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相变高分子微球增效HIFU消融骨肉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05:08

  本文选题:相变微球 + 高强度聚焦超声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相变高分子微球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骨肉瘤的效果,初步探讨不同浓度相变微球对增效作用的影响,评估相变微球在增效HIFU消融骨肉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首先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微球,并检测其形态、结构、粒径电位及相变条件;然后建立裸鼠异位骨肉瘤模型,随机划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用指定浓度包裹液态氟碳的PLGA微球处理),处理后立即用海级星对肿瘤进行辐照。在辐照后0h和72 h两个时间点,提取标本并观察坏死面积、进行HE染色,最后对72 h时提取标本的坏死周边组织进行增殖和凋亡测定。结果:HIFU处理后,对照组的坏死面积小于高浓度的实验组(P0.05),但和低浓度实验组的坏死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高浓度实验组的坏死面积在3天后进一步扩大(P0.05),而其他组没有扩大。周边组织的凋亡和增殖检测结果是实验组较对照组都有差异(P0.05)。结论:在异位骨肉瘤裸鼠模型中,相变高分子微球能够增强HIFU对于骨肉瘤的消融效果,这种增强作用与微球浓度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on the ablation of osteosarcoma with phase change polymer microspheres (PCMs)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PCMs in HIFU ablation of osteosarcoma.Methods: the macromolecular microspheres encapsulated with liquid fluorocarbon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morphology, structure, particle size potential and phase transi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cted, and then the heterotopic osteosarcoma model of nude mice was establish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LGA microspheres coated with liquid fluorocarbon, and the tumor was irradiated with sea star immediately after treatment.At the time points of 0 and 72 hours after irradiation, the specimen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necrotic areas were observed and stained with HE.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the necrotic peripheral tissues were determined at 72 h after irradiation.Results the necrotic area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HIFU,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ow concentration group.The necrotic area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group was further expanded after 3 days, while the other groups did not.The results of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in peripheral tissue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in nude mice model of ectopic osteosarcoma, phase change polymer microspheres can enhance the ablation effect of HIFU on osteosarcoma,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microspheres.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福祥;168例骨肉瘤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2 刘国荣,黄尧生;骨肉瘤的影像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1期

3 郭乔楠,陈意生;骨肉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2年08期

4 莫晓东,杨敖霖;胃骨肉瘤1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5 王亚儒,贺志新,谭军霞;腹壁骨肉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3年06期

6 张立智,蔡宣松,梅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7 徐春;骨肉瘤患者的心理支持[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0期

8 李林坤,张涛;皮质旁骨肉瘤术后复发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10期

9 高红;皮质旁骨肉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田晓琴;;喉部骨肉瘤[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英爱;高玉辉;赵强;单玉兴;;端粒延伸替代途径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军;范清宇;;骨肉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程虹;张传山;沈万安;张静;马福成;;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附2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袁军;徐彬;;皮质旁骨肉瘤2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吴培玲;;骨肉瘤的影像诊断[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孙成良;刘立成;高聿同;路小勇;;膝关节骨肉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的近期随访结果[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波;庞清江;章海均;袁义;;43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吴春;徐艳;石群立;马恒辉;夏春;;放疗后颅骨骨肉瘤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朱振华;徐刚;;儿童及青少年骨肉瘤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房永宏;米哲涛;赵志勇;;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骨肉瘤大剂量综合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任医师 陈述长;患了骨肉瘤必须要截肢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管九苹;骨肉瘤盯上青少年[N];保健时报;2008年

3 董扬邋张春林;正确对待骨肉瘤的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主持:王健博士;骨肉瘤的综合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5 保健时报记者 吴玲娟 实习记者 郑雯;别把骨肉瘤当成生长痛[N];保健时报;2007年

6 李晓丽;骨肉瘤青少年患者增多[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方志伟;拿下骨肉瘤 也可不截肢[N];健康报;2006年

8 采访者 李运红邋胡颜 受访专家:天津市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医师 杨蕴;患骨肉瘤 怎样保留肢体功能[N];健康报;2007年

9 方志伟;青少年无原因骨痛时当心骨肉瘤[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衣晓峰 靳万庆 李晓丽;儿童骨肉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敏;基于直接电子传递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和微孔板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快速检测骨肉瘤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2 黄国强;抗人Ⅰ型和Ⅱ型胶原抗体在骨肿瘤病理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5年

3 李怡飞;担载顺铂的纳米微粒治疗骨肉瘤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力;P糖蛋白与PCNA、CD3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伟;相变高分子微球增效HIFU消融骨肉瘤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彦宾;水通道蛋白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楼妍;骨肉瘤患者家属压力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守正;骨肉瘤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李伟栩;骨肉瘤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吴志峰;四肢骨肉瘤临床治疗研究及预后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杨俊龙;骨肉瘤基因组DNA文库的阶段性构建[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马善新;四肢原发骨肉瘤保肢与截肢及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周幸;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2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62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