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高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Her-2高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β-连环蛋白 侵袭 迁移
【摘要】:全球胃癌每年发病人数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四,每年因胃癌死亡人数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二。环境因素如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以及饮食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近十年对胃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其预后仍然不很理想。因此对于胃癌疾病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对此进行干预是及其重要的。Her-2表达蛋白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之一,Her-2表达蛋白由三部分组成,胞外配体区,跨膜亲脂区,以及胞内区,其胞内区具有酪氨酸蛋白酶活性。通常情况细胞膜上的Her-2与EGFR其他成员形成异二聚体,当EGFR其他配体与其结合时,其胞内羧基残端酪氨酸激酶区得到激活,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Her-2过表达在胃癌的发生率为7-34%,并与临床病理特点,包括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肿瘤转移、亚型和分期密切相关。在ToGA的研究中,标准的化疗方案(卡培他滨+顺铂、氟尿嘧啶+顺铂)联合Her-2靶向药曲妥珠单抗与单纯化疗比较,其总生存期延长。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平均生存时间是13.8月,单纯化疗平均生存时间11.1个月。β-catenin作为wnt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其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中,细胞质及胞核中少量存在。根据所分布区域不同,具有不同作用。β-catenin与细胞膜上的E-cadherin相结合形成E-cadherin/β-catenin黏附复合体,参与同类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当细胞膜中E-cadherin/β-catenin黏附复合体减少时,细胞之间粘附力减弱,细胞更容易发生转移。胞浆和胞核中的β-catenin主要调控wnt信号通路,它的异常表达导致wnt信号通路激活。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目的:研究Her-2对胃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特性的影响;探讨Her-2与β-catenin相互关系。方法:1.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2.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载Her-2基因的质粒(perbb2-EGFP),空白质粒载体(p-EGFP)转染胃癌细胞系BGC823,以载Her-2基因的质粒(perbb2-EGFP)转染组为实验组,空白质粒载体(p-EGFP)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组,以未转染组(本底细胞)为空白对照组。3.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Her-2基因raRNA水平。4.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三组胃癌细胞Her-2、β-catenin蛋白含量,并分析Her-2、β-catenin之间相互关系。5.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转染Her-2质粒后胃癌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变化。结果:1.与空白质粒载体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空白组)BGC823细胞相比,载Her-2基因的质粒转染组(实验组)胃癌细胞Her-2 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2.与空白质粒载体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空白组)BGC823细胞相比,载Her-2基因的质粒转染组(实验组)胃癌细胞Her-2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p0.05);3.与空白质粒载体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空白组)BGC823细胞相比,载Her-2基因的质粒转染组(实验组)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1.载Her-2基因质粒转染胃癌细胞能使其Her-2表达增加;2.Her-2能增强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3.在转染Her-2质粒于胃癌细胞后,胃癌细胞β-catenin含量增加,说明Her-2介导的胃癌侵袭和迁移与β-catenin有关。
【关键词】: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β-连环蛋白 侵袭 迁移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缩略词表8-10
- 第1章 绪论10-14
- 第2章 Her-2表达载体转染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14-27
- 2.1 引言14-15
- 2.2、材料与方法15-26
- 2.3 统计学处理26-27
- 第3章 结果27-32
- 3.1 转染后人胃癌细胞BGC823形态学27
- 3.2 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Her-2 mRNA表达27-28
- 3.3 Westernblotting法检测Her-2、β-catenin蛋白表达28-30
- 3.4 细胞迁移30
- 3.5 细胞侵袭实验30-32
- 第4章 讨论32-35
- 第5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0
- 综述40-47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成功,李敏,莫剑忠,萧树东;胃癌细胞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相关受体分析[J];胃肠病学;2000年02期
2 薛英威,耿敬姝,刘晓民,刘立人,高小敏,陈国林,张岂凡,赵家宏;胃癌细胞的流式分析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3期
3 陈坚,林庚金,钱立平,程建,施冬云,张亚东,刘珊林;内源性活性氧水平及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增殖相关[J];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4 李莹,药立波,韩炯,王立峰,韩月恒,刘新平,林树新,俞强;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分子机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2期
5 罗和生,王维,包鹏辉,张翼;核因子-κB活性增强参与胃癌细胞长春新碱耐药[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8期
6 刘冀红,曹伟新,纪玉宝,张轶,刘炳亚,朱正纲,燕敏,林言箴;右旋甲硫氨酸对胃癌细胞作用初探[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1期
7 齐元玲;于皆平;刘启胜;邓全军;曹俊;于红刚;;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6年03期
8 何必立;吕宾;徐毅;苗青;范一宏;;温郁金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6年09期
9 郭强;李荣;李庆芳;夏绍友;杜晓辉;王立生;;高表达鞘氨醇激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10 陈先来;肖晓旦;杨荣;刘建平;;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胃癌细胞识别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霜;雷婷;韩者艺;刘杰;郭雪艳;丁睿;吴开春;丁杰;樊代明;;分化抑制因子1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陈韶华;吴灵娇;吴鸿儒;吴雅春;厉有名;;低浓度酒精对胃癌细胞活性及周期抑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韶华;吴灵娇;吴鸿儒;吴雅春;厉有名;;低浓度酒精对胃癌细胞活性及周期抑制[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娜;郭瑞芳;李文梅;邵建敏;汪浩;赵康;李书婷;王敬强;王融;徐宁志;刘斯奇;吕有勇;;大蒜素处理在胃癌细胞中引发的蛋白质表达响应[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大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楼俪泓;;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对胃癌细胞周期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朗玮;;中药方剂1号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巩龙静;马君;周涵婧;郑荣儿;;胃癌细胞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谢少茹;沈洪;赵崧;张国新;郝波;刘增巍;施瑞华;;黄芪多糖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刘文超;任军;张学庸;刘智广;张晓楠;;防御素对胃癌细胞杀伤的体外实验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陆叶清;发现抑制胃癌细胞的重要基因[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衣晓峰 乔蕤琳 记者 赵宇清;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有新发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乔蕤琳;维生素E衍生物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N];健康报;2010年
4 王振岭;我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有重要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王振岭;抗癌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获重要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王振岭;7种抗癌药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研究有新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张中桥;胃癌细胞MDR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吴一福 苏玉军;白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玲;IGF-1通过抑制Fox01核保留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巨大维;白细胞介素8在胃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消痰散结方的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董召刚;瘦素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蔡爱珍;乙酰肝素酶调节胃癌细胞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谱变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宋舟;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干样胃癌细胞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李明;两个新胃癌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刘天舒;骨桥蛋白对胃癌细胞生长、侵袭以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8 赵贵君;溶血磷脂酸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作用及其信号通路[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赵立杰;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何婷婷;高低分化的胃癌细胞内高尔基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光锬;CyclinA/CDK2介导BAG3 Ser291位点的磷酸化并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蔡洙哲;p12-LOX对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龙;Her-2高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5年
4 赵婷婷;GPIbα对胃癌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兰州大学;2015年
5 谢瑞霞;盘状结构域受体1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影响胃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王东仓;NM23-H2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D];兰州大学;2015年
7 朱瑞雪;NDRG2基因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8 董凯楠;内质网应激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单争争;二甲双胍在IL-6诱导胃癌细胞EMT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10 田莉;NM23-H2通过诱导自噬抑制胃癌细胞EMT的发生[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8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2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