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12:26
本文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59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单纯化疗组,联合组(29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单纯化疗组(30例)采用单纯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定量检测59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单纯化疗组、联合组化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46.7%、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联合组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50.0%、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化疗毒副反应相似,但单纯化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①单纯化疗组化疗前与化疗后PT分别为(12.23±1.12)s和(11.50±0.96)s;APTT分别为(29.45±3.45)s和(26.13±3.50)s;单纯化疗组PT、APTT化疗后较化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分别为(1.39±1.74)mg/l和(4.78±2.81)mg/l、FIB分别为(2.82±0.65)g/l和(3.65±0.64)g/l,单纯化疗组DD、FIB化疗后较化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组化疗前与化疗后PT分别为(11.75±1.04)s与(12.78±1.38)s;APTT分别为(27.40±4.42)s与(30.70±4.84)s;联合组PT、APTT化疗后较化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分别为(2.07±1.64)mg/l与(1.00±1.22)mg/l;FIB分别为(2.89±0.46)g/l与(2.52±0.50)g/l;联合组DD、FIB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组化疗3周期后PT、APTT、DD、FIB较单纯化疗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纯化疗组、联合组化疗前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不能提高以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但可以提高临床获益率;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以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FOLFOX6方案化疗可加重晚期胃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以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惠绵;苗智峰;;2014版《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年02期
2 李萍;;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14年04期
3 吴娟;孙昌君;;血小板参数在放、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3期
4 赵雪峰;魏敬妙;李勇;焦志凯;刘羽;;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年04期
5 李涛;梁美霞;冯道夫;李婷;陈凛;;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J];首都医药;2014年06期
6 邓伟;向清;李宝;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陈泛野;江现强;;中药三七提取液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性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赵雪峰;魏敬妙;李勇;张志栋;贾楠;;丹参酮ⅡA诱导体外胃癌细胞的自噬[J];中成药;2014年01期
8 赵雪峰;贾楠;李勇;范立侨;王冬;;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10期
9 周建光;周颖奇;;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特点和临床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年05期
10 常保萍;赵变峰;王万里;褚倩;于世英;;胃癌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258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5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