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F-1及CgA与小细胞肺癌PFS相关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TTF-1及CgA与小细胞肺癌PFS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小细胞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嗜铬蛋白A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种。其中,SCLC是一种生长迅速,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发生早期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且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免疫组化指标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及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可作为SCLC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两项指标与SCLC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TTF-1、CgA表达情况,这些患者均经一线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探索分析TTF-1及CgA的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为SCLC患者预测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材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我院纤维支气管镜切除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且均行免疫组化检测和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分析97例SCLC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分期、卡氏评分、NSE水平)和病理免疫组化指标TTF-1及CgA的表达情况,采取病例查阅及电话方式对患者PFS进行随访。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以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整数表示,运用χ2检验、秩和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分析,采用log-rank法分析组间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包括中位pfs及可信区间(ci),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各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均以p0.05判定为有显著差异。结果:1.ttf-1及cga在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97例sclc患者中,ttf-1阳性表达(+~+++)有76例,阴性表达(±~-)有21例;cga阳性表达(+~++)有52例,阴性表达(±~-)有45例。ttf-1和cg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5%和53.61%。2.sclc患者ttf-1和cg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ttf-1及cg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分期、卡氏评分、nse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ttf-1及cga的表达、一般临床特征与sclc患者pfs之间关系3.1ttf-1及cga的表达与sclc患者pfs密切相关,在sclc组织中ttf-1阳性表达的患者pfs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cga阴性表达的患者pfs明显长于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cga/ttf-1(-/+)组sclc患者的pfs均优于cga/ttf-1(-/-)、cga/ttf-1(+/+)、cga/ttf-1(+/-)三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余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ttf-1阳性表达和cga阴性表达的sclc患者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疗效相对较好,有益于延长患者的pfs。3.2对入组sclc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分期、卡氏评分、nse水平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fs的相关因素有分期(p=0.014)、卡氏评分(p=0.084)、nse(0.001)。将影响sclc患者pfs的相关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tf-1表达水平和nse水平与pfs的相关性分别呈显著性差异(p0.001,p=0.011),提示在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的sclc患者中,ttf-1表达水平和nse水平可能是影响sclc患者pfs的重要因素。结论:1.经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的sclc患者中,ttf-1的表达水平与pfs呈正相关。2.经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的sclc患者中,cga的表达水平与pfs呈负相关。3.TTF-1表达水平及NSE水平可能对SCLC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嗜铬蛋白A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4.2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3
- 材料和方法13-16
- 结果16-22
- 讨论22-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2
- 综述32-42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炳文,赵兰,周彩存,李德仁,徐建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12期
2 王云杰,赵正源,刘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陕西肿瘤医学;2001年03期
3 李勇 ,黄瑞文;小儿小细胞肺癌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2年01期
4 周涛 ,刘素勤 ,刘基巍;小细胞肺癌脊髓及马尾转移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2年01期
5 徐长明 ,刘长军 ,袁继彬;12例小细胞肺癌早期X线表现[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3期
6 宋元龙,李高峰,巫正伟;76例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分析[J];云南医药;2002年04期
7 罗文军,殷富春,郭伟;小细胞肺癌误诊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2期
8 欧阳瑶 ,邓飞 ,刘华庆;小细胞肺癌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贵州医药;2003年01期
9 张毅,顾艳斐,邓立宏,杨声,李世业;小细胞肺癌508例不同治疗方式的综合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10 毛娟华;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小细胞肺癌规范化治疗及其最新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2 王华庆;李兰芳;;小细胞肺癌的内科治疗及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3 尹秋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4 傅小龙;;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共识和争议[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殷;曲亚伟;陈宗越;;小细胞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万会平;;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丁小青;蒋留留;张志坚;王梅;许文荣;朱伟;钱晖;;转移性人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程颖;柳菁菁;;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探索[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张军;李厚文;;化疗、放疗,加颅脑预防性放射,治愈晚期小细胞肺癌[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苟兰英;安社娟;严红虹;吴一龙;;基于509例系列患者分析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云华;小细胞肺癌有了新标志物[N];健康报;2003年
2 朱立明;“套餐式”疗法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刘霞;新药物可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4 实习生 程凤;小细胞肺癌扩散与基因缺失相关[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长 支修益;小细胞肺癌 不容忽视的20%[N];健康报;2013年
6 陈青;敢对小细胞肺癌动刀[N];文汇报;2003年
7 贺用和 董海涛 林红生;小细胞肺癌13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总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长 支修益;ProGRP检测助力小细胞肺癌管理[N];中国医药报;2013年
9 常怡勇;吸烟者突然厌烟当心肺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唐夏;吸烟低龄化导致肺癌低龄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的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骏;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淳;胎盘生长因子在小细胞肺癌细胞穿过血脑屏障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朱慧;放射治疗对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苏景伟;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及相关肿瘤标记物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赵汉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用于小细胞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张文珏;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李昆霖;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初步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朱栋元;功能影像早期预测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俞新爽;TUSC3基因在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波;小细胞肺癌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杨光;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梁珍;多西紫杉醇靶向纳米药物对小细胞肺癌治疗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赵传多;Ⅱ-ⅢA期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何花;小细胞肺癌中毒蕈碱胆碱受体3的表达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6 赵维川;多指标联合检测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臧婉娜;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治桦;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方案疗效分析及诊断和疗效预测相关多肽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9 孔月;低钠血症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静;7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5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2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