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OSW-1与线粒体DNA缺失对肝癌细胞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0 13:49

  本文关键词:OSW-1与线粒体DNA缺失对肝癌细胞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肝癌 OSW-1 PI3K信号通路 实时定量PCR芯片


【摘要】:目的:探讨OSW-1与线粒体DNA缺失对肝癌细胞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以SK-Hep-1细胞为对照组,建立线粒体DNA缺失的p0-SK-Hep-1细胞模型(实验组2),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芯片比较两组细胞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2、OSW-1干预SK-Hep-1 (实验组1)ρ0-SK-Hep-1(实验组3)细胞24小时后,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芯片比较两组细胞P13K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结果:1、SK-Hep-1细胞线粒体DNA缺失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基因:CASP9、 CD14、FOXO1、GJA1、GRB2、HSPB1、IGF1、MAPK3、PDPK1、PRKCA、 RPS6KA1、TLR4、TSC2表达上调;APC、CTNNB1表达下调。2、OSW-1作用于SK-Hep-1细胞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基因:FOS、GRB2、HSPB1、IRAK1、PDPK1、PRKCA、PRKCB、TLR4、TOLLIP、TSC2表达上调;APC、IGF1、IRS1、PDGFRA、PTPN11、SHC1表达下调。3、OSW-作用pO-SK-Hep-1细胞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基因:AKT1、CDC42、CDKN1B、FASLB、IRAK1、IRS1、PDGFRA、PDK2、PIK3R2、 PRKCB、SHC1、TIRAP、TOLLIP等表达上调。BAD、EIF2AK2、FOXO1、 IGF1、PABPC1、PAK1、PDK1、PDPK1、PIK3CG、RAC1、RASA1、RHOA、 SOS1、TLR4、WASL等表达下调。4、OSW-1作用于SK-Hep-1细胞组、OSW-1作用ρ0-SK-Hep-1细胞组都表达上调的基因有IRAK1、PRKCB;表达下调有IGF1、APC。结论:1、OSW-1和线粒体DNA缺失均能影响SK-Hep-1细胞P3K信号转导通路基因的表达。2、OSW-1靶向作用于SK-Hep-1细胞的线粒体,抑制其功能。3、OSW-1靶向抑制肝癌细胞IGF-1-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Grb2-p85-AKT信号转导通路;IRS1-PI3K-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TSC1/TSC2-mTOR信号转导通路;TLR4-PI3K-AK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能量代谢。
【关键词】:肝癌 OSW-1 PI3K信号通路 实时定量PCR芯片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缩略语表9-11
  • 第一章 前言11-15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15-27
  • 2.1 主要实验材料15
  • 2.2 实验试剂15-16
  • 2.3 实验耗材和仪器16-17
  • 2.4 实验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17-18
  • 2.5 SK-Hep-1细胞培养18-20
  • 2.6 ρ~0SK-Hep-1细胞的培养和制备20-21
  • 2.7 WST-8法绘制SK-Hep-1和p~0SK-Hep-1细胞生长曲线21
  • 2.8 OSW-1对SK-Hep-1和p~0SK-Hep-1细胞PI3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定21-25
  • 2.9 采用ΔΔCt方法进行数据分析25-26
  • 2.10 统计学处理26-27
  • 第三章 实验结果27-32
  • 3.1 OSW-1抑制SK-Hep-1细胞生长并致其死亡27
  • 3.2 生长缺陷鉴定27-28
  • 3.3 WST-8法绘制生长曲线28-29
  • 3.4 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细胞RNA的纯度29-30
  • 3.5 OSW-1对SK-Hep-1细胞的PI3K信号传导通路中基因表达的影响30
  • 3.6 mtDNA缺失对SK-Hep-1细胞的PI3K信号传导通路中基因表达的影响30-31
  • 3.7 OSW-1对p~0SK-Hep-1细胞的PI3K信号传导通路中基因表达的影响31-32
  • 第四章 讨论32-41
  • 第五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7
  • 致谢47-48
  • 综述48-55
  • 综述参考文献53-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志山,沃兴德;细胞调亡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1期

