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医改的典型应用及成效
发布时间:2021-03-31 08:34
为了更好地了解杭州市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医改成效,以当前典型信息技术应用作为维度,研究基于信息化服务医改产生的医疗服务方式、健康路径选择和满意度等情况;建立成本效益Logit模型,评估信息化服务医改的成效。结果表明,杭州市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并对居民健康福利改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项研究对不断完善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杭州市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和居民健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并对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医改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现代医院. 2020,20(09)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医改的福利效应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流程和诊疗区域分级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医疗服务效益增长。基于这一思路,杭州市公立医院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涉及个人健康档案、疾病检测、健康教育营养以及政策法规等APP信息化工具,组建了一套有利于内部管理和对外交流机制的信息平台;并通过公立医院信息化体系(HIS、CIS、LIS、PACS等)采集居民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施业务管理。同时,信息系统需要注重“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档案管理体系完善,加强从科研宣传和档案意识,避免数据篡改、档案丢失、档案信息失真的关键性工作[3]。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联结公立医院与患者的网络结点,它们利用区、县卫生服务平台与公立医院进行业务交流,借助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协调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医疗签约转诊和远程会诊(图2)。手机APP和市民卡作为居民就医、结算及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与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网络进行实时沟通,提高医疗效益。根据图2顶层设计,并借助电子病历完善医疗服务方式,使信息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路径选择:(1)患者或家属根据病情、家庭状况及医保种类选择不同就医方式;(2)通过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让居民获得健康教育,丰富健康路径选择,减轻居民对医疗过度依赖。实践表明,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向,公立医院通过自身内部资源整合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医疗服务体系重组[4]。从而使得居民从医疗信息化服务中增加健康认知,并通过医疗成本效益比较逐步转向以体育、娱乐、运动和改善生活方式等预防保健方向,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护理信息系统在胸痛中心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 赵婷婷,潘璐意,万光明,刘晓芯,钟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6)
[2]医院信息化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J]. 黄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2)
[3]一卡通信息系统在门诊检验抽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J]. 刘森珍,袁玲,黄华,沈伟涛,周燕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9)
[4]打造医院信息化团队高效执行力[J]. 刘小洲,张敦明,张武军. 现代医院. 2019(08)
[5]医联体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探讨[J]. 张彦杰,丁莉,范丽. 现代医院. 2018(11)
[6]“互联网+”背景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策略[J]. 吴佳怡,刘静,胡靖仁. 现代医院. 2018(10)
[7]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实践与思考[J]. 倪君文.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5)
[8]智能时代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浅谈[J]. 黄敬英,范勤勤.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8 (02)
[9]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城市公立医院定位与服务革新[J]. 魏晋才,周时更,黄俊奕,张佳欢,李章平,徐飞鸿,王良兴.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 (02)
[10]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影响因素分析及制度建设[J]. 王珊,王涤非,陶琳,刘丽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10)
本文编号:3111137
【文章来源】:现代医院. 2020,20(09)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医改的福利效应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流程和诊疗区域分级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医疗服务效益增长。基于这一思路,杭州市公立医院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涉及个人健康档案、疾病检测、健康教育营养以及政策法规等APP信息化工具,组建了一套有利于内部管理和对外交流机制的信息平台;并通过公立医院信息化体系(HIS、CIS、LIS、PACS等)采集居民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施业务管理。同时,信息系统需要注重“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档案管理体系完善,加强从科研宣传和档案意识,避免数据篡改、档案丢失、档案信息失真的关键性工作[3]。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联结公立医院与患者的网络结点,它们利用区、县卫生服务平台与公立医院进行业务交流,借助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协调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医疗签约转诊和远程会诊(图2)。手机APP和市民卡作为居民就医、结算及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与公立医院信息化服务网络进行实时沟通,提高医疗效益。根据图2顶层设计,并借助电子病历完善医疗服务方式,使信息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路径选择:(1)患者或家属根据病情、家庭状况及医保种类选择不同就医方式;(2)通过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让居民获得健康教育,丰富健康路径选择,减轻居民对医疗过度依赖。实践表明,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向,公立医院通过自身内部资源整合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医疗服务体系重组[4]。从而使得居民从医疗信息化服务中增加健康认知,并通过医疗成本效益比较逐步转向以体育、娱乐、运动和改善生活方式等预防保健方向,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护理信息系统在胸痛中心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 赵婷婷,潘璐意,万光明,刘晓芯,钟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6)
[2]医院信息化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J]. 黄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2)
[3]一卡通信息系统在门诊检验抽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J]. 刘森珍,袁玲,黄华,沈伟涛,周燕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9)
[4]打造医院信息化团队高效执行力[J]. 刘小洲,张敦明,张武军. 现代医院. 2019(08)
[5]医联体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探讨[J]. 张彦杰,丁莉,范丽. 现代医院. 2018(11)
[6]“互联网+”背景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策略[J]. 吴佳怡,刘静,胡靖仁. 现代医院. 2018(10)
[7]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实践与思考[J]. 倪君文.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5)
[8]智能时代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浅谈[J]. 黄敬英,范勤勤.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8 (02)
[9]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城市公立医院定位与服务革新[J]. 魏晋才,周时更,黄俊奕,张佳欢,李章平,徐飞鸿,王良兴.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 (02)
[10]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影响因素分析及制度建设[J]. 王珊,王涤非,陶琳,刘丽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10)
本文编号:3111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11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