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17 13:14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出处:《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新辅助化疗


【摘要】:[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乳腺外科研究的热点,而新辅助化疗能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降期,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高假阴性率成为阻碍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检查淋巴结阴性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检测,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共195例。10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8个周期,化疗方案为EC-T方案。90例患者确诊后直接行手术。所有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两组分别计算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并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疗效:105例患者,临床完全缓解(cCR)14例,临床部分缓解(PR)84例,病情稳定(SD)7例,临床完全缓解(pCR)6例。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新辅助化疗组105例患者有97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7%。在97例检出前哨淋巴结的患者中,前哨淋巴结呈阳性的为41例,前哨淋巴结呈阴性的为56例,前哨淋巴结唯一阳性的为9例。准确率为93.8%(91/97),假阴性率为12%(6/50),灵敏度为88%(44/50)。直接手术组90例患者有85例检出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4.4%。在85例检出前哨淋巴结的患者中,前哨淋巴结呈阳性的为28例,前哨淋巴结呈阴性的为44例,前哨淋巴结唯一阳性的为9例。准确率为95.3%(81/85),假阴性率为9.8%(4/41),灵敏度为90.2%(37/41)。原发肿瘤大小、位置、腋窝淋巴结情况、新辅助化疗疗效等与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均无明显关系。[结论]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都很高,假阴性率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临床上,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确实能够指导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进行。因此对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能使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s a hot research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primary tumor and regional lymph node downstaging, high false negative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hinders the rat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research outpost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lymph node in breast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lymph node negative patients, explore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result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6.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mammary gland surgery, Yunnan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diagnosed as prima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195 cases of.105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went 8 cycle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EC-T regimen for.9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directly after surger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two. Group calculat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accuracy, false negative rat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sults: 105 cases of patients, 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cCR) 14 cases, clinical partial remission (PR) 84 cases, stable disease (SD) in 7 cases, 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pCR). 6 cas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result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of 105 patients, 97 cas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92.7%. in 97 cas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was 41 cases, sentinel lymph node negative for 56 cases only,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for 9 cases. The accuracy rate was 93.8% (91/97),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12% (6/50), the sensitivity was 88% (44/50). Direct surgery group of 90 patients, 85 cases were detected in sentinel lymph node,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rate of 94.4%. in 85 cas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entinel lymph node In 28 cases, sentinel lymph node negative sentinel lymph node in 44 cases, only 9 were positive for. The accuracy rate was 95.3% (81/85),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9.8% (4/41), the sensitivity was 90.2% (37/41). The size of primary tumor, location, axillary lymph nod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curative effect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rat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had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in summary,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rate, accuracy rate is very high,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is controlled in a certain range. Clinically, detec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 can really guide the armpit lymph node dissection. Therefore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after detec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s, the axillary lymph node negative patients avoi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so as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柯君;;什么是新辅助化疗[J];上海医药;2012年08期

2 管卫华,龙英,郁宝铭;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年03期

3 高伟生;梦鹏飞;陈刚;;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2年04期

4 王怀碧;几种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5 张学宪,梁庆正,吴晓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报告[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4期

6 李坚,俞力超,王蓉芳,吴建农,丁明,张德厚;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改变的作用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5期

7 邹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长期效果[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8 王深明,张国淳,吴惠茜,黄雪玲,朱彩霞;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和血管组织学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年04期

9 张晓明;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3期

10 彭忠民,陈景寒,王潍博,王晓航;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忠民;刘奇;;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磁共振弥散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蓓;傅健飞;洪中武;;104例局部晚期乳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A];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4 张秋月;孟化;;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在治疗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中的生存分析[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郑建华;;新辅助化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丁;;宫颈癌新辅助化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唐美洁;;老年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护理与探讨[A];2011年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8 张文莹;孙晓文;;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诱发糖尿病的术后护理体会[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莫庆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00例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彭忠民;刘奇;;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平;辅助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宋奇思;治实体瘤先用新辅助化疗[N];健康报;2007年

3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新辅助化疗为乳癌患者赢得手术机会[N];健康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NC动摇NSCLC辅助化疗地位[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崔大涛;新辅助化疗——重塑乳腺癌治疗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可手术NSCLC的化疗及其争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李新萍;新辅助化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王杰军 许青;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发展概要[N];科技日报;2001年

9 吴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恶性胸膜间皮瘤行胸膜外肺切除术后:可否实施新辅助化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广超;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生物学因子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雄;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帅;加速分割调强适形放疗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与新辅助化疗的研究及探讨[D];山东大学;2016年

4 朱闻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因素的探索及疗效预测模型的建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陈灿铭;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陈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自噬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D];复旦大学;2012年

7 何海飞;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8 尹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汪晓红;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洪涛;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FOLFOX7新辅助化疗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雨虹;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牟怡;ATP-TCA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5年

3 刘国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XEC与FEC和TEC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贾巍;乳腺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的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桑蝶;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陈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变化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航航;FOXP3~+Tregs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子敬;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学指标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刘海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对丙泊酚敏感性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俊勇;新辅助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6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436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