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研究(1908-1942)
发布时间:2021-03-31 19:49
因新加坡殖民地政府在十九世纪还不能把政治力量从建制上完全扩大到华人社会,造成华人社会半自治的社会状态,这促使华人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如坟山、庙宇、会馆、学校、医院,以维持华人社会的运作。作为战前东南亚半自治华人社会“帮”的功能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会馆、庙宇、义冢在帮群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学者所研究和探讨,惟诸多研究中对于医院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新加坡广惠肇方便留医院是由中国广东省讲广府方言的广州、肇庆二府和讲客家方言的惠州府移民组成的跨地缘与方言的特殊帮群也即广惠肇帮于1911年所创建,该医院是一家旨在为本帮属成员提供免费施医赠药的华人医疗慈善机构。殖民地时期,广惠肇方便留医院既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医疗慈善机构,又是构成广惠肇帮半自治功能体内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一个社会组织。从帮群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在帮内它与碧山亭、养正学校一起构成广惠肇跨方言帮群社区集营葬、教育、医疗为一体的功能体;而作为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留医院积极参与超帮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在提升其地位使其成为新加坡重要华人社会组织的同时,也无形中积累了社会资本,得到他帮人士甚至外埠华商对于留医院建设的广泛...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
1.2.2 关于华人帮群的研究
1.2.3 关于华人医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以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资料来源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成立
2.1 战前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组织概况
2.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创办的背景
2.2.1 20世纪初新加坡疫病的盛行
2.2.2 新加坡华人妓女性病的流行
2.2.3 广惠肇帮贫病率高,对于慈善医疗的需求较大
2.2.4 殖民地政府对广惠肇办院的支持
2.3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筹建与开幕
第3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组织管理及运作
3.1 组织结构之沿革
3.1.1“主席-受托人-干事员”三级组织架构的形成
3.1.2 广、惠、肇三府在方便留医院领导层的比例和角色分析
3.2 人事管理制度的规范
3.2.1 董事层职能分工的明确
3.2.2 受薪人员的选聘
3.3 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
3.3.1 议事制度的改进
3.3.2 总董值日制的提出
3.3.3 留医院年会暨三属同人大会的举办
3.3.4 留院病人管理制度分析
3.4 经费来源
3.4.1 月捐、年捐
3.4.2 演剧筹款
3.4.3 院铺租金和存款利息
3.4.4 外埠筹款
3.4.5 特别捐
第4章 广惠肇帮群内外关系分析
4.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广惠肇帮内运作关系分析
4.1.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碧山亭、养正学校之间的互动联系
4.1.2 帮群领导机制的“执事关联”分析
4.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帮群外部华人社会的关系分析
4.2.1 参与多帮合作赈济中国灾荒
4.2.2 参与多帮筹建中华留医院
4.2.3 舆论对广惠肇方便留医院发展的影响
第5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新加坡华人社会外部关系网络
5.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发展与殖民地政府的支持
5.1.1 殖民地政府参与留医院院务的管理
5.1.2 殖民地政府对留医院的支持和推崇
5.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之跨地域联系网络
5.2.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香港东华医院的联系
5.2.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广州方便留医院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敬惜字纸信仰习俗在海外的传承与变迁——以新加坡崇文阁为例[J]. 李勇.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2)
[2]族谱与新加坡“福建人”方言族群移民史研究[J]. 李勇. 世界民族. 2010(01)
[3]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建构的个案研究——以“福建人”闽帮总机构为例[J]. 李勇.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8(03)
[4]移民社群整合与华人社团建构的制度化——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1824—1927)研究[J]. 曾玲. 史学理论研究. 2008(03)
[5]坟山崇拜与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之整合[J]. 曾玲. 思想战线. 2007(02)
[6]社群边界内的“神明”: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妈祖信仰研究[J]. 曾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7]华南海外移民与宗族社会再建——以新加坡潘家村为研究个案[J]. 曾玲. 世界历史. 2003(06)
[8]阴阳之间——新加坡华人祖先崇拜的田野调查[J]. 曾玲.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2)
[9]新加坡建国后华人社会的变迁[J]. 吴开军. 东南亚. 2003(01)
[10]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探[J]. 曹云华. 社会学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3111980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
1.2.2 关于华人帮群的研究
1.2.3 关于华人医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以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资料来源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成立
2.1 战前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组织概况
2.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创办的背景
2.2.1 20世纪初新加坡疫病的盛行
2.2.2 新加坡华人妓女性病的流行
2.2.3 广惠肇帮贫病率高,对于慈善医疗的需求较大
2.2.4 殖民地政府对广惠肇办院的支持
2.3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筹建与开幕
第3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组织管理及运作
3.1 组织结构之沿革
3.1.1“主席-受托人-干事员”三级组织架构的形成
3.1.2 广、惠、肇三府在方便留医院领导层的比例和角色分析
3.2 人事管理制度的规范
3.2.1 董事层职能分工的明确
3.2.2 受薪人员的选聘
3.3 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
3.3.1 议事制度的改进
3.3.2 总董值日制的提出
3.3.3 留医院年会暨三属同人大会的举办
3.3.4 留院病人管理制度分析
3.4 经费来源
3.4.1 月捐、年捐
3.4.2 演剧筹款
3.4.3 院铺租金和存款利息
3.4.4 外埠筹款
3.4.5 特别捐
第4章 广惠肇帮群内外关系分析
4.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广惠肇帮内运作关系分析
4.1.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碧山亭、养正学校之间的互动联系
4.1.2 帮群领导机制的“执事关联”分析
4.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帮群外部华人社会的关系分析
4.2.1 参与多帮合作赈济中国灾荒
4.2.2 参与多帮筹建中华留医院
4.2.3 舆论对广惠肇方便留医院发展的影响
第5章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新加坡华人社会外部关系网络
5.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的发展与殖民地政府的支持
5.1.1 殖民地政府参与留医院院务的管理
5.1.2 殖民地政府对留医院的支持和推崇
5.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之跨地域联系网络
5.2.1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香港东华医院的联系
5.2.2 广惠肇方便留医院与广州方便留医院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敬惜字纸信仰习俗在海外的传承与变迁——以新加坡崇文阁为例[J]. 李勇.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2)
[2]族谱与新加坡“福建人”方言族群移民史研究[J]. 李勇. 世界民族. 2010(01)
[3]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建构的个案研究——以“福建人”闽帮总机构为例[J]. 李勇.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8(03)
[4]移民社群整合与华人社团建构的制度化——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1824—1927)研究[J]. 曾玲. 史学理论研究. 2008(03)
[5]坟山崇拜与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之整合[J]. 曾玲. 思想战线. 2007(02)
[6]社群边界内的“神明”: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妈祖信仰研究[J]. 曾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7]华南海外移民与宗族社会再建——以新加坡潘家村为研究个案[J]. 曾玲. 世界历史. 2003(06)
[8]阴阳之间——新加坡华人祖先崇拜的田野调查[J]. 曾玲.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2)
[9]新加坡建国后华人社会的变迁[J]. 吴开军. 东南亚. 2003(01)
[10]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探[J]. 曹云华. 社会学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311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11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