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表达CPT1C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代谢应激下存活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 肿瘤 基因治疗 能量代谢 出处:《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甲状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左右,但是其发病率却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约占30%,甲状腺癌发病的高峰期一般是在青壮年时期,男女比例≈1:3,临床上通常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四种。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3/5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几乎全部。其临床特点主要为恶性程度比较低,大部分肿瘤为多中心性,较早出现颈部淋巴转移,预后较好。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还在不断的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是由多基因,多步骤参共同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由于存在错综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其中涉及了很多基因的改变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至今没有完全阐明清楚。CPT1家族蛋白是一种跨膜整合蛋白,与线粒体外膜肽链的跨膜转运有关。作为一种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在细胞脂肪酸氧化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家族目前有三个表达特异性的家族成员,分别为CPT1A、CPT1B、CPT1C。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酸β氧化可能是肿瘤实现代谢适应主要调控机制之一。CPT1C作为脂肪酸氧化代谢限速酶CPT1家族的重要成员,可能是癌细胞代谢的的调节因子并在癌症病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而我们迫切的需要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特异性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为临床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更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本课题对CPT1C调节乳头状甲状腺癌脂肪酸氧化代谢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本课题研究意义在于为临床甲状腺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从代谢的角度解释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望为甲状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第一章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课题组拟对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意义和细胞代谢应激下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本研究首先利用临床收集的4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标本,采用q RT-PCR方法从m RNA水平检测CPT1C在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为确定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沉默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的CPT1C后,检测下调CPT1C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代谢应激模型,包括低氧和低糖模型,检测CPT1C在低糖和低氧模型应激下的表达。分别研究下调CPT1C和上调CPT1C表达对处于低糖和低氧培养条件下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存活能力的影响。我们实课题组的结果表明CPT1C在乳头甲状腺癌肿瘤组织中是高表达的。并且下调CPT1C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G1和S期停滞,同时将CPT1C沉默后还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细胞迁移。此外,低氧和低糖可以促进CPT1C表达,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沉默CPT1C可以促进低氧和低糖条件下甲状腺癌细胞死亡,同时高表达CPT1C可以增强低氧和低糖条件下甲状腺癌细胞存活能力。第二章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上调机制的相关性研究为了探讨研究CPT1C表达升高的机制,课题组又构建了代谢应激模型(低氧和低糖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PT1C的表达和AMPK磷酸化程度。正常情况下,应用不同浓度AICAR刺激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KTC-1,检测AMPK磷酸化程度和CPT1C表达情况。在低糖和低氧条件下,运用Compound C共培养甲状腺癌细胞KTC-1,分别检测不同浓度条件下的CPT1C表达情况。我们研究结果显示CPT1C表达受AMPK调控。
[Abstract]:Thyroid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world , accounting for about 1.5 % of th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whole body .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PT1C and the expression of CPT1C , the expression of CPT1C and CPT1C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cells were studied by western blot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ugar and hypoxia , the expression of CPT1C was detected by using compound C to co - cultured thyroid cancer cells KTC - 1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PT1C expression was regulated by AMPK .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洁,姬秋和,黄威权,张南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02年02期
2 李慧云,李红梅,吴增常;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J];上海医学;2003年10期
3 李慧云,吴增常;五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年06期
4 刘力伟,叶国超;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探讨[J];医师进修杂志;2005年06期
5 张跃平;郭育兵;张朝霞;赵艳青;;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年06期
6 施唯;;原发性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7 邱美颂;;父子同患乳头状甲状腺癌[J];基层医刊;1984年05期
8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治疗趋势和预后[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9年03期
9 李慧云,徐磊,吴增常;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燕昌,陈大良;乳头状甲状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梅;李强;郭琳;崔明明;包塔娜;张志莹;王驰;倪亚楠;张巾超;;乳头状甲状腺癌与术前血清TSH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孙咏梅;;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与微血管密度测定的相关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红梅;吴增常;史京衡;滕小洪;于永春;;多种生长因子和原癌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侯鹏;祭美菊;张利红;石静;施秉银;;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药物代谢与转运相关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燕红;李静;董文武;张浩;单忠艳;滕卫平;;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的临床及生物学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黄燕红;李静;董文武;张浩;单忠艳;滕卫平;;雌激素受体α和β亚型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表达不同[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智敏;吴婷婷;贾朝莉;龙方懿;卜友泉;宋方洲;;MT2A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董文武;黄燕红;李静;张浩;单忠艳;滕卫平;;雌激素受体β剪接变异体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表达不同[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高芸;商雪莹;吕男男;单忠艳;滕卫平;;FAT10过表达导致非整倍体发生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许艳红;王文静;罗全勇;;血清SELDI-TOF-MS技术筛选乳头状甲状腺癌肺转移灶~(131)I摄取功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FOXE1、ATM及Pre-miR-146a基因多态性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遗传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樊玉霞;乳头状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D];郑州大学;2010年
3 史晓光;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干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冯守昊;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戴亚丽;乳头状甲状腺癌抑癌基因甲基化及转录表达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冯野;利用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定量分析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原志庆;TFPI-2基因CpG岛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甲基化状态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8 铁轶;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ret重排活化的致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9 王玉龙;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多态性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重排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魏文俊;MicroRNA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人群乳头状甲状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伟;1,,6-二磷酸果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帅;瘦素及其受体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朱秀洁;乳头状甲状腺癌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的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卢阳;19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5 高艳;TTF1和TTF2基因多态性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及meta分析[D];川北医学院;2016年
6 王瑞;高表达CPT1C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代谢应激下存活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7 周少飞;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5年
8 潘俊;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与单纯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9 鞠丽丽;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周洁;人甲状腺及乳头状甲状腺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受体的表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73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47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