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HIF-1α抑制剂PX-478在自噬介导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糖基化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02:37

  本文选题:PX-478 切入点:HIF-1α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局部侵袭性为特征的肿瘤,高表达缺氧水平。肿瘤性缺氧直接依赖于缺氧诱导因子(HIF)。肿瘤缺氧和代谢密切相关,由于O-糖基化功能上的重要性,目前是肿瘤代谢重要的研究热点。通过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学的研究,初步探讨O-糖基化和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通过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探讨抑制自噬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糖基化的影响。描述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口腔鳞状细胞癌自噬对糖基化的影响,通过对癌细胞进行缺氧抑制剂诱导的糖基化的调节,探索其在口腔鳞状上皮癌中的自噬作用。以及评估其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可能途径。方法:1.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位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O-GlcNAc)、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 OG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lcNAcase, OGA)的表达。2.人体Tca8113细胞株用免疫荧光检测在糖基化增强剂(transglycosylation,TG)和糖基化抑制剂(deoxynorleucine, DON)作用下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3.小干扰RNA (siRNA)转染阻断人体ATG12和ATGl。检测HIF-1α抑制剂PX-478作用下糖基化相关蛋白表达。4.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来检测自噬和糖基化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1. O-GlcNAc和OGT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中存在表达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呈现表达升高的趋势。OGA的表达和O-GlcNAc、OGT均不同,从正常组织到鳞癌中表达呈增高趋势,但在不同分化鳞癌组内表达差异不明显。TG可促进TCA8113的增殖和O-GlcNAc、OGT的表达,DON可抑制TCA8113的增殖和O-GlcNAc、OGT的表达。2. Atg12 siRNA和Atg1 siRNA导致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减少。在经过Atg12 siRNA和Atg1 siRNA转染Tca8113, ATG12和ATG1阻断的作用下,O-GlcNAc与OGT的蛋白表达增高,显示抑制自噬可以引起O-GlcNAc与OGT蛋白在Tca8113细胞的聚积。3.在PX-478处理过的Tca8113细胞中,O-GlcNAc糖基化现象具有多样化。HIF-1α抑制剂PX-478处理过的Tca8113细胞中O-GlcNAc表达降低,而OGT表达减少,OGA表达增加。PX-478对OGT和OGA的表达作用结果相反,而O-GlcNAc的表达趋势与OGT相似。PX-478处理4-16个小时内Tca8113细胞的OGT含量逐渐减少。4.自噬反应的诱导引起了LC3-Ⅰ的转换,在Atg12-Atg5-Atg16L复合体的作用下生产出自杀式的LC3-Ⅱ。当自噬反应被HIF-1α抑制剂PX-478(0,5,和251μM)处理后减少了,LC3-Ⅱ和LC3-Ⅰ的数量也降低。自噬小体随PX-478剂量的提升而减少。结果提示阻断HIF-1α可以减少自噬现象的发生。5.为了明确自噬反应和HIF-1α是否参与调节糖基化,由于O-G1cNAc的表达与OGT相关,本实验在自噬和HIF-1α抑制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检测OGT的蛋白水.平。在Atg12和Atgl siRNA以及PX-478处理后,OGT的表达在0,8,16,24,36和48小时内的波动在最初的24小时内有一定减少,然后缓慢上升。因此,我们认为OGT蛋白表达的不稳定性在最后阶段主要是由于自噬作用的影响,其次是因为开始阶段HIF-1κ的抑制。免疫荧光显示LC3-Ⅰ和LC3-Ⅱ在48小时内完全被抑制。结论:1.O-糖基化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在舌鳞癌细胞系中活化,抑制剂DON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 HIF-1α抑制剂PX-478导致LC3-Ⅱ和LC3-Ⅰ在Tca8113细胞中数量的减少,同时,降低了O-GlcNAC和OGT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提高了OGA的表达。O-GlcNAC的下降趋势与OGT相似。3.O-GlcNAC和OGT的蛋白水平在ATG12和ATG1消耗下提高。4.OGT的表达在Atg12和Atgl siRNA的处理后和PX-478波动下先下降后缓慢升高。当HEF-1α信号通道被阻断后,细胞自噬影响OGT的稳定性。5.自噬现象受缺氧抑制的影响而减少。HIF-1α抑制剂减少了癌细胞的糖基化形成。在HIF-1α信号通路阻断后,OGT蛋白由于自噬现象的消失而不稳定。
[Abstract]:Objective :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OSCC )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head and neck . The effect of autophagy on O - glycosylation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studi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SP method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O - and OGT in normal oral mucosal tissues an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P0.05 ) . The expression of OGA was different from normal tissues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The expression of OGT in Tca8113 cells treated with Atg12 siRNA and Atg1 siRNA decreased . The expression of OGT and OGT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Atg12 and Atgl siRNA and 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ATG12 and ATG1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勇;口腔鳞状细胞癌18例病理分析[J];山东医药;2004年26期

2 王雷;高文信;马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3 吴修胤;佟冬冬;张风河;;微小R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1年01期

4 马开宇;马开阳;黎明;代晓明;李逸松;;基于形态学特征提取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祝慧慧;刘洋;周晶琳;;口腔鳞状细胞癌机制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年01期

6 杨成;新生血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扩散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6期

7 简卫国,李凌,武培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8 赵世禄;程福强;史繁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07期

9 叶平,蒋泽先,张永福;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P~(53)和P~(21)表达差异[J];实用临床医学;2001年04期

10 安榕榕,傅升,杨文英;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对脑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巍;郭传tx;;口腔鳞状细胞癌延误诊断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衍昌;李芳;;热休克蛋白6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强;张永福;卓夏阳;贾云香;;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僗承翰;林美灄;戴鑓;_5正琪;;发展奈米金结合传统化疗药物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协同疗法(英文)[A];2013第七届海峡两岸毒理学研讨会大会手册[C];2013年

5 吴洪儒;刘晓勇;王凤光;汪育苗;;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晓勇;吴洪儒;汪育苗;王凤光;;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李明贺;张茹慧;吴国民;;CD44 podopla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晔;郭传tx;俞光岩;;口腔鳞状细胞癌脂肪酸代谢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郭传tx;李羽安;高岩;;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特征再探讨[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伟伟;熊学鹏;何三纲;张文峰;;≤40岁年轻女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衣晓峰 乔蕤琳;哈医大二院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金火;Id1和NF-κB亚单位p6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协同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2 郑建伟;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基因的筛选验证及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怡宁;HIF-1α抑制剂PX-478在自噬介导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糖基化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崔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孙晓菊;环氧合酶-2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吴国民;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和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7 董作青;Id-1基因沉默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转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晓英;Gadd45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男男;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ADM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秋旭;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PTEN蛋白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姣;YAP、p5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间相互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高前嵩;环氧合酶-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润;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钾离子通道Kv3.4的表达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宁毅;Transformer 2β、RGS1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马猛;谷胱甘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ROS抗化疗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瑾;Beclin1、LC3和P6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6年

7 万潇潇;PIK3CA基因表达及SNP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张强;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D];江西医学院;2000年

9 张建运;β-连环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殷树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表达的意义[D];青岛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12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12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