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泛素连接酶DTL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DTL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并且致死率很高的肿瘤。尽管乳腺癌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复发或对常规治疗耐药。进一步筛选和发现乳腺癌治疗的新靶标,可能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对乳腺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进行分析后,筛选出与乳腺癌生长相关的一个E3泛素连接酶DTL (denticleless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并对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探究DTL在乳腺癌细胞中可能发挥的调控作用,我们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确定了DTL在几种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细胞高。用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DTL细胞亚定位情况,DTL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然后我们利用RNA干扰技术在MCF-7, MDA-MB-231中下调DTL的表达,通过MTT比色法和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发现干扰DTL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增殖。因此我们推测DTL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发挥其调控作用的。接着我们在MCF-7, MDA-MB-231这两种细胞中转染siRNA-DTL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发现干扰DTL后使得乳腺癌细胞周期G1期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多。接着,我们通过RT-qPCR检测了几种常见的细胞周期蛋白、蛋白激酶以及蛋白激酶抑制因子的表达情况,发现在MCF-7中干扰DTL后可显著促进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提示干扰DTL后P21的蛋白水平也增加。说明DTL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P21的表达来发挥作用,但具体如何发挥作用,是否通过泛素相关的途径还是其他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在MDA-MB-231中siRNA-DTL后P2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没有变化,可能在不同的细胞中DTL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待于后续进一步验证。综上,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DTL在各种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干扰DTL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DTL可能通过抑制P21的表达,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Abstract]:Breast cancer is a worldwide threat to women's health, the most common and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despite the increas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reast cancer. However,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atients still recur or are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New targets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 are further screened and identified. It may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We analyze the results of gene expression microarray of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An E3-ubiquitin ligase DTL denticleless E3 ubiquitin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growth was screen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regulatory role of DTL in breast cancer cells,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DTL in breast cancer cells were studied. We first determined the expression of DTL in several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PCR and Western Blot. It was found that its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ells. The sublocalization of DTL cells was observ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y. DTL was located in cytoplasm and nucleus. Then we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DTL in MCF-7 and MDA-MB-231 by RNA interference technique. The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was detected by MTT colorimetry and Brdu labeling. It was found that interfering with DTL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MCF-7 of breast cancer cells. The proliferation of MDA-MB-231. Therefore, we speculate that DTL may play a regulatory role by affecting cell cycle. We then work in MCF-7. The changes of cell cycle were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after transfection of siRNA-DTL into MDA-MB-231 cells. It was found that interfering with DTL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G _ 2 / M phase cells in breast cancer cell cycle. Then, we detected several common cell cycle proteins by RT-qPCR.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kinase and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showed that interfering with DTL in MCF-7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kinase inhibitor P21 mRNA. Western Blot suggested that the protein level of P21 increased after interfering with DTL, suggesting that the effect of DTL on cell cycle might be mediated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21. But how it works. Whether the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ubiquitin or not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but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P21 do not change after siRNA-DTL in MDA-MB-231.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mechanism of DTL in different cells is different,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verified. In summary, we found that DTL is highly expressed in various breast cancer cells in this study. Interfering with DTL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arrest the cell cycle in G _ 2 / M phase. DTL ma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MCF-7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P21. It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啸原;用“印度阅兵”形容乳腺癌合适吗?[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张维彬,汪波,石灵春;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1期
4 薛志勇;食物与乳腺癌[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4期
5 王旬果,王建军,郑国华;乳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6 陆尚闻;;男人也患乳腺癌[J];环境;2003年12期
7 ;新技术清晰拍摄早期乳腺癌细胞[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8 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S1期
9 马涛,谷俊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郭庆良,谷俊朝;乳腺癌和瘦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永利;;抗乳腺癌免疫治疗融合蛋白[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郭红飞;;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策略[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庞朋沙;伍会健;;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劲松;邵志敏;吴炅;韩企夏;沈镇宙;;新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爱国;胡冰;;乳腺癌临床治疗进展[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清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进展[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邵志敏;;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陈松旺;张明;;乳腺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A];西部地区肿瘤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白霞;傅建新;丁凯阳;王兆钺;阮长耿;;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血检有望揭示乳腺癌治疗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记者 郑晓春;乳腺癌细胞扩散基因被找到[N];科技日报;2007年
3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三泰;乳腺癌有了新疗法[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王艳红;抑制DNA修补可消灭乳腺癌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詹建;乳腺癌饮食 两个时期不一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辛君;乳腺癌扩散基因“浮出水面”[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王丽霞;乳腺癌治疗将有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1年
9 王乐 沈基飞;我科学家发现导致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一种天然分子能阻止乳腺癌恶化[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红燕;疾病状态下CYP4Z1和4A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药物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凯;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D];复旦大学;2014年
3 江一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基因变异检测及其功能论证[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邵;酪氨酸去磷酸化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治疗中靶向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若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侯培锋;α-酮戊二酸二甲酯(DM-2KG)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发高致瘤性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丽丽;分泌蛋白SHON调控乳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丽艳;PI3K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协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朴俊杰;乳腺癌差异基因筛选及PAIP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10 汪[?如;染色体6q25.1区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文英;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单系金;Mfn2磷酸化修饰对其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重要性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徐晶;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iR-210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李丽;Mfn2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杨洋;醌氧化还原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张秀娟;免疫组化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对比研究及17号染色多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7 韩晶;纳米脂质体多西他赛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降低骨髓毒性的机制[D];安徽大学;2015年
8 钟显峰;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9 张硕稳;MTDH、IκB、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谢少利;RNAi阻低UBE3A后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471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47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