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微环境转化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本文选题:骨髓 切入点:间质干细胞 出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背景:临床胃癌组织及裸鼠体内致瘤组织分离得到的胃癌间质干细胞,其生物学特性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并证明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肿瘤的生长。目的:观察经胃癌微环境转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是否具有致瘤能力。方法:设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常规培养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将人胃癌BCG-823细胞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非接触共培养建立胃癌微环境。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裸鼠腋下部位行皮下接种对照组细胞或实验组共培养转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裸鼠皮下有无结节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潜伏膜蛋白LMP1及抑癌基因TCF2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1)肿瘤结节:对照组裸鼠接种单独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14 d后,始终未形成肿瘤结节。实验组在第7天皮下开始出现肿瘤结节,至14 d肿瘤结节显著增大并稳定;(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潜伏膜蛋白LMP1呈显著现高表达状态,抑癌基因TCF21呈低表达状态;(3)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肿瘤体组织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细胞微绒毛异常增多,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突起,细胞内成分发生明显改变;(4)结果表明,经胃癌微环境转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体内致瘤能力。
[Abstract]:Backgrou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gastric cancer tissues and tumorigenic tissues in nude mic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bjective: to observe whether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ormed by microenvironment of gastric cancer have tumorigenic ability in vivo. Method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established as control group. Human gastric cancer BCG-823 cells and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were co-cultured in Transwell chamber to establish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were collect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in the axillary part of nude mice or co-cultu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bserve the formation of subcutaneous nodules in nude mice. The expression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1)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 (TCF21)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umor nodule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control group were inoculat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7-14 days. The tumor nodules appea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7th day,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tabilized at 14 days. The expression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the tumor body was large in volume, irregular in shape, abnormal in microvilli, many dendritic processes on the surface and obvious changes in intracellular component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ormed by microenvironment of gastric cancer have the ability of tumorigenesis in vivo.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525)~~
【分类号】:R73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晓;冼磊;;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2 李受南;冼磊;吴正球;张瑜红;雷敬富;卢强昌;阳诺;胡松;;TCF21、B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7期
3 陈碧玉;唐以军;;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CF21的表达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4年11期
4 王珏;沈雁;张俊玲;涂家生;;CD_(44)在不同肿瘤细胞表面阳性表达率的实验研究[J];药学研究;2014年02期
5 张辉;郭艳;尚超;宋永胜;;肾癌中TCF21与KISS-1的表达及调控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6期
6 何文武;胡松;陈铭伍;阳诺;冼磊;;非小细胞肺癌TCF2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年01期
7 王萍;张庆;杨金凤;承泽农;于东红;;LMP-1在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永锋;刘喜平;崔国宁;董俊刚;李沛清;明海霞;张炜;;胃癌微环境转化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致瘤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01期
2 张录民;姚健;陈玲玲;杨瑞光;;FS、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33期
3 陆晓;冼磊;;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4 郑末;;TCF21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02期
5 陈碧玉;唐以军;;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CF21的表达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4年11期
6 武玉敏;;透明质酸在紫杉醇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药学研究;2014年08期
7 刘庆峰;王燕;王钧;;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年10期
8 胡松;阳诺;陈铭伍;郭建极;冼磊;;抑癌基因TCF21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婧宇;张国庆;刘锐;周密;李中堂;吴忠均;;过表达转录因子21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年07期
2 张莉梅;张鹏强;;大连市区1991-2010年肺癌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年08期
