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骨癌痛模型酸感受离子通道表达变化和SDF-1对钠离子通道电流调节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6 11:17

  本文选题:基质细胞源性趋化因子 切入点:背根神经节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一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酸感受离子通道(ASIC)亚基的表达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并研究其背根神经节(DRG)上ASIC亚基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来探索ASIC亚基在骨癌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 n=15),骨癌痛模型7天组(C7,n=15),骨癌痛模型14天组(C14,n=15)。三组大鼠分别于左后肢胫骨上段髓腔内注射5μL生理盐水(sham组)或1×104/μL walker256鼠源性乳腺癌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C7组和C14组),建立癌痛模型。术后密切观察大鼠健康状况,,用Von Frey filament(VFF)细丝和CO2激光热刺激仪测量大鼠左下肢机械痛敏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热痛敏PWT的变化。分别于术后7天和14天对大鼠进行行microCT影像学检查和HE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对胫骨的破坏情况。在各组观察期结束时,分别取腰4、腰5(L4、L5)DRG。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分别用来检测DRG上ASIC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大鼠相比,C7、C14术侧下肢机械痛敏PWT和热痛敏PWT明显下降(P0.01)。Micro CT图像表明,C7组胫骨破坏不明显,C14组有明显的骨质破坏,甚至有骨皮质的缺损。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在六个ASIC亚基中,只有C14组同侧的ASIC3亚基的:mRNA表达升高(P0.05)。但是在蛋白表达方面,除了ASIC2a,同侧的ASIC1, ASIC3, ASIC4亚基蛋白都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P0.01)。免疫双标的方法检测到与假手术组相比较,C14组手术中ASIC3和异凝集素-B4(IB4)共表达的神经元的数目更多。另外,我们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较,C14组中ASIC3和neurofilament 200 (NF200)共同表达的DRG神经元更多。结论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256细胞可以成功复制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左侧L4、L5 DRG上ASIC3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ASIC3亚基可能在骨癌痛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组同侧的ASIC3亚基的:mRNA表达升高(P0.05)。但是在蛋白表达方面,除了ASIC2a,同侧的ASIC1, ASIC3, ASIC4亚基蛋白都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P0.01)。免疫双标的方法检测到与假手术组相比较,C14组手术中ASIC3和异凝集素-B4(IB4)共表达的神经元的数目更多。另外,我们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较,C14组中ASIC3和neurofilament 200 (NF200)共同表达的DRG神经元更多。结论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256细胞可以成功复制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左侧L4、L5 DRG上ASIC3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ASIC3亚基可能在骨癌痛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研究二SDF-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对于Nav1.8电流的调节作用目的趋化因子作为一种新的神经调质参与脊髓水平和脊髓上水平的疼痛感知过程。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SDF-1),又名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2(CXCL12),在慢性疼痛模型动物的背根神经节(DRG)上的表达升高。但是SDF-1对于河豚毒素不敏感(TTXR)内通道Nav1.8电流变化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研究。本文就是利用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SDF-1及其受体CXCR4对于Navl.8钠离子通道的调控作用。方法免疫荧光的方法用来检测Nav1.8和CXCR4在DRG神经元上的共分布。急性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和不同浓度的SDF-1 (5,25,50,200,400 ng/mL)进行孵育1-2小时。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SDF-1孵育组DRG神经元上的Nav1.8电流的变化,以观察SDF-1对Navl.8电流的影响。随后,全细胞电压钳技术记录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和霍乱毒素(CTX)、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于Nav1.8电流的影响。结果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实验发现42%的DRG神经元是CXCR4蛋白和Nav1.8钠离子通道蛋白共同表达的。SDF-1预处理急性分离的小直径的DRG神经元,会记录到神经元上Nav1.8电流幅度呈现SDF-1浓度依赖性的增高。SDF-1也使得Nav1.8电流的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的方向发展。实验中所用的抑制剂(AMD3100,PTX, CTX, LY294002)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Nav1.8电流。另外用这些抑制剂预处理背根神经节也会使Nav1.8的稳态激活曲线向着超极化的方向转移。结论SDF-1可以增加Nav1.8电流来兴奋初级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但是SDF-1对Nav1.8的调节可能并不是通过CXCR4及其下游的G蛋白和PI3K信号通路。离子通道蛋白共同表达的。SDF-1预处理急性分离的小直径的DRG神经元,会记录到神经元上Nav1.8电流幅度呈现SDF-1浓度依赖性的增高。SDF-1也使得Nav1.8电流的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的方向发展。实验中所用的抑制剂(AMD3100,PTX, CTX, LY294002)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Nav1.8电流。另外用这些抑制剂预处理背根神经节也会使Nav1.8的稳态激活曲线向着超极化的方向转移。结论SDF-1可以增加Nav1.8电流来兴奋初级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但是SDF-1对Nav1.8的调节可能并不是通过CXCR4及其下游的G蛋白和PI3K信号通路。研究三SDF-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对于Nav1.9电流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是小分子蛋白的细胞因子超家族,它们在免疫和神经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又名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2(CXCL12),在慢性疼痛模型动物的背根神经节(DRG)上的表达升高。但是SDF-1引起TTXR钠离子电流Nav1.9电流发生变化的机制尚未得到研究。本实验利用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SDF-1及其受体CXCR4对于Nav1.9钠离子通道的调控作用。方法免疫荧光的方法用来检测Nav1.9和CXCR4在DRG神经元上的共表达。急性分离的DRG神经元和不同浓度的SDF-1(5,25,50,200,400 ng/mL)进行孵育1-2小时。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空白对照组和SDF-1孵育组DRG神经元上的Nav1.9电流的变化,以观察SDF-1对Nav1.9电流的影响。同时,全细胞电压钳技术也记录了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和霍乱毒素(CTX)、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于Navl.9电流的影响。结果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实验中发现37%的DRG神经元是CXCR4蛋白和Nav1.9钠离子通道蛋白共同表达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SDF-1预处理急性分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可以记录到神经元上Nav1.9电流幅度呈现SDF-1浓度依赖性的增高。SDF-1也使得Nav1.9电流的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的方向发展。对于Nav1.9通道来说,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可以阻断SDF-1引起的Nav1.9电流密度和通道动力学特性的改变。PTX而不是CTX可以阻断SDF-1引起的Navl.9电流的增加,这表明Gi/o蛋白亚基参与SDF-1对于Nav1.9钠通道电流的调节。另外,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也参与SDF-1对于Nav1.9电流的调节。结论研究表明,SDF-1可能通过作用于Nav1.9电流来兴奋初级伤害性感受神经元。SDF-1通过激活其受体CXC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来调节Nav1.9电流的变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8;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明;王晓稼;;187例癌痛患者对癌痛控制认识调查分析[J];中国肿瘤;2007年02期