2 李妍;纪朋艳;张巍;彭顺利;吕士杰;;柴胡皂苷d对SH-SY5Y细胞ERK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3 严银芳,陈晓,杨小清,闫远芳;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减毒株S_(79)在几株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增殖的比较研究[J];肿瘤;2003年06期

4 刘功让;管培中;宋淑亮;逯素梅;冯玉新;辛华;;绞股蓝多糖对四氯化碳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07年31期

5 肖东杰,汪运山;B细胞被动凋亡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5期

6 张运涛,刘凡,姜茹,谷仲平,汪涌,张顺,刘荣福,李玉梅;外源性p27与GRC-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7 石和元;王平;胡永年;邱幸凡;田代志;;温胆汤改良方对Aβ_(25-35)诱导AD细胞模型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8 孟威宏;王强;王虹蛟;颜炜群;;牛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年04期

9 钟民涛;王晓丽;李星云;刘磊;刘颖丽;张伟;黄敏;;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对H22肿瘤细胞体内外抗肿瘤机制的初探[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9期

10 张晨,黄世林,马东初,孙英慧,马小锋;硫化砷诱导NB_4细胞调亡[J];白血病;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来源膜微粒的特征及生物学作用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蒋争凡;卞婕;翟中和;;非细胞体系诱导小鼠肝细胞核凋亡的超微观察[A];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Ⅰ)[C];1998年

3 陈卫银;祝彼得;刘福友;冯雪梅;;参芎滴丸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细胞调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谢晶日;李威;梁国英;杨丰源;;胃灵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细胞调亡基因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綦淑芬;万瑞香;姚如勇;;扇贝多肽对Hela细胞在紫外线损伤下的保护作用[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吴李君;裴蓓;王顺昌;王军;汤明礼;;砷和镉暴露诱导秀丽小杆线虫生殖腺细胞调亡及其信号通路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余珂;王敬贤;周炳升;;多溴联苯醚诱导人神经SK-N-SH细胞调亡的机理[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冉新泽;郑怀恩;王艾平;王锋超;韩京;;他汀对内皮细胞辐射损伤组织因子与细胞调亡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崔承彬;闫少羽;蔡兵;赵庆春;姚新生;曲戈霞;;黑果黄皮Clausena dunniana Levl中咔唑生物碱类新细胞周期抑制剂及细胞调亡诱导剂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吴耀辉;邹萍;;Sunrivin基因沉默对K562细胞调亡影响的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田勘;细胞调亡的意义[N];中国人口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明;载药聚合物超细纤维作为肿瘤局部制剂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石;黄芪甲苷促进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宋杨;抗CD25单抗对肾移植患者调节性T细胞生存和功能改变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罗忠光;CRL E3泛素连接酶靶向新药MLN4924在体内外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肖林林;巨噬细胞对血管细胞的辐射旁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张峰;戊型肝炎病毒基因4型在PLC/PRF/5细胞中的培养及其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陈凤华;Tat-SmacN7融合肽对肿瘤细胞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虞志新;Th17/Treg失衡及其与中性粒细胞相互影响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9 黄凌燕;STK33基因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袁媛;let-7c介导c-Myc基因调控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帅;Marc-145细胞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粒子与胞外体的分离与鉴定[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杜文娟;NK-lysi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晓娇;天然抗氧化剂对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吕超绍;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对白血病K562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汪建阳;Ang-(1-7)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Ma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任志涛;小檗碱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MRC-5细胞转分化及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7 杨晓姗;重组人p66Shc腺病毒和赖氨藤黄酸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万爱英;大分割照射生物效应实测数据与LQ公式计算数据的比较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9 邢晓萌;白藜芦醇对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曹曰针;胞外泛素对Treg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7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67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