3 胡松;阳诺;陈铭伍;郭建极;冼磊;;抑癌基因TCF21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04期
4 索美芳;沈佐君;;肿瘤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04期
5 何文武;胡松;陈铭伍;阳诺;冼磊;;非小细胞肺癌TCF2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年01期
6 郑元元;蒋军广;赵娜;刘瑞芬;杨超;张婧雯;孙曼;张晓燕;;γ-synucle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4期
7 张辉;宋永胜;吴斌;;肾癌中KISS-1与E-cadherin的表达及调控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8 李银玲;高辉;王鑫;潘泳歧;李庆昌;王恩华;;KiSS-1、KiSS-1受体GPR5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8期
9 张辉;洪洋;徐然;宋永胜;;KISS-1与MMP-9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关系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3期
10 张洪兰;舒红;姜卫国;;Twist与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莎;;社长的话[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2期
2 张慈安;魏品康;李勇进;;肿瘤酸性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肿瘤;2010年06期
3 姚志麟;;三个人口组在各种微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暴露和总暴露[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6年03期
4 程鸿,杨幼明,张帆;笼内换气对微环境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1年Z1期
5 彭玉萍;;营造科学的睡眠微环境[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3年03期
6 徐锐;;打造睡眠微环境[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3年02期
7 杨沁怡;谢欣怡;;肿瘤炎性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8 唐代彬;李树清;;神经元微环境及其调节[J];中国微循环;2008年01期
9 徐靓;季峰;;肿瘤酸性微环境与抗肿瘤耐药对策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02期
10 孙灵芝;庄伟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原位激活与微环境[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秀芳;蒋贤辉;;关注微环境创建农业健康生态[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志刚;刘晓英;焦学磊;;基于C8051F005的新型组培气体微环境调控系统的研制与试验[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蔡尤溪;胡石政;吴仁杰;骆志辉;;超洁净微环境设计参数之实验与模拟研究[A];第五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王方;;展柜微环境控制的应用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福山;;肝癌复发、转移与微环境调节[A];2013年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全国肝病防治高峰论坛》深圳会议讲义汇编[C];2013年
6 邓方阁;张秀英;王心蕊;李玉林;;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长青;杨丽;常义忠;陈锡美;;整合素α1β1和α1β2是纤维化微环境中肝肿瘤细胞浸润的主要介导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申俊;周红梅;;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中的细胞交互作用模型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蒋宏亮;康成军;蔡国强;於麟;王利群;;肿瘤弱酸性微环境响应性壳聚糖基多层次胶束:高级组装与解组装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许嘉;高佳佳;高莹;金陶胜;;天津市典型交通微环境内颗粒物的个体暴露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海;“微环境”时刻影响儿童健康成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孙国根;肿瘤发生、恶化的“微环境”可被清除[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小舒;搞科研的微环境十分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胡其峰;我科学家实现脑细胞生存微环境可视[N];光明日报;2013年
5 编译 李勇;微环境可作为抗癌药研发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王拥军;探索“肾藏精”与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及NEI网络动态平衡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唐晓景 渠红丽;最好的时代与最优的微环境[N];东营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高糖微环境通过GSK3β调控Cyclin D1、CXCR-4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张雪;软骨微环境及细胞起源对再生软骨类型的调控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许小青;化学小分子诱导的蛋白质活性中心周围微环境的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凯;蜂胶对炎性疾病和炎症微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李建华;生物材料表面与微环境构建对细胞行为的调控及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6 徐春雯;室内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4年
7 宋敏;DJ-1蛋白对肺癌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及其与EGCG防癌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8 高剑;新疾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三维模型重建及生物膜与微环境pH的相互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朱秀委;数学肿瘤学的研究与应用:微环境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志刚;组培微环境与规模化育苗设施环境调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晴;典型交通微环境空气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D];浙江大学;2015年
2 孙志平;结核分枝杆菌BSL-3实验室微环境表面污染检测及消毒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杨淑娟;20例阴道内放置NuvaRing避孕环后微环境的改变[D];山东大学;2015年
4 贺宇姣;网络微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揭剑;微环境在多囊肾病囊肿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刘淼;不同微环境下木葡萄糖醋杆菌的代谢组学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迎辉;基于低温微环境的肺癌发生与川乌治疗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严树涓;CTGF对体外模拟微环境中人骨肉瘤143B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朱爱林;COPD微环境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朱蔚沫;基于城市微环境PM_(2.5)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8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5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