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01:42
本文试图从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以民国时期中医废存之争这一基本史实为主线,力求融合医学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方法,努力置身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互动的关系中,探讨20世纪初中国医学发展的思想特征与文化流脉。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阐述19世纪初西医东来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冲击以及对中国近代医疗格局的影响。教会医疗在融入中国社会的漫长过程中,虽历经波折,但其先进的制度体系、技术水平以及教会医师所体现的人文关怀,逐渐赢得了中国人的普遍认同;正是教会医院所树立的良好示范,推动了中国传统医疗空间和医患关系的转型;20世纪初,中国传统的医疗格局和医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近代医院制度被移植到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从此,中国社会不仅出现了中、西医并存的格局,也使中国传统医学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中西医在近代中国史上的对台戏悄悄拉开了帷幕。 第二章,通过对清末民初中国医界背景的剖析,重点考察中西医论争的渊源流变,分析中西医论争的历史必然性。中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起落沉浮,到了近代则日益衰微,而西医在中国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伴随大批医学留学生的回国,加速了西医本土化的趋势。...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传统医学的尴尬和废存之争的缘起
第一章 冲击与回应:西医东渐与晚清中国的社会认同
第一节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
一、统治阶层:疑虑与接纳
二、知识精英:推崇与倡行
三、中医药界:兼容与参合
四、社会民众:畏疑与亲和
第二节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肇始
一、传统医疗空间及医患关系的转型
二、西方近代医疗制度在中国的移植
三、中国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发端
第二章 对峙与并行:废存之争的现实背景与医界格局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医界状况
一、传统医学的逐渐式微
二、西洋医学的日益勃兴
第二节 中西医并存之二元格局
一、现实层面上的并存与兼容
二、制度层面上的并存与对峙
三、教育与学术层面上的并行
第三节 20世纪初中西医学术地位的置换
一、西医全面进入政府管理系统
二、西医文化优势的确立与巩固
三、公众西医观念的逐渐形成
四、西医在临床诊疗上的优势
第三章 比较与否弃:废存之争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源流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与反中医思潮
一、欧化思潮与反传统主义
二、激进主义者对中医的批判
三、东西文化论战与“科玄之争”
第二节 日本废除汉医对中国的影响
一、日本废除汉医与近代留日医学生
二、留日学生与近代医学事业:以汤尔和为例
三、由日本模式侈言废止中医
第三节 废止中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废医论”之滥觞:以俞樾为讨论中心
二、20世纪初中医界内部的分化
三、废止派领袖人物余云岫个案分析
第四章 抗争与辩驳: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过程考察
第一节 维护中医中药的抗争
一、一波三折:争取教育合法化
二、声震国门:为中医药存亡而抗争
三、千呼万唤:“中医条例”之出台
四、余波未平:抗战后烽烟再起
第二节 废存之争中的文字论战
一、关于阴阳、五行、运气的论争
二、中医能否加入学系的辩驳
三、围绕取消中医药的文字攻讦
四、“所谓国医问题”
第三节 政府内部围绕中医废存问题的斗争
一、孙中山病逝前的中西医之争
二、1929年废止案中的尖锐对立
三、围绕“中医条例”的争执
四、傅斯年与孔庚的冲突
五、蒋介石对待中医的立场
第五章 传统与变迁:中医不废的制约因素及历史思考
第一节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
一、传统与国情
二、民生与市场
三、政治与经济
四、价值与效验
第二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冲击
一、中医界团结与互助精神的建立
二、探索中医革新与发展之路
三、国医馆与中医药学术研究
第三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思考
一、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扞格
二、从传统到现代性的困惑
结语 豁达与从容:走向未来的文化姿态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1100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传统医学的尴尬和废存之争的缘起
第一章 冲击与回应:西医东渐与晚清中国的社会认同
第一节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
一、统治阶层:疑虑与接纳
二、知识精英:推崇与倡行
三、中医药界:兼容与参合
四、社会民众:畏疑与亲和
第二节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肇始
一、传统医疗空间及医患关系的转型
二、西方近代医疗制度在中国的移植
三、中国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发端
第二章 对峙与并行:废存之争的现实背景与医界格局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医界状况
一、传统医学的逐渐式微
二、西洋医学的日益勃兴
第二节 中西医并存之二元格局
一、现实层面上的并存与兼容
二、制度层面上的并存与对峙
三、教育与学术层面上的并行
第三节 20世纪初中西医学术地位的置换
一、西医全面进入政府管理系统
二、西医文化优势的确立与巩固
三、公众西医观念的逐渐形成
四、西医在临床诊疗上的优势
第三章 比较与否弃:废存之争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源流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与反中医思潮
一、欧化思潮与反传统主义
二、激进主义者对中医的批判
三、东西文化论战与“科玄之争”
第二节 日本废除汉医对中国的影响
一、日本废除汉医与近代留日医学生
二、留日学生与近代医学事业:以汤尔和为例
三、由日本模式侈言废止中医
第三节 废止中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废医论”之滥觞:以俞樾为讨论中心
二、20世纪初中医界内部的分化
三、废止派领袖人物余云岫个案分析
第四章 抗争与辩驳: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过程考察
第一节 维护中医中药的抗争
一、一波三折:争取教育合法化
二、声震国门:为中医药存亡而抗争
三、千呼万唤:“中医条例”之出台
四、余波未平:抗战后烽烟再起
第二节 废存之争中的文字论战
一、关于阴阳、五行、运气的论争
二、中医能否加入学系的辩驳
三、围绕取消中医药的文字攻讦
四、“所谓国医问题”
第三节 政府内部围绕中医废存问题的斗争
一、孙中山病逝前的中西医之争
二、1929年废止案中的尖锐对立
三、围绕“中医条例”的争执
四、傅斯年与孔庚的冲突
五、蒋介石对待中医的立场
第五章 传统与变迁:中医不废的制约因素及历史思考
第一节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
一、传统与国情
二、民生与市场
三、政治与经济
四、价值与效验
第二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冲击
一、中医界团结与互助精神的建立
二、探索中医革新与发展之路
三、国医馆与中医药学术研究
第三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思考
一、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扞格
二、从传统到现代性的困惑
结语 豁达与从容:走向未来的文化姿态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1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4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