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6在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
本文选题:子宫内膜样腺癌 切入点:孕激素受体 出处:《长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是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80%以上)。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约80%以上患者未曾生育或仍有生育愿望。虽然早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经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率,却使年轻患者丧失了生育能力和赖以维持女性生理特征的卵巢内分泌功能,从而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既提高疗效又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成为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研究者提出了孕激素治疗的方法,已被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疗效。然而孕激素治疗疗效与肿瘤组织中的PR表达情况密切相关,PR阳性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好;PR阴性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差,而且PR的缺失与肿瘤恶性程度上升,侵袭度增加及向非激素依赖型肿瘤转化相关。针对PR阴性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目前尚无保留生育功能的有效疗法。CD146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属于免疫超家族成员,最近研究表明CD146的功能不仅是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间黏附过程,而且还参与了体内众多事件。研究还发现CD146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表达上调,在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CD146已被认定为多种恶性肿瘤转移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标记。我国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教授团队制备的CD146抗体AA98也经实验证实了在黑色素瘤,乳腺癌,胰腺癌,骨肉瘤,间皮瘤中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最近文献报道CD14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存在高表达,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新的生物标记。但目前尚无文献报道CD146在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术后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可指导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但多重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在甲醛周定的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在传统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中,因为有机染料必须在不同的波长下才能激发,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覆加,才能得到最后合成的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经引起科学家关注的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由于独特的光电性能再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开始在免疫荧光标记中得到最初的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量子点拥有狭窄和均衡的发射谱带,可以不受激发光谱的影响,使用单一激发光源就可以同时激发所有颜色的量子点。使其能够对亚细胞分子同时进行多种标记。量子点荧光双标染色在医学检测中开始受到重视。基于上述情况,本实验收集部分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手术标本,通过量子点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R和CD146的共表达。并探讨CD146在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经我院病理科2名病理诊断专家独立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的石蜡标本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患者术前未进行激素、化疗、放疗等治疗。患者年龄29-70(48.1±7.5)岁。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1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的CD146和PR共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D146的表达与PR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在78例PR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在不同的分组中表达不同,其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转移无关(P0.05);2)CD146的表达与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在62例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在不同的分组中表达不同,其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FIGO分期显著相关(P0.05),呈正相关;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淋巴转移无关(P0.05);3)PR和CD146的共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R和CD46的表达在1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存在差异,PR及CD14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呈正相关;4)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与PR表达的关系140例实验标本中PR阳性78例,PR阴性62例,CD146阳性77例,CD146阴性63例。在78例PR阳性标本中,CD146阳性为40例,PR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阳性表达占比例为51.28%;在62例PR阴性标本中,CD146阳性为37例,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阳性表达占比例为59.68%。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6表达与PR表达无相关性(P0.05);5)CD146有多种表达水平,但CD146阳性表达与女性的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CD146阳性患者在38岁前后的比例分别是68.8%和53.2%。而CD146阳性患者在48岁前后的比例分别56.8%和52.5%,因此,CD146阳性患者在年轻患者中的比例较高。另外38岁前的I期PR阴性患者中CD146阳性表达率为66.7%。结论1)PR阳性和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可能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两种不同亚型,二者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CD146可能参与到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与发展;2)同时检测PR和CD146表达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3)CD146有望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PR阴性年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林菁,楼善贤,朱寿田,徐庆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年03期
2 谭同焕;关婷;况玉兰;;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1期
3 邸石;周隽;陈惠祯;;二肽基肽酶Ⅳ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4 林靓;郭红燕;贺豪杰;韩劲松;熊光武;张璐芳;;影响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年12期
5 卢晓晔,王自能,覃莉,黄中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03年03期
6 吴琼燕;万小云;谢幸;;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年06期
7 黄文斌;;阴道原发性子宫内膜样腺癌[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8 纪军生;;2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新疆医学;2008年05期
9 安云婷;李霞;李隆玉;李汉萍;罗兵;舒宽勇;潘玫;曾四元;;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10 白雪;章明放;张玉洁;李麟;张云莎;李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布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蓉;唐志坚;王建六;魏丽惠;;年轻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1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赵腊秀;饶冬平;;子宫内膜样腺癌钙粘附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及意义[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山鹰;艾小燕;舒宽勇;;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新宇;潘子e,
本文编号:155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5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