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理论特征与未来行动
发布时间:2021-05-07 10:46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以及健康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梳理已有城市发展理论,从系统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总结已有城市发展理论的相应特征,提取"健康城市"的理论特性,发现其以人为本的理论根源不仅是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缺乏人文考虑这一困境的回应,也应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指导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以"健康城市"为理论基础、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政策支撑、以城市评价为技术手段,以生态保障、多方参与、公平配置、人文构建等为实施措施,以全民健康、健康中国为建设目标的未来城市建设模式。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城市发展理论与“健康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现状问题研究
未来城市建设的模式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用之辩”——对中国城市设计学说及话语体系的讨论[J]. 洪亮平,乔杰. 城市规划. 2019(04)
[2]“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 城市规划. 2015(06)
[3]国际健康城市计划的理论与实践[J]. 翟羽佳,郭倓,尤海菲,庄润森,胡东生. 医学与哲学(A). 2014(07)
[4]健康城市建设中多部门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宋君. 医学与哲学(A). 2014(07)
[5]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困境解读与制度重构——以汶川地震为例[J]. 孟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6]适应型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J]. 郑艳.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1)
[7]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J]. 陈莎,殷广涛,叶敏. 城市交通. 2008(06)
[8]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9]欧洲健康城市项目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J]. 周向红. 国际城市规划. 2007(04)
[10]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张文忠.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3)
本文编号:3173260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城市发展理论与“健康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现状问题研究
未来城市建设的模式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用之辩”——对中国城市设计学说及话语体系的讨论[J]. 洪亮平,乔杰. 城市规划. 2019(04)
[2]“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 城市规划. 2015(06)
[3]国际健康城市计划的理论与实践[J]. 翟羽佳,郭倓,尤海菲,庄润森,胡东生. 医学与哲学(A). 2014(07)
[4]健康城市建设中多部门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宋君. 医学与哲学(A). 2014(07)
[5]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困境解读与制度重构——以汶川地震为例[J]. 孟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6]适应型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J]. 郑艳.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1)
[7]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J]. 陈莎,殷广涛,叶敏. 城市交通. 2008(06)
[8]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9]欧洲健康城市项目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J]. 周向红. 国际城市规划. 2007(04)
[10]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张文忠.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3)
本文编号:317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17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