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在婴幼儿血管瘤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本文选题:婴幼儿血管瘤 切入点:免疫球蛋白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约60%发生于口腔颌面部。IH多在出生后数天内出现,一般在4周及4-5个月的时候快速生长;1岁以后进入自然消退期,可持续3-8年甚至更长时间,多数为不完全消退。I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中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HemECs)作为IH的最主要细胞成分,直接决定着其各种生物学特性,是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HemECs可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作用于自身或周围同类细胞的相关受体,激活其下游通路,促进血管生成,进而导致IH的增殖。目前国际上主张对IH进行早期积极干预以减少并发症,但现阶段关于IH的多种治疗方法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进一步揭示IH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仍十分必要。体液免疫系统在机体对抗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可激活补体系统,形成以C5b-9为主要成分的补体膜攻击复合体,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儿童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抗体补体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和IH的增殖消退存在时间相关性。另有研究表明,以IgG为主要成分,麦芽糖为主要辅料的临床常用药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及作用,对正常内皮细胞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现阶段未见关于体液免疫系统与IH关系的基础实验研究,免疫球蛋白是否与IH的发病及病程进展有关需要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染色检体外细胞培养和药物干预实验等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对IH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为免疫球蛋白在IH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目的:1.检测抗体和补体膜攻击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在不同时期IH中的表达分布情况;2.通过体外药物干预实验,检测IVIg对HemECs的增殖及分泌VEGF情况的影响;3.探讨抗体补体系统与IH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免疫球蛋白在IH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方法:1.选取2010-2016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科或小儿外科手术切除的不同时期IH标本,制备组织切片,以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HE染色观察不同时期IH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分布;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时期IH中IgG和C5b-9的共沉积情况。2.选取手术切除的新鲜增殖期IH标本,以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emECs;通过CD31+免疫磁珠进行细胞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纯化前后细胞表达CD31和vWF的情况,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纯度鉴定。3.配置浓度为0、5、10、15、20、25mg/mL的IVIg和浓度为25mg/mL麦芽糖溶液(作为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通过CCK-8法检测24h、48h后HemECs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24h、48h后HemECs分泌的VEGF的变化。结果:1.增殖早期IgG和C5b-9表达均不明显;增殖晚期瘤体内血管内皮可见IgG沉积,C5b-9不明显;消退期瘤体内可见IgG和C5b-9强阳性共沉积,局部可见IgG-C5b-9共沉积带。2.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emECs,组织块种植第3天可见细胞爬出,原代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梭形。CD31+免疫磁珠法成功分离纯化HemECs,CD31和vWF阳性表达,细胞纯度达99%以上。3.CCK-8实验发现IVIg浓度大于等于10mg/mL时,实验组OD值显著降低;ELISA发现IVIg浓度为5mg/mL时,HemECs分泌VEGF的量增多,当药物浓度大于等于10mg/mL时,随药物浓度增加,VEGF的量降低。结论:1.IgG和C5b-9的沉积与IH的消退存在相关性。2.一定浓度的IVIg在体外可显著抑制HemECs的增殖,这可能与IVIg抑制HemECs分泌VEGF有关。3.抗体补体系统在IH的病变发展中存在一定作用,IVIg在IH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殿奎,汪仁杰;类固醇激素复合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J];厂矿医药卫生;2000年02期
2 刘艳杰 ,李雯 ,梁剑虹 ,田娜 ,吕炳鑫 ,杨洪涛 ,李明山;婴幼儿血管瘤及其手术治疗(附76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11期
3 曾祥辉,赵福运,张建国,张震康,俞光岩,何冬梅;婴幼儿血管瘤49例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4 袁斯明;姜会庆;欧阳天祥;邢新;;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5 唐鸿珊;朱一元;;婴幼儿血管瘤及其治疗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6 ;婴幼儿血管瘤:与低体重幼儿出生率升高有关的健康问题[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7 ;不寻常的良性婴幼儿血管瘤[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8 陈晓东;林晓曦;;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3期
9 李小珠;;婴幼儿血管瘤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6期
10 郑家伟;;婴幼儿血管瘤“等待观察”的治疗策略应予改变[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祥辉;赵福运;何冬梅;;49例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处理[A];2004'全国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东华;杨楠芳;;尿素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体会[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黄巧玲;冯晓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欧阳天祥;陈惠平;虞杰;肖燕;林军;;婴幼儿血管瘤的注射治疗方法选择[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陈刚;赵怡芳;;自噬在内皮细胞缺氧应激及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双向作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2012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玉兰;安秀杰;;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血管瘤140例[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绪凯;陈亚飞;;不同时期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A];2002全国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马刚;林晓曦;金云波;李伟;王维;胡晓洁;许志成;杨川;;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袁斯明;陈荣亮;王修坤;陈海妮;沈卫民;周晓军;;婴幼儿血管瘤中血管周围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体外和体内分化实验[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金云波;林晓曦;叶肖肖;陈辉;马刚;江成鸿;陈达;陈晓东;胡晓洁;;普萘洛尔作为严重婴幼儿血管瘤一线治疗的前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向齐;婴幼儿血管瘤要早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 汤绍涛 李帅 阳历 整理 涂晓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不一定手术[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尚滨;HIF-VEGF-Notch通路相关因子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D];山东大学;2015年
2 常雷;婴幼儿血管瘤停用普萘洛尔后复发机制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凌彬;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回顾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4 袁斯明;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彭强;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γ-干扰素治疗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蔡育;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在婴幼儿血管瘤中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吉毅;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8 廖洪跃;Fas配体诱导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徐建国;婴幼儿血管瘤病程相关microRNAs的筛选和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徐广琪;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巧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立冬;口服普萘洛尔对比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书波;三类药物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董建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的评价[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淼淼;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会阴部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D];郑州大学;2016年
6 吴凡;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评估[D];山东大学;2016年
7 於林军;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浙江大学;2016年
8 宋洪彬;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及多普勒超声跟踪观察的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9 张静;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周昱川;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的作用机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65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6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