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基于SNP芯片技术的结直肠癌全基因组罕见拷贝数变异研究及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探索

发布时间:2018-03-20 14:02

  本文选题:结直肠癌 切入点:罕见拷贝数变异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结直肠癌(CRC, Colorectal cancer)是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和胃癌,位居世界第四,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尽管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双胞胎研究的估计,结直肠癌的遗传度大约为35%。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人们发现了很多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但是目前这些已知位点的效应之和只能解释大约1%-4%的遗传度。拷贝数变异(CNVs, copy number variations)一般是指lkb以上DNA大片段的缺失(Deletion),增加(Duplication)或者倒置(Inversion)。近年来,人们发现CNV作为基因组多样性的一种新形式,在癌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解释一部分“缺失的遗传度”。并且CNVs的突变率和基因组覆盖率远远超过SNPs,因此近年来它对人类疾病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常见拷贝数变异(Common CNVs)与SNPs连锁,研究常见拷贝数变异难以发现更多新的致病位点。因此,近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罕见拷贝数变异(Rare CNVs)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其中,已有文献表明,罕见变异虽然频率低,但对个体的效应相对较强。迄今为止,关于结直肠癌罕见拷贝数变异的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一、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索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罕见拷贝数变异,筛选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罕见拷贝数变异并进行验证,同时探讨这些拷贝数变异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结直肠癌功能研究提供新的依据。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Illumina平台的Human-OmniExpress-12 v 1.0芯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人和1994例对照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然后,采用PennCNV和QuantiSNP这两个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拷贝数检测与质量控制。利用PLINK软件筛选出罕见拷贝数变异,即在研究样本中频率低于0.5%的拷贝数变异。随机选取10个罕见拷贝数变异区域,在它们的上下游分别设计一对引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软件预测结果。随后我们采用burden分析比较全基因组罕见拷贝数变异、干扰基因区域的罕见拷贝数变异及干扰蛋白质编码区的罕见拷贝数变异在结直肠癌和对照样本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如发病部位、发病年龄及性别等,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分层分析。利用基因分析(Gene-based分析)筛选出被罕见拷贝数变异干扰的基因。对于仅在结直肠癌病例中被干扰的基因(case exclusive)我们利用DAVID数据库进一步进行GO富集分析,探讨这些基因可能的功能。同时对显著富集的GO term里面的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利用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基于上述Gene-basd分析的结果,再结合TCGA (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GEO数据库、及实验室的结直肠癌上皮组织中的肿瘤芽、中心癌细胞和正常上皮细胞及三组细胞对应的间质成分的表达芯片数据,我们筛选出拷贝数变异与表达显著相关、且在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SLC18A1 (Solute carrier family 18 member Al)作为候选基因。其中结直肠癌和配对正常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拷贝数变异和表达的关系采用协方差分析并矫正性别与年龄。使用TaqMan探针法对SLC18A1进行拷贝数变异分型,在另外的934例结直肠癌病例和2680例对照样本的外周血DNA进行扩大样本验证。选取另外的96对中国汉族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的DNA进行SLC18A1拷贝数变异检测,比较其在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中拷贝数变异的频率分布差异。对TCGA数据库61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544例配对正常组织(个别配对样本拷贝数变异数据缺失)DNA中该基因的拷贝数变异频率分布差异也同样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实验室96例及TCGA数据库532例结直肠癌组织DNA中SLC18A1的拷贝数变异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包括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总体生存率。再结合TCGA数据库pan-cancer数据进一步分析SLC18A1上的拷贝数变异在其他癌症中与该基因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对实验室结直肠癌组织数据,TCGA结直肠癌组织数据及TCGA的pan-cancer数据,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SLC18A1基因在不同CNV状态下的和不同表达水平时的生存差异并绘制Kaplan-Meier (KM)生存曲线。最后采用UCSC genome browser分析SLC18A1上的拷贝数变异片段可能的功能。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或者在PLINK软件中完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研究结果:Burden分析结果显示,罕见拷贝数变异在结直肠癌病人中显著富集,并且频率为正常人群的1.53倍(P1×10-6)。对于覆盖基因区域的罕见拷贝数变异与覆盖编码区的罕见拷贝数变异,这个差异更大,分别为正常人的1.65倍和1.84倍(P均1×10-6)。根据年龄的三分位数将病例分成三组,发现低年龄组的病人即早发结直肠癌患者携带的罕见拷贝数频率要显著高于高年龄组。通过基因分析发现有639个基因被罕见拷贝数变异特异地干扰,对这些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与染色质的组装及嗅觉感受器相关。其中在结直肠癌中被干扰的19个与染色质组装或解体相关的基因中有17个是出现在较年轻的患者中。根据发病部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结肠癌患者携带的罕见拷贝数变异的频率较直肠癌患者更高,并且上述信号通路均在结肠癌患者中显著富集,在直肠癌患者中未见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根据GEO数据库的两组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数据GDS4832, GDS2948,我们发现染色质组装信号通路中大于40%的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与其配对正常组织相比存在表达差异。我们筛选出SLC18A1基因作为目标基因。在GWAS阶段,该变异在694例质量控制后的病人中有4人携带该缺失,但在1641例对照中均未发现(P=0.008)。随后我们在另外的934例结直肠癌病人中发现5例缺失,在2680对照中发现1例缺失(P=0.005),两阶段合并的结果为携带SLC18A1种系拷贝数缺失(gemline deletions)的人群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的OR值达到16.7(P=6.4×10-5)。通过对96例结直肠癌组织DNA进行SLC18A1拷贝数分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癌组织中拷贝数缺失频率比较高,约为33.3%,但是在正常配对组织中均未发现该基因缺失。同时该基因的缺失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36)。在TCGA的615例结直肠癌拷贝数变异数据也同样显示SLC18A1在癌组织中拷贝数缺失的频率比较高,约为49.3%,但是在正常配对组织DNA中也均未发现缺失。同时SLC18A1拷贝数变异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预后均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29、5.4×10-6,2.1×104、2.3×10-6和0.052)。对分别来自TCGA数据库32对和及GEO数据库的17对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表达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SLC18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9和P=0.004)。SLC18A1在利用显微微切割精确捕获的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芽中的中的表达水平均要低于正常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fold change为0.17-0.62),同时3例肿瘤中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也均低于正常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fold change分0.12-0.57).此外,上述3例样本的的三组细胞对应的间质成分也呈现相同的差异表达关系,即SLC18A1在肿瘤芽间质成分和中心肿瘤细胞间质中的表达水平也均低于正常肠上皮细胞间质。TCGA的数据显示,SLC18A1基因拷贝数缺失会显著降低该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2.8×10-4,N=369),同时与不利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2,N=489),SLC18A1基因低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也较差(P=0.037,N=312)。最后,我们汇总了来自TCGA数据库33种癌症类型共7991例样本该基因的拷贝数情况与表达的结果,发现该SLC18A1的缺失与表达相关(P=2.5×10-35),同时也与不利的癌症预后相关(P=4.72×10-8)。通过UCSC Genome Brower我们观察到GWAS阶段中这4个CNV重叠的区域存在比较强的H3K4Me1信号峰、DNaseI超敏位点集合及预测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同时ESPERR预测的调控元件的信号峰度同样也比较强,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重要的功能调控元件。四、结论:1.基因组总体的罕见拷贝数变异,特别是覆盖基因区域的罕见拷贝数变异与覆盖编码区的罕见拷贝数变异在结直肠癌病人中显著富集,表明罕见拷贝数变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2.通路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病人中被罕见拷贝数变异特异干扰的基因主要与染色质的组装及嗅觉感受器相关。3.罕见拷贝数变异在早发结直肠癌病人中的频率更高,表明早发病人拥有更明显的遗传组分而导致更早地表现出癌症表型。同时上述的与染色质组装相关的基因大部分在早发结直肠癌病人中被干扰,进一步提示这些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4.Burden分析和GO富集分析结果提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可能不一样,罕见拷贝数变异与结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更为密切。5.SLC18A1的拷贝数缺失会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6.SLC18A1基因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种系拷贝数缺失频率较低,属于罕见变异,但是其体细胞拷贝数缺失频率较高。7.TCGA数据、GEO数据和显微微切割数据均显示SCL18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8. SLC18A1基因拷贝数缺失与结直肠癌患者不良的临床病理参数相关,包括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总体生存率。9. SLC18A1的拷贝数缺失会显著降低该基因的表达,同时与患者不利的预后相关,提示该基因可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预后因子。10. SLC18A1的拷贝数缺失也会降低其在其它癌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导致不良的预后,提示该基因的作用不局限于结直肠癌,可能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作用。11 UCSC数据库数据注释表明SLC18A1上的缺失片段可能存在重要的功能调控元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汉涛 ,Kraemer M.;随访危险因素分析:复发和非复发结直肠癌的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12期

