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检测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中的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检测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中的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白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疗效 预后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mCRC患者一线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之间的治疗疗效和生存预后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分析上述各细胞因子与mCRC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期望筛选出能够预测贝伐珠单抗疗效和预后的血清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二科接受一线化疗的12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贝伐组和单纯化疗组。采用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比较不同治疗组之间以及贝伐组中的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统计分析上述血清细胞因子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及贝伐珠单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截止到随访终点2015年3月30日,经6周一线治疗后所有患者中P患者44例(36.7%),SD患者57例(47.5%),PD患者19例(15.8%),RR为36.7%,DCR为84.2%。其中贝伐组55例患者中32例(58.1%)获得PR,18例(32.7%)获得SD,5例(9.1%)出现PD, RR为58.1%,DCR为90.9%。单纯化疗组65例患者中12例(18.5%)获得PR,39例(60%)获得SD,14例(21.5%)出现PD, RR为18.5%,DCR为78.5%。2.120例患者中,110例(91.7%)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64例(53.3%)患者死亡。mPFS为8.9个月,mOS为30.6个月。其中,贝伐联合化疗组中位PFS为11.2个月,中位OS为33.9个月;单纯化疗组中位PFS为7.9个月,中位OS为28.1个月。3.120例患者一线治疗前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分别为0.187±0.20ng/ml,306.09±36.70pg/ml,2.23±0.48ng/ml,903.69±132.23pg/ml;经过6周治疗后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分别为0.113±0.11ng/ml,222.65±52.39pg/ml,1.53±0.54ng/ml,1132.29±193.19pg/ml。经非参数2个相关样本检验结果示:治疗后血清中IL-8、VEGFA, VEGFR-2的浓度降低,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中sTRAIL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与治疗相关。4. 经SPSS非参数2个独立样本检验,结果示:治疗前贝伐组和单纯化疗组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贝伐组的IL-8,VEGF-A, VEGFR-2农度比单纯化疗组低,而sTRAIL的浓度比单纯化疗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与贝伐珠单抗治疗相关性更大(P0.05)。5. 根据贝伐组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经过非参数2个独立样本检验结果示:治疗后有效组血清中IL-8, VEGF-A的浓度要明显低于无效组,而血清中VEGFR-2,sTRAIL的浓度与无效组无明显差异,初步表明血清中IL-8, VEGF-A的浓度变化与贝伐疗效相关(P0.05),而VEGFR-2,sTRAIL的浓度与贝伐疗效无关。6进一步分析上述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变化与贝伐珠单抗预后的关系。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浓度的变化分为升高组和降低组,进行PFS和OS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示:经6周一线治疗后,血清IL-8, VEGF-A, VEGFR-2浓度升高组和降低组的中位PFS和OS无明显差异,而血清sTRAIL浓度升高组的mPFS和mOS要优于下降组。因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TRAIL浓度变化可能可以预测贝伐珠单抗的预后,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8, VEGF-A, VEGFR-2的浓度变化对贝伐珠单抗PFS和OS的预测意义不大。结论1.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应用贝伐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能够显著提高6周时RR,并延长mPFS和mOS,但两组间的DCR无明显差异。2.120例mCRC患者治疗后血清IL-8, VEGF-A, VEGFR-2,sTRAIL的浓度变化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3. 贝伐组治疗前、后血清IL-8, VEGF-A的浓度变化与贝伐珠单抗疗效相关,提示化疗后IL-8, VEGF-A农度下降与贝伐珠单抗疗效呈正相关;而VEGFR-2农度下降和sTRAIL浓度升高与贝伐珠单抗疗效不相关(P0.05)。4.单纯化疗组治疗后血清中VEGFR-2的浓度降低,TRAIL浓度升高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化疗疗效无关;而治疗前、后血清中IL-8, VEGF-A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5.贝伐组生存研究中发现,治疗后血清sTRAIL浓度升高组的mPFS和mOS较sTRAIL降低组明显延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IL-8, VEGF-A, VEGFR的浓度变化与预后无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弥长存;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新用举隅[J];甘肃中医;2000年02期
2 张金玉;高水莲;;中药内服与外洗治疗糖尿病足50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22期
3 朱力;免疫调节剂的生物学及治疗应用国际会议[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年02期
4 周振林;灭痨定治疗肺结核107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5 周和平,张正太;按摩的治疗应用[J];按摩与导引;1995年05期
6 王兴柱;疏泉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72例[J];陕西中医;2002年04期
7 ;主题索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2年06期
8 卢朝晖,王敏,孙燕;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应用的文献研究[J];医学情报工作;2003年02期
9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年第27卷医学主题词索引[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年06期
10 刘萍;;大黄应用之我见[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俊;;针刀在颈项疼痛的康复治疗应用[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2 毛强;吴岩;李永新;;骨不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A];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秦雄伟;李晓东;公惠平;李宏斌;许继刚;;中药固骨灵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婴;吴尽红;;女性青春发育后期生长改形治疗应用时限的探讨[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徐金波;傅昌格;;软肝丸治疗肝炎纤维化35例[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郝建梅;李幸仓;陈香妮;;疏络化纤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征;;人活性蛋白C治疗应用研究新进展[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胜光;谭宁;朱辉军;温伟强;;雷公藤、附子和蜂毒在风湿病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9 龚国如;邹晓敏;宋娟;江红;;TC治疗在我国戒毒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怀亮;张新翠;陈正琴;;痤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成功经验与注意事项[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癌症治疗中的“第5种疗法”[N];健康时报;2005年
2 高国起;治疗Graves’病中西医结合有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华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效果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白轶南;80%患者可保守治疗[N];保健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谢其煜;电针结合穴位放血治疗气滞血瘀证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敏;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林素珊;“调阴阳和营卫”法治疗新加坡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刘有宏;参麦夏贝汤治疗桥本甲亢气阴两虚、肝火痰凝证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杨志中;俞募与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胃溃疡虚证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于存海;“腰部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8 冯沃君;新易筋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邓凯文;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易世宏;安眠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书豪;重组人白介素-11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王艳荣;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检测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中的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段涛;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陈广贤;益脑安胶囊添加治疗癫痫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宋新安;《伤寒论》解郁清气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6 刘婉婷;古代治疗癫狂证的文献整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马燕;荒野治疗述评[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磊;愈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9 蔡三郎;仲景和解行气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10 陈鸿晶;痛可舒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9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7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