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亚砷酸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亚砷酸 耐药机制 出处:《中国新药杂志》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10%左右的患者复发或对亚砷酸耐药,而其耐药机制极为复杂,常常为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ABC跨膜转运蛋白、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及PML-RARa基因的突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分别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Abstract]:With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trioxid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grea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about 10% of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arsenite resistance, and the resistant mechanism is very complex, often for the glutathione system, ABC transmembrane protein, change and PML-RARa gene pathway abnormal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related gene and related signal mu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bove conten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实验室;
【分类号】:R733.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军民;祝洪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和目前存在问题[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2 杨元元;冯磊;慕晓玲;赵利敏;袁存存;王志永;;ARG1基因对染砷后293T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年12期
3 王树叶;曹峰林;曲洪澜;段丽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dr1、GSTπ表达与耐药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10期
4 金志庆,董学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mdr1-mRNA的表达[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金波;杨昆鹏;周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亚砷酸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7年06期
2 吴霞;;影响白血病患者化疗依从性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01期
3 封忠昕;陈琦;王永伦;闵迅;张振东;;可溶性CD40配体对白血病HL-60细胞Caspase-3及Caspase-8表达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年19期
4 卢艳;贾国荣;;探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其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34期
5 王会朋;刘海英;;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年03期
6 封忠昕;冯进;陈琦;闵迅;王永伦;付书南;;可溶性CD40配体对NB4细胞增殖及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年14期
7 杜娟;陈红;;强静磁场对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经新;孟建波;马悦;郝京生;杨彦;任莉莉;庞宇娟;马雅辉;魏影非;;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1期
2 常圆;杨甜;关景明;;三氧化二砷在消化系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28期
3 王卫国;马黎丽;孙宝兰;李玉云;;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效应及抑制细胞ERK的活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1期
4 付倍蓓;范莹;郝良纯;廖爱军;刘卓刚;;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对柔红霉素诱导的K562耐药细胞株ERK、JNK及P38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03期
5 刘启;赵志英;;ERK和JNK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1期
6 ;JNK1,JNK2,and JNK3 are involved in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年03期
7 王勇;薛永权;陈苏宁;吴亚芳;潘金兰;张俊;沈娟;;耐As_2O_3的白血病细胞系SHI-1/AS2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8 苏成业;P-糖蛋白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药学学报;2005年08期
9 顾永清,杨磊,潘泽民,袁红琳,谢毅;ARG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谱分析[J];农垦医学;2003年02期
10 顾永清,杨磊,袁红玲,吴超群,潘泽民,夏放,李瑶,应康,谢毅;砷代谢相关的全长新cDNA的克隆和功能初步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蕙;吴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22期
2 夏培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年04期
3 李玉红,邹全明;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3期
4 彭青;钱元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3期
5 周宁;;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机制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年04期
6 程元荣,林文良,黄喜桂,陈登波,潘雅辉,包幼迪;大肠杆菌792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探讨[J];抗生素;1983年02期
7 王荣梅,王海生;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年03期
8 郑小丽,王蔚虹;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J];胃肠病学;2001年04期
9 沙巍;;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10 刘凌志;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措施[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魏树全;钟维农;郑业勤;叶惠芬;陈惠玲;赵子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模型构建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潘发愤;李德周;;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分类检测[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苑鑫;柏长青;骆媛;李艳;刘又宁;王睿;赵西林;;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类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贾砚寒;乔春霞;黎燕;张秋萍;彭晖;;曲妥珠抗体的耐药机制初步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邢茜;江荣林;雷澍;王灵聪;智屹惠;吴艳春;黄立权;朱美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府伟灵;;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李丽;;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瑜;王文刚;刘泽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治疗[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蔡芸;郑茜;王睿;;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抗生素耐药机制如何形成 “核糖开关”诱导“破坏分子”[N];解放日报;2013年
2 通讯员 刘思国 张艳禾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为解析细菌多重耐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鑫;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调控网络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苑鑫;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楠;iASPP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非BCR-ABL依赖型耐药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李强国;马尔尼菲青霉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光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恒德;脊柱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株筛选及其耐药机制初步探讨[D];南华大学;2013年
5 徐瑾;临床分离志贺菌属细菌膜耐药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姣;诱导耐药K562/ADM和转基因耐药K562/MDR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和耐药机制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7 任志广;替尼类药物耐药机制及NO供体型化合物克服肿瘤耐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胡华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状况及rdxA、frxA基因在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慧芳;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机制的初步探索[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2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