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17:17
宋代是中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医官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医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医政机构任职的医务人员,他们享受国家俸禄,接受政府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诊疗病患、编校医书、传授医学、防控疫情等。因此研究医官管理是研究宋代医事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中医界全面系统研究宋代医官管理制度者较为少见,部分内容甚至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以考察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背景为起始,在探讨宋代医官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医官的教育、考试、选任、差遣、奖惩等各方面予以考察与分析,力求厘清医官管理制度的运营方式和实施成效。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宋代医政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探究宋代医学的发展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今有效健全地实施医师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亦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1.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况西周时期,我国即出现了最早的医官管理制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医师》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医师分类、职责、疗效考核等内容。秦汉时期,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尚未建立,政府以征召法为主要方式选任医官。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医官管理的主要机构——太医署。...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论
1.1 先秦
1.2 秦汉
1.3 魏晋南北朝
1.4 隋唐
1.5 小结
2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形成背景分析
2.1 政治
2.2 经济
2.3 文化
2.4 官制
2.5 法律
2.5.1 律
2.5.2 救
2.5.3 令
2.5.4 例
2.5.5 指挥
2.5.6 条令
2.5.7 格式
2.6 小结
3 宋代医官基本状况分析
3.1 隶属机构
3.1.1 医政管理机构
3.1.2 药政管理机构
3.1.3 医学教育机构
3.1.4 医疗救济机构
3.2 名额配置
3.2.1 翰林医官院名额配置
3.2.2 御药院名额配置
3.2.3 尚药局名额配置
3.2.4 太医局名额配置
3.3 医官职责
3.3.1 防控疫情
3.3.2 编校医书
3.3.3 诊治病患
3.3.4 传授医学
3.4 品阶设置
3.4.1 附属武官官阶时期
3.4.2 独立医官官阶时期
3.4.3 品阶与待遇
3.5 医官地位
3.5.1 纵向比较
3.5.2 横向比较
3.6 小结
4 宋代医官管理的主要内容
4.1 教育管理
4.1.1 太医署教育
4.1.2 太医局教育
4.1.3 太医学教育
4.2 考试管理
4.2.1 考试种类
4.2.2 考试内容
4.2.3 考试题型
4.2.4 命题管理
4.2.5 防弊措施
4.3 选任管理
4.3.1 试选法
4.3.2 征召法
4.3.3 荫补法
4.3.4 荐补法
4.4 差遣管理
4.4.1 差遣种类
4.4.2 差遣原则
4.4.3 差遣规制
4.5 考核管理
4.5.1 建立
4.5.2 考核文书
4.5.3 磨勘管理
4.5.4 考课管理
4.5.5 考核结果
4.6 奖惩管理
4.6.1 奖励措施
4.6.2 惩罚措施
4.7 小结
5 讨论与分析
5.1 特点
5.2 作用
6 结论
7 全文创新点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御药院探秘[J]. 程民生. 文史哲. 2014(06)
[2]汉宋之间医患关系衍论——兼论罗伊·波特等人的医患关系价值观[J]. 于赓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3]《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求疵4则[J]. 谢敬.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03)
[4]略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发展的影响[J]. 陈江莉,陈瑶.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9)
[5]宋代文人通医现象及缘由探析[J]. 周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5)
[6]宋代地方与中央之关系问题研究[J]. 王曾瑜,贾芳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7]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J]. 韩毅. 中医文献杂志. 2008(01)
[8]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宋代的君臣关系[J]. 林建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5)
[9]宋代历史再认识[J]. 邓小南. 河北学刊. 2006(05)
[10]宋代医官制度之管窥[J]. 高伟.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D]. 夏亚飞.河南大学 2016
[2]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D]. 杜菁.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中国医政史研究[D]. 张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4]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宋代儒医研究[D]. 张莉.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65061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论
1.1 先秦
1.2 秦汉
1.3 魏晋南北朝
1.4 隋唐
1.5 小结
2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形成背景分析
2.1 政治
2.2 经济
2.3 文化
2.4 官制
2.5 法律
2.5.1 律
2.5.2 救
2.5.3 令
2.5.4 例
2.5.5 指挥
2.5.6 条令
2.5.7 格式
2.6 小结
3 宋代医官基本状况分析
3.1 隶属机构
3.1.1 医政管理机构
3.1.2 药政管理机构
3.1.3 医学教育机构
3.1.4 医疗救济机构
3.2 名额配置
3.2.1 翰林医官院名额配置
3.2.2 御药院名额配置
3.2.3 尚药局名额配置
3.2.4 太医局名额配置
3.3 医官职责
3.3.1 防控疫情
3.3.2 编校医书
3.3.3 诊治病患
3.3.4 传授医学
3.4 品阶设置
3.4.1 附属武官官阶时期
3.4.2 独立医官官阶时期
3.4.3 品阶与待遇
3.5 医官地位
3.5.1 纵向比较
3.5.2 横向比较
3.6 小结
4 宋代医官管理的主要内容
4.1 教育管理
4.1.1 太医署教育
4.1.2 太医局教育
4.1.3 太医学教育
4.2 考试管理
4.2.1 考试种类
4.2.2 考试内容
4.2.3 考试题型
4.2.4 命题管理
4.2.5 防弊措施
4.3 选任管理
4.3.1 试选法
4.3.2 征召法
4.3.3 荫补法
4.3.4 荐补法
4.4 差遣管理
4.4.1 差遣种类
4.4.2 差遣原则
4.4.3 差遣规制
4.5 考核管理
4.5.1 建立
4.5.2 考核文书
4.5.3 磨勘管理
4.5.4 考课管理
4.5.5 考核结果
4.6 奖惩管理
4.6.1 奖励措施
4.6.2 惩罚措施
4.7 小结
5 讨论与分析
5.1 特点
5.2 作用
6 结论
7 全文创新点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御药院探秘[J]. 程民生. 文史哲. 2014(06)
[2]汉宋之间医患关系衍论——兼论罗伊·波特等人的医患关系价值观[J]. 于赓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3]《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求疵4则[J]. 谢敬.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03)
[4]略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发展的影响[J]. 陈江莉,陈瑶.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9)
[5]宋代文人通医现象及缘由探析[J]. 周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5)
[6]宋代地方与中央之关系问题研究[J]. 王曾瑜,贾芳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7]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J]. 韩毅. 中医文献杂志. 2008(01)
[8]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宋代的君臣关系[J]. 林建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5)
[9]宋代历史再认识[J]. 邓小南. 河北学刊. 2006(05)
[10]宋代医官制度之管窥[J]. 高伟.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D]. 夏亚飞.河南大学 2016
[2]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D]. 杜菁.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中国医政史研究[D]. 张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4]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宋代儒医研究[D]. 张莉.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65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46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