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胸腺瘤复发模式和复发胸腺瘤治疗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3 20:17

  本文选题:断层螺旋放疗 切入点:食管癌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螺旋断层放疗可提高食管癌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剂量学比较研究目的评估食管癌螺旋断层放疗(HT)的可行性,并比较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的靶区适形度、均匀度和危及器官(OAR)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纳入23例接受了 ff-IMRT放疗(60Gy/30次)的cT3-4NO-1MO-1a期胸部食管癌病例(上段,9例;中段,6例;下段,6例;胃食管交界,2例)。在相同剂量限值条件下,重新制定HT和ff-IMRT计划。结果与ff-IMRT相比,HT显着降低了胸段、上段、中段及下段食管癌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I),分别降低38%、31%、36%和33%(P0.05)。胸段、上段和中段食管癌的适形度指数(CI)分别增加9%、9%和18%(P0.05)。HT的靶区覆盖度提高1%(P0.05)。HT显著降低了胸段和上段食管癌的平均肺剂量(P0.05)。HT降低了所有病例的肺V20和更高剂量的体积,胸段、上段和下段食管癌分别降低了 2.1%、3.1%和2.2%(P0.05)。HT增加了所有病例的低剂量体积,胸段、上段、中段和下段食管癌的肺V5分别增加了 3.5%、1.5%、7.2%和3.2%。HT较ff-IMRT显著降低了胸段、上段、中段和下段食管癌的心脏V30和V40(P0.05)。结论与ff-IMRT相比,HT达到了更好的靶区覆盖度、适形度和均匀度,并降低了食管癌肺和心脏的高剂量体积。HT可能是食管癌,尤其是上段食管癌的放疗技术选择之一。第二部分胸部食管癌容积调强弧度放疗剂量及临床结果分析目的容积调强弧度放疗(VMAT)较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照射效率明显提高,但其在胸部食管癌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VMAT在胸部食管癌中的治疗结果和毒副作用。材料和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 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MD Anderson癌症中心65例接受了 VMAT及同步化疗的胸部食管癌患者,中位放疗剂量50.4 Gy(范围为45-50.4 Gy)。我们使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将65例VMAT患者,与130例接受分段式调强放疗(ssIMRT)和同步化疗的患者进行匹配。结果剂量学上,与ssIMRT相比,VMAT适形度指数(CI)较高(87.75±10.70VMAT vs.83.20±9.42ssIMRT,P=0.003),心脏 V5 较高,心脏 V50 较低,而肺 V5-20、心脏V30、心脏V40、cordmax及均匀度指数(HI)相似。VMAT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3个月(范围为3.8-34.5个月),ssIMRT中位随访时间为31.8个月(范围为1.8-117.2个月),两组的总体生存(OS)率相似(1年OS:93.5%VMATvs.91.5%ssIMRT;2 年 OS:60.0%VMAT vs.61.4%ssIMRT,P=0.868)。两组的无复发生存率(RFS)相似(1 年 RFS:73.3%VMAT vs.79.5%ssIMRT;2 年:59.9%VMAT vs.61.8%ss IMRT,P=0.614)。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相似(31.2%VMAT vs.23.3%ssIMRT,P=0.41)。毒副作用(放射性肺炎9%VMAT vs.15.4%ssIMRT;心包积液2%VMAT vs.7%ssIMRT;食管瘘和狭窄9%VMAT vs.13%ssIMRT;术后并发症;所有P0.05)。结论与ssIMRT相比,VMAT可达到更好的靶区适形度,相似的肺和心脏的保护作用和可比的治疗结果和毒副作用。VMAT在食管癌放疗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第三部分80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临床结果分析目的分析≥80岁老年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方法纳入MD Anderson癌症中心2001年至2016年间56例接受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疗(CCRT)的≥80岁老年食管癌患者(老年组)。使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1:2:2),匹配了 112例“中年组”(65-79岁)及112例“年轻组”(65岁)CCRT患者。使用“不良事件常用术语标准”(CTCAE)4.0版评估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结果中位年龄分别为81岁(老年组,80-92岁),71岁(中年组,65-79岁)和58岁(年轻组,20-64岁)。老年组患者心脏合并症较多。虽然老年组、中年组和年轻组的cCR率显着不同(分别为78%、72%和56%,P=0.004),但RFS、OS及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5个月、37.8个月和23.6个月(P=0.468)。三组的毒副作用是可比的,3级及以上严重毒副作用分别为38%、32%和30%(P=0.644),其中,总体放射性肺炎也相似(P0.05)。然而,老年组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三组分别为11%、4%和0%(P=0.003)。结论与具有相似预后状态的年轻患者相比,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CCRT的长期临床效果是可比的。老年组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略高,但总毒副作用相似。了解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可能会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第四部分胸腺瘤根治术后复发模式及复发因素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完全切除术后胸腺瘤的复发模式和复发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了本中心1991年至2012年间331例完全切除术后的胸腺瘤患者。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复发率6.9%(23/331)。23例复发胸腺瘤中,14例胸膜复发,6例瘤床区复发。根据国际胸腺肿瘤协作小组(ITMIG)的定义,10例(43.5%)局部复发,15例(65.2%)区域复发,10例(43.5%)远处复发。肺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复发后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但肺部复发与远处复发之间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复发率与初诊时Masaoka分期相关。此外,复发率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类型相关。肿瘤≥8cm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明显低于肿瘤8cm的患者(P=0.007)。肿瘤大小也与分期明显相关(r=0.110)。肿瘤越大,分期越晚(P=0.023)。多因素分析表明,Masaoka分期(P=0.005),肿瘤大小(P=0.033)和WHO组织学类型(P=0.046)是复发危险因素。结论:区域复发是最常见的复发模式,但局部和远处复发也很常见。Masaoka分期越晚,肿瘤越大和B3型胸腺瘤是复发的危险因素。肺部复发应归为远处复发。此外,肿瘤大小与Masaoka分期相关,因此应考虑纳入分期系统中。第五部分复发胸腺瘤治疗结果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复发胸腺瘤的治疗结果及预后。方法:纳入了 1991年至2012年间,32例初治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胸腺瘤患者。结果:初次治疗和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9和49.5个月。中位无复发时间(RFI)为42个月,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OS)为65.5%。32例复发胸腺瘤患者中,7例接受了再次手术,18例接受了非手术治疗,5例未接受任何治疗,2例治疗情况不详。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复发后5年OS率分别为100%和73.1%(P=0.210)。非手术组中,9例接受了放疗,其中4例局部复发,5例区域或远处复发。局部复发组和区域或远处复发组复发后5年OS率分别为100%和60%(P=0.34)。单因素分析时,年龄(55岁,P=0.009)、局部和区域复发(P=0.022)和晚期复发(RFI≥20个月,P=0.038)是复发胸腺瘤的良好预后因素。然而,初治时Masaoka分期、初治时WHO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术后放疗(PORT)和孤立复发对复发胸腺瘤的生存无影响(P0.05)。结论:复发胸腺瘤应积极治疗。对可切除复发胸腺瘤,再次手术可达到较好的治疗结果,且相对安全,应予以推荐。在局部复发患者中,放疗可能获得与再次手术可比的治疗效果,可考虑推荐给不能手术者。年龄55岁、局部和区域复发、复发时间晚(RFI≥20个月)是复发胸腺瘤的良好预后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学,李泉华,梁跃飞,刘振波,焦方磊,张连国,孙俊峰;胸腺瘤外科治疗6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06期

