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健康险逆势而上

发布时间:2025-03-30 01:47
   <正>健康险保费在疫情下实现了平稳增长,究其原因,是疫情将健康险购买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了现实需求。文/许晓月苑兴涵徐岚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打乱了社会的工作生活秩序。受疫情影响,保险业线下活动受阻,"开门红"受到重创,2020年第一季度的寿险、意外险保费收入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然而,在此种严峻的情形下,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却有着同比增长21.58%的亮眼成绩(见图1)。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实现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1 2020年第一季度各险种保费同比增长

图1 2020年第一季度各险种保费同比增长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偏爱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者在社交媒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既反映了自身的情绪,又进一步影响其他使用者的情绪和行为。负面情绪可以体现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水平,激发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购买欲望。因此,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地域差异,可能与社交媒体....


图3 人均负面情绪排名前10的省市

图3 人均负面情绪排名前10的省市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各省市的健康险的发展程度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医疗支出、地区保险机构数量等,除此之外也会受到人口结构的影响,如受教育水平、预期寿命等。在非疫情时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和地区保险机构数量对健康险保险密度的影响....


图4 2020年3月各省市健康险保险密度

图4 2020年3月各省市健康险保险密度

图3人均负面情绪排名前10的省市因此,我们在考虑了数据可得性之后,最终选择居民可支配收入、地区保险机构数量、受教育水平和人均负面情绪作为解释变量。


图5 健康险保险密度拟合值与实际值散点图

图5 健康险保险密度拟合值与实际值散点图

人均负面情绪和地区保险机构数量对健康险保险密度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即人均负面情绪越高、地区保险机构越多的地区,健康险保险密度越高。我们用健康险保险密度来度量健康险的需求水平。根据供需平衡理论,健康险现实需求大的地区,保险机构的数量也会较多。因此,地区保险机构的数量可以衡量地区的健康....



本文编号:4037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4037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