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青蒿琥酯联合来那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株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30 23:02

  本文关键词: 青蒿琥酯 来那度胺 骨髓瘤 耐药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联合来那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耐药(MM.1R)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4组,空白对照组只加RPMI 1640培养液、来那度胺组加20μmol/L来那度胺、青蒿琥酯组加25μg/m L青蒿琥酯、来那度胺联合青蒿琥酯组加20μmol/L来那度胺浓度和25μg/m L青蒿琥酯浓度,终体积为200μL,分别对MM.1R细胞株处理24和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来那度胺联合青蒿琥酯处理24和48 h,MM.1R细胞株NF-κB P65蛋白,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Bcl-xl、Mcl-1、p-Bad,多药耐药基因MDR1蛋白表达产物P-gp的表达水平。结果来那度胺、青蒿琥酯、来那度胺联合青蒿琥酯处理24和48 h,各组抑制率分别为15.16%、28.28%、45.98%和17.19%、34.53%、65.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来那度胺联合青蒿琥酯组抑制率高于单药处理组(P0.05),两药联合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两药联合处理48 h抑制率高于24 h,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来那度胺联合青蒿琥酯处理24和48 h,MM.1R细胞株P-gp、NF-κB P65、Bcl-xl、Mcl-1、p-Bad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药联合处理48 h,MM.1R细胞株NF-κB P65、Bcl-xl、Mcl-1、p-Bad蛋白表达量低于24 h(P0.05),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结论青蒿琥酯、来那度胺可抑制耐药MM细胞增殖,两药联合有协同效应,时间依赖性下调NF-κB P65蛋白、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Bcl-xl、Mcl-1、p-Bad的表达,降低P-gp表达水平可能为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机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tesunate combined with renatamide on proliferation of multimyeloma resistant MM.1R cell line and analyze its mechanism.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PMI 1640 medium,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0 渭 mol/L renadrine, and the artesunate group with 25 渭 g / mL artesunate. In combination with artesunate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renadrine and artesunate was 20 渭 mol/L and 25 渭 g / mL, and the final volume was 200 渭 L. MM.1R cell lines were treated for 24 h and 48 h, respectively.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65 protein of NF- 魏 B in MM.1R cell line treated with renalidomide combined with artesunate for 24 and 48 h. Expression level of Bcl-2 family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1mcl-1p-Ba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gp protein product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1. Results Linadomide, artesunate.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renadomide combined with artesunate for 24 h and 48 h were 15.16%, 28.28%, 45.98% and 17.19%, 34.53% and 65.1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P 0.01). The inhibitory rate of linadmine combined with artesunat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drug treatment group (P 0.05). There was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drugs. The inhibition rate of 48 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24 h,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time-dependent. Renalidomide combined with artesunate was used to treat the cell line P-gpn- 魏 B P65, Bcl-xlc-1 and Mcl-1 in 24 and 48 hours of treatment of MM.1R cell line. The expression of p-Ba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rtesunate and renadamide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MM cells, and the two drugs have synergistic effect. It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family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xl1mcl-1p-Ba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The reduction of P-gp expression may be the mechanism of its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in tumor cells.
【作者单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00168)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项目(编号:A2013128)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编号:20131104)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编号:YY2014-002)
【分类号】:R733.3
【正文快照】: 虽然近10年来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缓解率及生存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骨髓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绝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进入难治或复发阶段,MM目前仍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何克服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勤,吴理茂,赵一,张锡流,王乃平;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J];药学学报;2002年06期

2 杜坤一,杨洪涌,王海玲;青蒿琥酯临床新用途机制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年05期

3 畅灵丽;王光西;;青蒿琥酯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展[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7年03期

4 刘金元;杨冬娣;;青蒿琥酯对HSC-T6细胞PKC蛋白细胞内转位的影响[J];新中医;2012年03期

5 侯海霞,周莉玲,李锐;青蒿琥酯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2000年02期

6 金慧玲,张汝芝,高玉祥,唐素兰;青蒿琥酯抗真菌、抗细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1期

7 蒋江红;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J];中医药学刊;2003年09期

8 吴国东,周慧君;青蒿琥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9 王国江,顾军,张海清;青蒿琥酯对中性粒细胞趋化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7期

10 张燕萍,黄轶昕,梁幼生,许永良,杨坤,洪青标,姜玉骥,奚伟萍,朱荫昌;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用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度家兔的治疗效果[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周红;;青蒿琥酯联合不同抗生素对四种细菌的抗菌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斌;周红;;青蒿琥酯联合不同抗生素对四种细菌的抗菌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梁爱华;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陈均法;郑智茵;沈建平;刘俊玲;;青蒿琥酯对不同急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5 沈雪松;汪涛;金美华;赵春霞;秦雪莲;刘汉甫;;青蒿琥酯脂质体对大肠杆菌热活性影响[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周红;李斌;王宁;郑江;张蓉;李军;王俊;丁国富;张乐之;;青蒿琥酯抗炎与抗菌增敏作用在其保护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许娜;刘晓力;杜庆锋;张晋芳;肖小珍;许露露;骆许静;黄斌涛;;青蒿琥酯对白血病细胞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周磊;葛小刚;林赛峰;郑志强;;青蒿琥酯对腹部肿瘤作用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梁爱华;薛宝云;李春英;王金华;王岚;;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作用[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10 杜幼芹;肖长义;;青蒿琥酯抗宫颈癌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复轩 本报记者 杨联民;自主创新大有可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记者 田远进;全力支持做强做大青蒿琥酯产业[N];桂林日报;2006年

3 黎郎;青蒿琥酯被准予治疗危重疟疾[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华;青蒿琥酯治疗危重疟疾[N];健康报;2007年

5 海闻;美批准青蒿琥酯用于治疗危重疟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生 彭旭才 黄理松 本报记者 莫艳萍采写、整理;广西青蒿琥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7 ;复兴医药:题材丰富 潜力巨大[N];民营经济报;2005年

8 邓德仁;青蒿琥酯联合用药受到国际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刘玉;国产青蒿琥酯类药物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金通证券 钱向劲;G复星:药业分销龙头[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祥周;青蒿琥酯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骆琼珍;青蒿琥酯对烟草烟雾暴露小鼠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左世伦;青蒿琥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4 张平;青蒿琥酯通过下调COX-2表达、PGE_2合成及EP1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D];武汉大学;2015年

5 李斌;青蒿琥酯抗炎与抗菌增敏作用在其保护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黄利华;青蒿琥酯对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玉亮;青蒿琥酯作为降脂辅助用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刘金元;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机理的探索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姚琦;青蒿琥酯增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及相关机制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李世辉;青蒿琥酯抗骨髓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超;青蒿琥酯与喜树碱偶联物的合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媛媛;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杜岩;青蒿琥酯通过神经酰胺合酶—神经酰胺通路抑制肝纤维发生[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倩;中缅边境间日疟原虫青蒿琥酯敏感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蒋姗姗;青蒿琥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6 林东;青蒿琥酯干预下Th17/Treg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的表达[D];桂林医学院;2015年

7 聂寒;青蒿琥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初探[D];桂林医学院;2015年

8 唐燕;青蒿琥酯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立楠;青蒿琥酯通过影响神经酰胺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SPT抑制肝纤维发生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琛琛;青蒿琥酯联合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对多种细菌协同作用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7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477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