2 王子彤,闫东杰,李世业,许绍发,支修益,张海青;68例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国医刊;2000年09期

3 杨伟,戴建伟;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附5例报告及国内文献复习)[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年06期

4 雷海,丁伟峰,任中华,郭焰;15例胸腺瘤的诊疗体会[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郭金成,王长喜,黄方;浸润性胸腺瘤的综合治疗(附22例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05期

6 黄明伟 ,夏银献 ,殷文 ,施亚明 ,周志有 ,陈献国;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附3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3期

7 田惠民;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J];河北医学;2003年05期

8 苏文中,周福有,耿明飞;胸腺瘤的外科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8期

9 宋宇宏 ,张国平 ,李险波;胸腺瘤46例[J];人民军医;2003年04期

10 王勇杰,吕新怀,林乐胜,沈毅,李树仁;胸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明伟;;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附3例报告)[A];2006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周乃康;田晓东;梁朝阳;柳曦;张涛;;胸腺瘤外科治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3 仝铁;;先天性胸腺瘤一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常禄;吕长兴;王家明;刘俊;郭金栋;李洪选;方文涛;陈文虎;;不能手术的胸腺瘤放疗或放疗合并化疗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严文远;张朝杰;;侵袭性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0例胸腺瘤分析)[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6 刘瑜;池闯;林超西;程德志;何志锋;;胸腔镜治疗早期胸腺瘤23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林锋;肖家荣;冉鹏;刘文;袁世璋;张舰;滕寅;王涛;胡晓;林鹏;;胸腺瘤的外科治疗及临床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卢伟雄;温俄罗;高时荣;;全身放射加中药治疗胸腺瘤[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宋世辉;张鹏;商忠良;刘毅梅;张鹏;;胸腺瘤的微创手术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10 支修益;刘宝东;许庆生;张毅;苏雷;王若天;胡牧;董宗俊;;胸腺瘤的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青;胸腺瘤良恶不再难辨[N];文汇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猜;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胸腺瘤复发模式和复发胸腺瘤治疗结果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辛衍忠;MicroRNA-20b通过NFAT信号通路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T细胞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3 袁祖阳;第一部分: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食管鳞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基于Oncomine数据库组织测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4 吴涛;胸腺瘤病理学和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刘会宁;胸腺瘤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04年

6 刘鸿程;RNA干扰抑制胸腺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张晖;FOXN1和CXCL13在人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及RNAi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崔飞;胸部肿瘤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CD133在肺癌干细胞的研究 第二部分:胸腺瘤的表面生长因子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周韧;WHO-A、B3和C型胸腺上皮性肿瘤遗传变异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王晓敏;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临床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程赢;MiR-143靶向PD-L1在电离辐射诱导胸腺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习文;建立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裸鼠模型可行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唐培源;下调Wnt4基因后对胸腺瘤细胞凋亡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贺斌;Thy0517细胞系的表面抗原表达、超微结构及遗传学特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元国;细胞低氧培养系统的研制及人胸腺瘤细胞系的建立[D];天津大学;2013年

7 张威;基于细胞形态学特征的胸腺瘤组织学分类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崔文鹏;肋间小切口手术方式切除胸腺瘤的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李松梅;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路秦龙;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与非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IL-6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07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07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