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MLN4924靶向NEDD8活化酶(NAE)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分子化合物MLN4924靶向NEDD8活化酶(NAE)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小细胞肺癌 类泛素化修饰 NEDD8活化酶 MLN4924 周期阻滞
【摘要】:背景和目的NEDD8是一种类泛素样蛋白,与泛素化途径相似,在细胞生理过程中主要参与稳定蛋白、调节底物蛋白活性以及转录调节等功能[4,6,71。研究证实,抑制NEDD8通路将是一个新的抗肿瘤的方法和途径。MLN4924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NEDD8活化酶的小分子抑制剂,能够与NEDD8活化酶(NAE)结合形成NAE-MLN4924复合物,抑制NEDD8活化酶活性,控制部分依赖于CRL酶的泛素化途径,影响相关蛋白质的降解。研究发现,NAE有望成为研发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MLN4924作为NAE的抑制剂具有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希望。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为研究模型,观察MLN4924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MLN4924干预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分布和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探讨MLN4924对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明确MLN492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实验方法体外培养入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MTT实验分析不同浓度MLN4924作用细胞24、48和72h对其增殖的影响;集落克隆实验分析MLN4924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PI单染法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周期调控蛋白CDK4、cyclin D1和天然抑制蛋白p21、p27的表达。结果MLN4924呈剂量-时间依赖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其中H1975细胞对MLN4924较为敏感,不同浓度(5、10、20、40μM)的MLN4924作用48h后,存活率分别为91.3±2.6%、86.0±4.2%、82.4±4.1%、79.8±3.4%,作用72h后,存活率分别为39.3±5.7%、39.7±4.1%、35.9±2.8%、36.9±2.1%。5、10、20和40μM MLN4924作用细胞7d,均显著抑制H1975细胞形成集落克隆。10和40μM MLN4924作用细胞48h,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周期调控蛋白CDK4、cyclin D1表达明显下调,其天然抑制蛋白p21、p2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MLN4924具有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其分子机制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俊超;潘亚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和激酶抑制蛋白及其与口腔疾病[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6期
2 李涛;吴洪喜;张永超;郑志明;张振;滕良珠;;氯化两面针碱对垂体腺瘤GH3细胞的抑制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呈朦;UCHL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台运春;RNA干扰α-突触核蛋白基因表达对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差异蛋白质的筛选和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程芳;Nedd化与皮肤黑素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周国胜;异甘草素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沈杰;eIF3a和p27/Kip1表达变异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及eIF3a抑制剂的筛选[D];中南大学;2014年
6 张红霞;肾小球足细胞UCH-L1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肾炎中表达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3年
7 乔新伟;对比中、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的异同探索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宛莹华;PGP9.5在胰腺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赵丹;雷帕霉素诱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自噬及UCH-L3的表达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圆圆;FoxM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4年
4 刘斌;NOK癌基因对细胞周期G_1/S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崔榕;去泛素化水解酶Usp28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李佳;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致病基因X在果蝇中的异常表型探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孙茜;PGK和打结蛋白YibK、YbeA的表达、纯化及折叠机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姚冰洁;UCH-L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雷帕霉素诱导的NCI-H460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9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5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