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病与医医之方:明清医家之自医
发布时间:2021-03-21 04:14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繁盛时期,但繁盛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隐忧。其中有外部的干扰,如巫术和巫觋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医疗市场而对医学与医生造成冲击。但更大的隐忧在于医学与医生自身,许多医家都已有警醒。徐春甫指出“后世之医,不识脉法,又疏于望闻”;张景岳指出“时医治病,但知察标,不知察本”;肖京则认为,医病实多,儒医、世医、名医、时医等皆各有病。吴楚认为“医有十病,但医之为病,止在一心”,医有“心存济人”和“心专利己”之分,医之病的根源在于“利己之心”;徐灵胎则对当时大行简便门户,以一方治天下病之风大为抨击。吴瑭则不遗余力的呼吁医道已大坏。问题已十分严重。医家们在指明问题的同时(即“医之病”),也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医医之方”),走上了自医和自救之路。但在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医户制和医官制走向消亡,医学考试的局限放大,而律法又在实际运作中大打折扣。政府管理逐渐失控,使得医家只能更大程度上的依靠自身的努力。医家首先是对医疗程序和医德进行规范。医家对延医择医、说症问诊、病案书写等具体的医疗程序都提出了理想中的规范,但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调整,而医德规范则只能寄托于冥报现和业医者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三、学术史回顾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一、早期医家对医之病的认识
二、明代后期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1. 徐春甫:不识脉法,疏于望闻
2. 张景岳:但知察标,不知察本
3. 肖京:医无实学
三、清代中前期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1. 吴楚:心专利己,诸病丛生
2. 徐灵胎:简便门户,一方治天下病
3. 吴瑭:各立门户,偏好偏恶
四、小结
第二章 门户医学
一、温补学派论四大家
1. 孙一奎
2. 张景岳
3. 李中梓
二、门户医学的成因与影响
1. 门户医学的成因
2. 门户医学的影响
三、小结
第三章 医道不明
一、医之为艺
二、医之为道
1. 医为道乎?
2. 小道?大道?
3. 医为何道?
三、医道不明,久矣
第四章 政府管控失范
一、医户制与医官制失控
二、医学考试制度功能衰退
三、法律规范实际运作的偏离
1. 法律条文
2. 实际施行
第五章 医疗规范化
一、医疗程序的规范
1. 病家择医、延医与任医
2. 察问与说症
3. 病案书写
二、医德规范
三、行业组织
1. 一体堂宅仁医会
2. 侣山堂
3. 其他医学组织
第六章 培养良医
一、行业内的良医标准
二、民间的良医标准
三、良医之路——以李中梓、薛雪为例
1. 李中梓
2. 薛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日记中的病患体验与医患互动——以病患为中心的研究[J]. 张瑞.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1)
[2]明清时期的医病纠纷探略[J]. 马金生. 史林. 2012(01)
[3]中国史学界疾病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王小军. 史学月刊. 2011(08)
[4]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的行医管理和医病关系[J]. 马金生. 北京社会科学. 2011(04)
[5]“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J]. 余新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4)
[6]门槛与制约:清代医生的从业规制——以小说《壶中天》与《医界现形记》为中心的探讨[J]. 张华.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1(00)
[7]扬州“名医”李炳的医疗生涯及其历史记忆——兼论清代医生医名的获取与流传[J]. 余新忠. 社会科学. 2011(03)
[8]从《名医类案》看古代病人心理特点[J]. 刘媛,杜文东. 江苏中医药. 2011(02)
[9]何以成医:明清时代苏松太地区的医生训练和社会[J]. 王涛锴.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00)
[10]择医与择病——明清医病间的权力、责任与信任[J]. 涂丰恩.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00)
博士论文
[1]医学地域化[D]. 冯丽梅.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明清江南的民间医者及其医疗实践[D]. 余璇.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晚清西医来华及中西医学体系的确立[D]. 鲁萍.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230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三、学术史回顾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一、早期医家对医之病的认识
二、明代后期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1. 徐春甫:不识脉法,疏于望闻
2. 张景岳:但知察标,不知察本
3. 肖京:医无实学
三、清代中前期医家眼中的医之病
1. 吴楚:心专利己,诸病丛生
2. 徐灵胎:简便门户,一方治天下病
3. 吴瑭:各立门户,偏好偏恶
四、小结
第二章 门户医学
一、温补学派论四大家
1. 孙一奎
2. 张景岳
3. 李中梓
二、门户医学的成因与影响
1. 门户医学的成因
2. 门户医学的影响
三、小结
第三章 医道不明
一、医之为艺
二、医之为道
1. 医为道乎?
2. 小道?大道?
3. 医为何道?
三、医道不明,久矣
第四章 政府管控失范
一、医户制与医官制失控
二、医学考试制度功能衰退
三、法律规范实际运作的偏离
1. 法律条文
2. 实际施行
第五章 医疗规范化
一、医疗程序的规范
1. 病家择医、延医与任医
2. 察问与说症
3. 病案书写
二、医德规范
三、行业组织
1. 一体堂宅仁医会
2. 侣山堂
3. 其他医学组织
第六章 培养良医
一、行业内的良医标准
二、民间的良医标准
三、良医之路——以李中梓、薛雪为例
1. 李中梓
2. 薛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日记中的病患体验与医患互动——以病患为中心的研究[J]. 张瑞.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1)
[2]明清时期的医病纠纷探略[J]. 马金生. 史林. 2012(01)
[3]中国史学界疾病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王小军. 史学月刊. 2011(08)
[4]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的行医管理和医病关系[J]. 马金生. 北京社会科学. 2011(04)
[5]“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J]. 余新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4)
[6]门槛与制约:清代医生的从业规制——以小说《壶中天》与《医界现形记》为中心的探讨[J]. 张华.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1(00)
[7]扬州“名医”李炳的医疗生涯及其历史记忆——兼论清代医生医名的获取与流传[J]. 余新忠. 社会科学. 2011(03)
[8]从《名医类案》看古代病人心理特点[J]. 刘媛,杜文东. 江苏中医药. 2011(02)
[9]何以成医:明清时代苏松太地区的医生训练和社会[J]. 王涛锴.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00)
[10]择医与择病——明清医病间的权力、责任与信任[J]. 涂丰恩.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00)
博士论文
[1]医学地域化[D]. 冯丽梅.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明清江南的民间医者及其医疗实践[D]. 余璇.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晚清西医来华及中西医学体系的确立[D]. 鲁萍.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2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09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