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釉细胞瘤P63、Bcl-2、PCNA、Ki-67、MCM2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免疫组化 包膜侵犯 术后复发 出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P63、Bcl-2、PCNA、Ki-67、MCMC2基因蛋白表达与成釉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6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标本的存档蜡块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凋亡蛋白P63、Bcl-2,肿瘤增殖抗原PCNA、Ki-67、MCM2蛋白在成釉细胞瘤滤泡型和丛状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结合肿瘤包膜侵犯及临床复发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1)P63的阳性表达在成釉细胞瘤滤泡型中低于丛状型(P0.05),在正常组中的表达与滤泡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63在肿瘤的包膜是否侵犯病例及是否发生术后复发病例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Bcl-2和PCNA在成釉细胞瘤滤泡型与丛状型中的表达分别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成釉细胞瘤滤泡型中Ki-67的增殖指数和MCM2的阳性率均高于其在丛状型中的表达(P0.05),且两型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Ki-67和MCM2分别在术后复发病例与未复发病例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成釉细胞瘤P63的低表达与肿瘤包膜侵犯及复发密切相关。(2)成釉细胞瘤Ki-67和MCM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63 Bcl-2P63 Bcl-2P PCNA Ki-67MCMC2 gene and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ameloblastom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meloblastoma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protein P63 Bcl-2 and tumor proliferation antigen PCNA1-67mCM2 in follicular and plexiform ameloblastoma was detected by PV-9000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63 in ameloblastom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plexiform P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63 in normal group and follicular typ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PCNA in follicular type and plexiform type of ameloblastom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normal group. The proliferative index and MCM2 positive rate of Ki-67 in follicular typ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P0.05 in plexiform type,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and normal group. Ki-67 and MCM2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recurrent and non-recurrent cases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low expression of p63 in ameloblasto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umor capsule invasion and recurrence. The high expression of Ki-67 and MCM2 in ameloblasto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umor recurrence.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口腔病理科;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口腔颌面外科;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峰,成明江,廖波;单囊型成釉细胞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00年04期
2 唐晓新,林国础;复发于面颊部软组织的成釉细胞瘤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3 刘进忠;成釉细胞瘤的浸润机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6期
4 何建国,王辉萼;巨大成釉细胞瘤1例报告及治疗分析[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年01期
5 陈新明,刘进忠,汪说之,张文峰,熊世春;322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6 尹明平,李铮,费伟,沈志浩;周缘性成釉细胞瘤误诊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5期
7 陶谦,黄洪章,潘朝斌,陈伟良;51例成釉细胞瘤局部复发的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8 张理红,王虎;11例儿童期成釉细胞瘤治疗方法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3期
9 邢在臣,潘可风,艾德里,裴庆国,陈芳;成釉细胞瘤性牙瘤1例[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10 张万林,吴运堂;自体移植骨段上复发的成釉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万林;吴运堂;;自体移植骨段上复发的成釉细胞瘤6例报告[A];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磊涛;黄洪章;曾东林;张彬;;人成釉细胞瘤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郭兰田;秦东京;姜兴岳;夏吉凯;;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及螺旋CT征象分析[A];第10次全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级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黄洪章;陶谦;陈伟良;潘朝斌;;细胞粘附在成釉细胞瘤局部侵龚中的作用[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宗山;杨佑成;秦东京;赵凤祥;;成釉细胞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A];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伟良;欧阳可雄;李海刚;黄志权;李劲松;王建广;;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彬;黄洪章;陶谦;潘朝斌;曾东林;张磊涛;钱勇;;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侵袭的关系[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传俊;缪颍;张志愿;;骨骼肌失附着退缩浅释成釉细胞瘤异位复发[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钟鸣;;成釉细胞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黄跃;王旭东;沈国芳;周晓健;叶冬霞;;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体外培养与检测[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旭东;成釉细胞瘤BRAF、SMO、RECK基因突变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孙钢;同源异型盒基因与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及诱导分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岳文;骨形成蛋白基因在口腔肿瘤病理中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曾东林;基质金属蛋白酶-2靶向siRNA抑制成釉细胞瘤侵袭性的实验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5 木义(Mohammed Amjed Alsaegh);人类乳头瘤病毒在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及成釉细胞瘤中的检出率,及其检出率同Ki-67和COX-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翠;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桑雪;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同期自体骨移植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海燕;成釉细胞瘤P63、Bcl-2、PCNA、Ki-67、MCM2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4 夏斌;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壁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5 郭传波;骨形成蛋白-2在成釉细胞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赵雯静;缺氧在成釉细胞瘤转归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徐志民;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包刚;蛋白激酶C-α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乐;人成釉细胞瘤中环氧化合酶-2的表达和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丁玉元;成釉细胞瘤复发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32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3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