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黏蛋白在良、恶性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09 04:28

  本文关键词:黏蛋白在良、恶性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黏蛋白 免疫组化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癌 宫颈腺癌


【摘要】:目的:检测黏蛋白(mucin, MUC)在良、恶性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黏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黏蛋白在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理,为发现宫颈癌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五种黏蛋白因子MUC1、MUC2、MUC4、MUC5AC和MUC20在158例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包括5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其中14例高分化,26例中分化和12例低分化),16例宫颈腺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20例CINⅢ20例CIN Ⅱ和20例CIN Ⅰ),15例慢性宫颈炎和15例正常子宫颈。宫颈鳞癌组织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标准进行临床分期:23例Ⅰ、Ⅱ期,29例Ⅲ、Ⅳ期。所有患者取标本或者手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及其它针对宫颈癌的治疗。结果:(1)正常子宫颈腺上皮高表达MUC1、MUC4和MUC5AC,部分表达MUC20,正常宫颈和良性子宫颈病变不表达MUC2。(2)从慢性宫颈炎→C1N→宫颈鳞状细胞癌,将各组每种黏蛋白因子表达的阳性率进行两两比较,MUC2和MUC5AC的表达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MUC1、MUC4和MUC20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慢性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鳞癌组中MUC1、MUC4和MUC20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与正常子宫颈腺体组织相比,宫颈腺癌中MUC2的阳性表达增多(P0.05),且伴随MUC1和MUC5AC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3)在宫颈鳞癌中,MUC1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癌组织浸润范围、癌灶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MUC4和MUC20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MUC4,P0.05;MUC20,P0.01),而与患者年龄、癌组织浸润范围与浸润深度、癌灶大小和淋巴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4)在本研究中,从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状细胞癌,只有MUC1、MUC4和MUC20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对MUC1、MUC4和MUC20三者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在CIN中,MUC4的表达与MUC20呈正相关(P0.05),提示MUC4阳性表达越强,则MUC20阳性表达率越高;MUC4的表达与MUC1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宫颈鳞癌中,MUC4的表达与MUC1和MUC20呈正相关,提示MUC4阳性表达越强,则MUC1和MUC20阳性表达率越高(MUC1, P0.01; MUC20, P0.01)。结论:(1)在宫颈腺癌中,不同类型黏蛋白的表达不同,MUC1和MUC5AC可能有利于宫颈腺癌的预后判断;当病变起源存在疑问时,黏蛋白可能有利于宫颈腺癌的鉴别和早期诊断。(2)在宫颈鳞癌中,黏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黏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并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提示黏蛋白可能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3)从良性宫颈病变到宫颈癌,黏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黏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峻;;中医之“痰”与黏蛋白[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7期

2 徐晓艳,周向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黏蛋白[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10期

3 刘小青;王前;任宏轩;;黏蛋白1结构及功能研究现状[J];临床荟萃;2008年24期

4 万云鹏;关键;;黏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2期

5 江德华;朱理珩;刘淑娴;;血清醣蛋白、黏蛋白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杂志;1965年04期

6 宋敏;孙旭东;周蓉蓉;李哲夫;;黏蛋白在胆石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7 刘诗兰;尤列·皮尔曼;维克多·科罗索夫;周向东;;节律性压力波对家犬气道黏蛋白分泌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7期

8 黄勇;钱桂生;;气道黏蛋白唾液酸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04期

9 李琪;周向东;;气道慢性炎症中黏蛋白5AC基因转录的调节[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徐富;郑晓华;;黏蛋白1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孟英;黏蛋白-1激活AKT和ERK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特性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双美;细菌脂多糖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和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D];浙江大学;2007年

2 周万;气道酸性微环境下OGR1介导黏蛋白5AC表达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3 胡蓉;核酸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黏蛋白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4 丁丽娟;黏蛋白在良、恶性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扬州大学;2015年

5 贾永良;HR通过MMP-9/p38信号通路减少小鼠模型痰液和黏蛋白MUC5AC表达[D];扬州大学;2012年

6 王鹏;气道剪应力作用下黏蛋白5AC胞外极向分泌的主要介导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9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69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