训学习与查漏补缺
2.4 疾病编码和分类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全死因分析
1.1 总人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2 不同性别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3 不同年龄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4 死因构成
1.5 死因顺位
1.6 死亡者的特征
1.7 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2.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2.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5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3.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3.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5 心血管疾病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6 恶性肿瘤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4 伤害死亡情况
4.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4.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5 意外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6 故意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讨论
1 全死因死亡情况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4 伤害死亡情况
5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中国慢性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2—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四类慢性病死亡的定量研究[J]. 仝海员,张梦梦.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7)
[2]上海市嘉定区1991-2014年伤害死因流行病学分析[J]. 邵月琴,朱成华,王娜,于宏杰,金亚清,石国政,陈政,姜庆五.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3]禅城区2014-2016年居民死因及疾病负担分析[J]. 梁超斌,黄敏婵.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4)
[4]2011-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丁贤彬,邱建平,毛德强,焦艳,杨弦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8)
[5]2014-2017年海南省监测点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 王兴任,刘莹,江娟,胡锡敏. 海南医学. 2018(15)
[6]1990与2015年天津市心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分析[J]. 刘明法,周脉耕,刘世炜,曾新颖,张辉,徐忠良,王德征.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6)
[7]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J]. 陈铁良,赵月红,李玉涵.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6)
[8]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J]. 丁贤彬,唐文革,焦艳,毛德强.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9)
[9]中国近30年间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分析[J]. 刘晓雪,宇传华,周薇,王永博. 中国癌症杂志. 2018(03)
[10]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死因及减寿分析[J]. 曾艺旋,周小军,周孔香,杨姣,周慧.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COX-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作用的研究[D]. 王海波.大连医科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乳山市2006~2007年居民死亡水平、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及其疾病负担研究[D]. 姜泽春.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62912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资料收集和质量控制
2.1 资料收集
2.2 数据审核与修正
2.3 培训学习与查漏补缺
2.4 疾病编码和分类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全死因分析
1.1 总人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2 不同性别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3 不同年龄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1.4 死因构成
1.5 死因顺位
1.6 死亡者的特征
1.7 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2.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2.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2.5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3.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3.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5 心血管疾病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6 恶性肿瘤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3.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4 伤害死亡情况
4.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4.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5 意外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6 故意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4.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讨论
1 全死因死亡情况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4 伤害死亡情况
5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中国慢性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2—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四类慢性病死亡的定量研究[J]. 仝海员,张梦梦.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7)
[2]上海市嘉定区1991-2014年伤害死因流行病学分析[J]. 邵月琴,朱成华,王娜,于宏杰,金亚清,石国政,陈政,姜庆五.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3]禅城区2014-2016年居民死因及疾病负担分析[J]. 梁超斌,黄敏婵.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4)
[4]2011-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丁贤彬,邱建平,毛德强,焦艳,杨弦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8)
[5]2014-2017年海南省监测点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 王兴任,刘莹,江娟,胡锡敏. 海南医学. 2018(15)
[6]1990与2015年天津市心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分析[J]. 刘明法,周脉耕,刘世炜,曾新颖,张辉,徐忠良,王德征.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6)
[7]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J]. 陈铁良,赵月红,李玉涵.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06)
[8]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J]. 丁贤彬,唐文革,焦艳,毛德强.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9)
[9]中国近30年间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分析[J]. 刘晓雪,宇传华,周薇,王永博. 中国癌症杂志. 2018(03)
[10]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死因及减寿分析[J]. 曾艺旋,周小军,周孔香,杨姣,周慧.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COX-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作用的研究[D]. 王海波.大连医科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乳山市2006~2007年居民死亡水平、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及其疾病负担研究[D]. 姜泽春.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62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06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