2 周冬梅;;癌痛治疗不充分原因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年06期

3 樊碧发;癌痛的治疗[J];辽宁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4 李善华,卞丽香,吉孟香;济南市护理人员癌痛知识调查分析[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傅志俭;癌痛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11期

6 张耀华,高巍;癌痛病人用药有关问题与分析[J];天津药学;2001年04期

7 尹红,张雅金;癌痛治疗近况[J];现代康复;2001年12期

8 李本富;癌痛药物控制的伦理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04期

9 陈愉;日本癌痛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肿瘤;2001年11期

10 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张继平,陆宇涵;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社会都要关注癌痛治疗[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姚明;;癌症痛治疗进展[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彦青;毛应启梁;米文丽;吴根诚;;电针对癌痛的缓解作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潇;;关于癌痛的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赵雩卿;刘端祺;战淑君;;中国癌痛治疗十年回顾[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08年世界镇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8年

6 于洋;于世英;;癌痛规范化诊疗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7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2011年版)[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8 洪若熙;罗健;;第十四届世界临床疼痛大会暨第一届亚洲疼痛大会和第四届中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癌痛治疗论坛简介[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9 蓝晓红;周永刚;;癌痛规范化治疗亟待重视[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罗志琴;;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设与效果[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道安邋孙晓军;郑宝森谈癌痛治疗现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解放军307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吴世凯 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 刘巍 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刘端祺;摆脱癌痛,让生命回归尊严[N];健康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剂科 杨锐;癌痛治疗还需再充分一些[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宋伟祥;关注癌痛治疗 突出人文关怀[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罗健博士;认识癌痛[N];北京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邹左功;别让癌痛走近[N];健康报;2001年

7 王杰军;走出癌痛控制的误区[N];文汇报;2003年

8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樊碧发;疼痛莫等闲 治疗分病因[N];健康报;2007年

9 吴翔邋青木;癌痛折磨其实能消除[N];辽宁日报;2007年

10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疼痛中心主任 何农;癌痛用药五原则[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希江;靶向抑制延髓下行易化作用在大鼠骨癌痛中的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胡计[;脊髓MCP-1调控Fractalkine分泌致大鼠骨癌痛的神经免疫机制[D];苏州大学;2013年

3 毛应启梁;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在癌痛中的功能活动变化及电针缓解癌痛作用观察[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强;规范药物管理对癌痛治疗的临床和社会价值探讨[D];天津大学;2012年

5 黄东;NR2B在小鼠骨癌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缪雪蓉;Nav1.8在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维持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刘苏;EphrinB2-EphB1受体信号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黄章翔;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下行易化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柯昌斌;Slit2/Robo1参与骨癌痛形成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斌;芷辛方治疗癌痛及TLR-NF-Kappa 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赛里;癌痛贴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唐莹;癌痛一方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癌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曹博;基于ACCESS癌痛数据库的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防治[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卢宏丽;某肿瘤医院麻醉药品使用认知度的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胡计[;Fractalkine/CX3CR1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理[D];苏州大学;2009年

6 王菊平;癌痛模型小鼠的药理学特性及神经生长因子在其中枢和外周的表达变化[D];郑州大学;2011年

7 夏辉;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在骨癌痛大鼠痛觉超敏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冯丽红;双柏散外敷为主治疗肝癌轻度癌痛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刘静;基于ACCESS癌痛数据库的关于中西药物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邱彩锋;改善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对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4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74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