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3R3-STAT3正反馈环路在Trastuzumab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PIK3R3 切入点:HER2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PIK3R3在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的Trastuzumab耐药中作用。方法:首先,我们利用在线数据库,包括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析PIK3R3与乳腺癌、胃癌的临床病理关系。然后,通过对Trastuzumab敏感乳腺癌细胞系(BT474, SKBR3)和胃癌细胞系(NCI-N87)进行长时间(6个月)的Trastuzumab处理,分别得到对Trastuzumab耐药的细胞系(BT474-R, SKBR3-R, NCI-N87-R)。分析Trastuzumab敏感细胞系及耐药细胞系中PIK3R3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在Trastuzumab敏感细胞系中高表达PIK3R3,在体外以及体内实验中观察PIK3R3对Trastuzumab耐药的影响。最后,在Trastuzumab耐药细胞系中低表达PIK3R3,观察PIK3R3对Trastuzumab耐药的影响。结果:第一,PIK3R3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PIK3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以及无瘤生存期相关。第二,在Trastuzumab耐药细胞系中PIK3R3水平相比对应敏感细胞系高。第三,Trastuzumab敏感细胞系高表达PIK3R3后,对Trastuzumab敏感性降低。第四,Trastuzumab耐药细胞系低表达PIK3R3后,能恢复对Trastuzumab治疗的反应。结论:PIK3R3表达水平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IK3R3在Trastuzumab耐药患者以及细胞系中均高表达。PIK3R3高表达能促进Trastuzumab耐药。而在Trastuzumab耐药细胞系中,低表达PIK3R3能恢复Trastuzumab敏感性。目的:研究PIK3R3在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中促进Trastuzumab耐药的具体机制。方法:首先,在Trastuzumab敏感细胞系中高表达PIK3R3以及在Trastuzumab耐药细胞系低表达PIK3R3,检测其耐药相关下游信号通路(AKT和STAT3)的变化。并且在体外实验中高表达PIK3R3的同时通过特异性抑制剂或者特异性siRNA阻遏下游信号通路,观察相关信号通路对PIK3R3促Trastuzumab耐药的影响。然后,在体内实验中,高表达PIK3R3同时加入相关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治疗,观察加入抑制剂后对Trastuzumab治疗的影响。结果:第一,高表达PIK3R3或者低表达后,发现对AKT磷酸化水平并无明显影响,说明PIK3R3不能通过经典PI3K-AKT通路影响Trastuzumab耐药,但是发现PIK3R3能明显影响STAT3的磷酸化水平。第二,高表达PIK3R3能激活 IL-6/STAT3炎性环路。第二二,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高表达PIK3R3后加入STAT3抑制剂或者STAT3的特异性siRNA,能明显消除PIK3R3引起的耐药效应。第四,PIK3R3能通过STAT3激活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Trastuzumab耐药。结论:PIK3R3通过STAT3而不是AKT通路引起Trastuzumab耐药,抑制STAT3通路能消除PIK3R3引起的耐药效应。目的:明确PIK3R3激活STAT3的具体机制和PIK3R3与STAT3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IP)、免疫荧光共定位(Immunofluorescence colocalization,IFC)等方法探讨PIK3R3与STAT3之间的关系。然后,用STAT3特异性小分子抑制STAT3活性,或者用siRNA低表达STAT3,检测PIK3R3表达的变化。再构建含PIK3R3启动子区域的报告基因,明确STAT3的活性对于PIK3R3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明确STAT3能直接作用于PIK3R3启动子区域而调控PIK3R3的表达。结果:第一,PIK3R3能与STAT3直接结合,从而磷酸化STAT3而激活STAT3。第二,抑制STAT3活性,PIK3R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并且激活STAT3能促进PIK3R3启动子活性。第三,活化的STAT3能直接结合在PIK3R3的启动子区域,从而直接调控PIK3R3的表达。结论:PIK3R3能通过直接结合而激活STAT3,反之,激活的STAT3能直接调控PIK3R3的表达,因而PIK3R3与STAT3之间形成了正反馈调控环路。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I3R3 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HER2 - positive breast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 Methods : First , we used the online database , including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 TCGA ) ,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I3R3 and breast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 Then , the drug - resistant cell lines ( BT474 - R , SKBR3 - R , NCI - N87 - R ) were obtained by the Tradable treatment of Tragically sensitive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 BT474 , SKBR3 ) an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 NCI - N87 ) for a long time ( 6 months ) .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I3R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HER2 positive breast cancer . Conclusion : First , PI3R3 can directly bind to the promoter region of PI3R3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PI3R3 . Conclusion : The PI3R3 can directly bind to the promoter region of PI3R3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PI3R3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R73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斌,金锡御,杨唐俊,金欢胜,曾毅,刘素英;转基因方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年07期
2 徐小方;曹云新;刘斌;李焰;关素敏;;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口腔医学研究;2010年02期
3 栾英姿,李力,黎丹戎,张玮,唐步坚;五种卵巢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部分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6期
4 王少东,樊代明,张杏泉;高剂量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08的培养及其特性[J];肿瘤;2000年02期
5 李焰,吴军正,司徒镇强,刘斌,王江华,李峰,李洁;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8期
6 王同;梅晓冬;徐晓玲;包明红;李秀;李庆;;多药耐药细胞系A_(549)/ADM的建立及部分特性[J];安徽医学;2006年01期
7 张树荣;陈瑾;李荷莲;;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建立及部分耐药基因的表达[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2期
8 何春梅,王柯敏,刘斌,李军;黄体酮对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的逆转作用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9期
9 薛红漫,李文益,候玲玉,夏焱,郭海霞;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HHT的建立及耐药机理的初步探讨[J];中国小儿血液;2000年01期
10 崔竹梅,向阳,杨秀玉,刘芝华;绒毛膜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染后对其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国沛;周敏;余艳辉;彭波;王成昆;谷依学;欧阳咏梅;贺智敏;;舌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相关基因鉴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傅云峰;叶枫;陈怀增;吕卫国;谢幸;叶大风;;Pgp和β微管亚型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龚玉萍;叶雪石;刘霆;顾玲;;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逆转单因素耐药细胞系K562/MDR1耐药性的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会来;王华庆;孙燕;宋拯;刘贤明;郝希山;;BCRP高表达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公琰;人肺腺癌Anip973/NVB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董梅;人肺腺癌吉西它滨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贺豪杰;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的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叶雪石;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逆转单因素耐药细胞系K562/MDR1耐药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童梦莎;基于药物诱导的肿瘤耐药细胞系识别临床相关的耐药基因[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2 陆远;A549-ABCG2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和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刘军;人胃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系OCUM-2MD3/L-OHP的建立及其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黄敏;Tca8113阿霉素耐药细胞系建立与转移相关蛋白ADAM15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0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1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