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B-1协同TCA促进胆管癌增殖过程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胆管癌 切入点:HMGB-1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胆管癌是一种呈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虽然胆管癌发生率较低,但因其恶性程度较高给胆管癌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肥胖、胆汁淤积及DNA甲基化等。慢性炎症在胆管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慢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硬化等,已经成为胆管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和高危因素。高迁徙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广泛的表达,但受到一定的刺激时,HMGB-1可释放到细胞外,作为损伤模式相关分子,参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及其他免疫反应。HMGB-1在炎性反应及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HMGB-1可通过NF-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在肝癌的动物模型及人乳腺癌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HMGB-1可明显促进肿瘤的发展过程。HMGB-1被释放到细胞外可激活NF-κB及PI-3K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从而激活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抑制其凋亡。最近的研究表明,HMGB-1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但是否可促进胆管癌的增殖作用,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1.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MGB-1在胆管癌患者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B-1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是否发生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HMGB-1的表达量与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2.收集胆管癌及胆结石患者的胆汁,色谱法分析胆汁中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的含量。3.观察HMGB-1与胆汁酸(TCA,DCA)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炎症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1.收集2010-2015年间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做免疫组化分析,根据Bannar法对HMGB-1的表达进行评分;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胆管癌及其癌旁组织组织中HMGB-1的表达。2.采用Kapan-Meier生存分析法HMGB-1的表达量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进一步分析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管转移、神经转移等之间的关系。3.收集胆管癌及胆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胆汁酸各20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胆汁中结合胆汁酸(TCA)、游离胆汁酸(DCA)的含量。4. 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HMGB-1在胆管癌细胞株及胆管上皮细胞HBEPic中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在胆管癌患者及胆结石患者胆汁中的释放量。5.不同浓度的TCA (900pM), DCA(400μM)分别刺激胆管癌细胞(HuCCT-1,RBE)48小时,qRT-PCR, western blotting和ELISA观察HMGB-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6.不同浓度的TCA (900μM),DCA (400μM)和HMGB-1(10ng/ml)单独或联合作用刺激胆管癌细胞株(HuCCT-1, RBE)24,48和72小时,实验分为以下几组:空白组、NC组、TCA组、DCA组、HMGB-1组、"HMGB-1+TCA"组、"HMGB-1+DCA"组,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作用。7.不同浓度的TCA(900μM),DCA (400μM)和HMGB-1 (10ng/ml)单独或联合作用刺激胆管癌细胞株(HuCCT-1, RBE)48小时,实验分为以下几组:空白组、NC组、TCA组、DCA组、HMGB-1组、"HMGB-1+TCA"组、"HMGB-1+DCA"组。qRT-PCR检测RAGE, S1PR2, IL-6, IL-1α, TNFα的表达。8. Kaplan-Meier法计算HMGB-1与胆管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 HMGB-1在不同的胆管癌患者中的表达量亦不相同,RAGE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HMGB-1的表达量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有明显的正相关。2. HMGB-1在体积较大的胆管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HMGB-1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的时间内,随浓度的增加刺激作用也明显增强。3. HMGB-1在胆管癌患者胆汁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胆结石患者;HMGB-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管上皮细胞。4.TCA可明显促进HMGB-1的释放,而DCA的促进作用不明显。5.TCA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DCA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HMGB-1可协同TCA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作用,而减弱DCA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6. HMGB-1可促进TCA受体(S1PR2)的表达,但抑制DCA受体(FXR)的表达;HMGB-1与TCA协同可促进EAGE, S1PR2及炎症因子(IL-6,IL-la,TNFα)的释放。7. HMGB-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及疾病无复发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结论HMGB-1在胆管癌患者中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正相关;HMBGB-1表达越高,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越短;HMGB-1可协同TCA促进胆管癌的增殖及炎症反应过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兴凯,杨成旺;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李蓉,蔡中起,张静;胆管癌诊治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4期
3 黎靖,冯春红,张旭,雷正明;胆管癌病理误诊一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年09期
4 吴高松,罗先文,吴剑宏,邹声泉,裘法祖;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汁对胆管癌细胞系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1期
5 孔琦,黄强;胆管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6 彭创;汤恢焕;;胆管癌的分子生物学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7 李惠珍;Aqeel ahmed;傅华群;;胆管癌的早期诊断[J];江西医药;2008年12期
8 王健东;全志伟;;胆管癌基础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9 邹声泉;郑顺贞;;胆管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J];腹部外科;2008年02期
10 顾劲扬;仇毓东;周建新;丁义涛;;胆管癌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娉婷;房萌;高春芳;;胆管癌N糖标志物发现及其机制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张丰深;马宽生;何振平;董家鸿;;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张丰深;马宽生;何振平;董家鸿;;CCK、Gastrin对bcl-2基因家族的调节作用[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余建华;崔云甫;;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丰深;马宽生;何振平;董家鸿;;CCK,Gastrin对凋亡基因的调节作用[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马宽生;张丰深;何振平;董家鸿;;CCK,Gastrin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韩鹏;邱乒乒;戴燕燕;练惠辉;李文岗;陈清西;;河蚬活性物质对肝癌、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李薇;曾祥元;李昆;;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汇编[C];2014年
9 张昆松;梁力建;殷晓煜;;Wnt通路相关因子在胆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siRNA干扰实验[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宽生;张丰深;何振平;董家鸿;;CCK、Gastrin在beauvericin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汉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胆管癌基因治疗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陈汉桥;基因治胆管癌研究有进展[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辉;FBXW7抑制胆管癌上皮—间质转化、干细胞特性及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戚大川;应用基因芯片筛选胆管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及对其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高云姝;PRR1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机制[D];青岛大学;2016年
4 韩鹏;胆管癌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陈绍勤;胆管癌蛋白组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钱振宇;胆管癌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塔西乌(Elh.Issoufou Mahaman Tassiou);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郑秀海;胆囊收缩素在胆管癌神经周围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罗剑;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P27~(kip1)基因治疗胆管癌的实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任延刚;不可切除的胆管癌非外科治疗疗效系统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阳民;SENP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与徖移能力的影响以及SENP1在胆管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朴鹤云;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志锋;骨桥蛋白与CD44v6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黄朝君;γ-氨基丁酸在胆管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效应基因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薛立新;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在胆管癌中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赵殿堂;siRNA沉默Wip1基因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7 刘畅;醛酮还原酶家族1的C1亚型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8 周娉婷;恶性胆胰肿瘤N糖组标志物和相关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9 路健;烟碱型乙酰胆碱α7受体对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10 谭永辉;ErbB4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3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5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