2 苏森;患结直肠癌妇女后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J];中国肿瘤;2001年06期

3 汪一虹;在确定的法国人群中年龄<45岁结直肠癌病人与≥45岁结直肠癌病人的比较[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1期

4 李会晨;结直肠癌解剖位置的连续性右向迁移[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5 李志霞;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综合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6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刘卫平;老年人结直肠癌186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7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李奎,张雪松,刘天锡;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8 章江;;监测结直肠癌非常必要[J];国外医学情报;2004年04期

9 郜文秀,杨艳芳,梁小波,李耀平,李佩珍;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7期

10 Nozawa T. ,Enomoto T. ,Koshida Y. ,M. Kuranami,王志宇;人结直肠癌黏膜下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特异性增强表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树;;结直肠癌预后与转移相关因素分析[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邹一峰;吴小剑;兰平;;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郁宝铭;;结直肠癌治疗的进展及其新理念[A];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锡山;;结直肠癌治疗的困惑之我见[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5 秦建平;;未病思想中的结直肠癌预防[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文庆;陈会林;童蕾;陆松春;;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诊疗体会(附42例报告)[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启远;周长江;高云飞;徐岩;李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直肠癌[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巴一;;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何超;朱洪波;;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肿瘤外科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万德森;;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顾晋;分期不精确 致结直肠癌过度治疗[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成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构筑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林琳;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的癌症[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熊静帆 朱品磊;深圳结直肠癌发病高于全国[N];深圳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孙刚;预防结直肠癌:请管住嘴[N];解放日报;2013年

7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侯凤刚 副主任医师;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和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14年

8 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专家呼吁:结直肠癌应多学科规范化诊疗[N];科技日报;2014年

9 ;降低结直肠癌复发有新疗法[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韩自力;新化疗方案可高效治疗结直肠癌[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MicroRNA-31/FIH-1调控关系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任翡;MYBL2基因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朋;结直肠癌中microRNA-615基因甲基化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泽武;MicroRNA-203靶向ZNF217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徐兴远;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梁洪亮;miR-454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金鹏;MMR蛋白在雌激素致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SEPT9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珠珠;云南省Lynch综合征候选基因标志物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周智航;SEMA3F通过下调ASCL2-CXCR4轴而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王林;MiRNA-300对结直肠癌肿瘤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斐斐;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斌;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延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叶建杰;慈溪市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波;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宋艳敏;PAQ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黎江;Oct4B1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Twist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7 杨文婷;PD-L1、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8 罗佳;二代测序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的基因突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9 崔慧鹏;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10 崔娟娟;p53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3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