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genin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乳腺癌 + Neogenin ; 参考:《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尽管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不断更新,但是乳腺癌仍然稳居全世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首位。早期检测和发现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至关重要因素,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肿瘤发生过程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进行研究、寻找肿瘤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靶点选择中有重要意义。Neogenin是一种在生物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的I型跨膜糖蛋白,由1461个氨基酸编码,分子量为160-190k Da,属于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DCC)家族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Neogenin蛋白与配体结合后,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在生物体胚胎发育和成体各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Neogenin在配体缺失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依赖性受体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凋亡。Neogenin在哺乳动物的胚胎中和成体的各个组织中表达很广泛,不仅促进胚胎的发育,在哺乳动物成体的神经管发育、细胞迁移、组织发育和组织分化、血管形成、信号转导和细胞调亡过程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DCC家族的成员在肿瘤中可以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同时,在包括脑神经胶质瘤、胃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在内的多个肿瘤中,也发现了Neogenin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些研究结果提示Neogenin可能在这些肿瘤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有研究发现,通过特定条件诱导衍生的同一来源、侵袭能力不同的三种乳腺癌细胞,随着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强,Neogenin的表达呈降低趋势。这些研究结果提示Neogenin在乳腺癌中可能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并可能作为预后判定的一个指标。然而,Neog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Neogenin是否与乳腺癌的发生、进展有关,以及对于临床乳腺癌患者Neogenin表达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及报道。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系和乳腺癌细胞系中Neogenin的表达趋势;随后,通过质粒转染技术,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过表达Neogenin,并分析其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等方面的影响,探讨Neogenin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此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了54例乳腺导管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Neogenin的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对于乳腺癌患者Neogenin表达的临床意义,肯定了Neogenin作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潜在靶点的地位。实验方法:1.培养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MCF-7、BT-549和MDA-MB-231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以上四株细胞中Neog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通过脂质体将pc DNA3.1-e GFP-Neogenin质粒和pc DNA3.1-e GFP空载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对Neogenin过表达进行验证。3.通过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PI法检测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上调Neogenin表达后,MDA-MB-231细胞在增殖和凋亡方面的变化,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探讨Neogenin对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影响的分子机制。4.通过细胞划痕法、Boyden小室法观察上调Neogenin表达后,MDA-MB-231细胞在迁移和侵袭能力方面的变化,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迁移和侵袭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变化,探讨Neogenin对细胞迁移和侵袭产生影响的分子机制。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eal-time PCR法检测54例乳腺导管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Neogenin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根据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Neogenin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指标、病理指标、预后指标的关系。实验结果: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Neogenin在三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且Neogenin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呈负相关趋势。2.荧光显微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pc DNA3.1-e GFP-Neogenin质粒和pc DNA3.1-e GFP空载质粒成功转染并获得了较高的转染效率,在MDA-MB-231细胞中有效上调了Neog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3.上调Neogenin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G1→S期的进程延缓、细胞凋亡比率增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上调Neogenin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c-Myc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CTGF、Med19、RPL13、Jun B、Suvivin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4.上调Neogenin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受到抑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上调Neogenin后,促进迁移和侵袭的Vimentin、MMP-2和MMP-9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抑制迁移和侵袭的TIMP3基因的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5.Neogen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5.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Neogenin在54例癌旁组织中为中等强度的表达,表达部位位于细胞膜;2Neogenin在54例乳腺癌组织中,13例为阴性(24.1%)、35例为弱阳性(64.8%)、6例为中度阳性(1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位于胞浆。5.2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配对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Neogenin的m RNA表达水平下降者占94.4%(51/54),表达升高者仅占5.6%(3/54)。将各自配对的癌旁组织中Neogenin的表达水平标准化为1,Neogenin在5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的平均值为0.264±0.0330,Neog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降(p0.05)。5.3 Neogenin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病理组织分级II级的乳腺癌Neogenin的m RNA相对定量平均值为0.330±0.034,III级为0.192±0.031,二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Neogenin的m 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分级呈负相关趋势。5.4 Neogenin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根据54例乳腺癌样本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学标记将患者分组。1ER阴性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21±0.029 vs.0.309±0.036);2PR阴性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56±0.034vs.0.279±0.031);3 HER-2阳性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39±0.029 vs.0.281±0.035);4 Ki67阳性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56±0.033 vs.0.287±0.035);5 p53阴性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37±0.030 vs.0.308±0.037)。但上述结果差异不显著。5.5 Neogenin与乳腺癌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根据5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组。1老年性乳腺癌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以65岁为老年界限:0.042±0.003 vs.0.270±0.032)(以60岁为老年界限:0.141±0.020 vs.0.278±0.033);2肿瘤直径20mm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37±0.028 vs.0.298±0.037);3无淋巴结转移组Neogenin表达水平最低为0.164±0.025,(1~3枚淋巴结转移组:0.379±0.035,4~9枚淋巴结转移组:0.258±0.035,≥10枚淋巴结转移组:0.330±0.038);4 TNM分期I期Neogenin表达水平最低为0.206±0.319(II期:0.292±0.322,III期:0.254±0.357,IV期:0.302±0.368);5脉管神经浸润组Neogenin表达水平更低(0.247±0.026 vs.0.272±0.035);6Luminal A型乳腺癌Neogenin表达水平最高为0.407±0.400,H型乳腺癌中最低为0.199±0.236(Lumianl B型:0.217±0.314;三阴性乳腺癌:0.244±0.356)。由于样本例数原因,上述结果差异并不显著。结论:1.Neogenin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降低,且Neogeni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转移能力呈负相关的趋势。提示Neogenin可能作为乳腺癌转移能力预测的指标。2.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Neogenin后,抑制了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阻滞细胞周期的进展、促进细胞的凋亡。提示Neogenin表达上调可能对乳腺癌起到抑制作用,Neogenin在乳腺癌中可能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3.Neogenin可能通过抑制Bcl-2、c-Myc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Neogenin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2、Vimentin基因的表达并促进TIMP-3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Neog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趋势(P0.05)。Neogenin在老年性乳腺癌、淋巴结阴性乳腺癌、I期乳腺癌中表达降低,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表达最高。提示Neogenin可能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为Neogenin作为乳腺癌预后判定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5期
2 刘煜,韩承新,朱晓丹,张纪华,潘惠娟,王沁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武警医学;2001年04期
3 余淑坤,董明新,赵彤,刘金,刘淑芹,冯燕;乳腺癌治疗策略与实施[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任书伟,张锋,杨富斌;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综合治疗[J];陕西肿瘤医学;2002年01期
5 陈海湖;参芪延生汤配合西医治疗乳腺癌100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09期
6 郭兰青,谭利娜;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4期
7 蔡利锋,李蔚青,李来英;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07期
8 薛淑英,王志彦,张彦楼;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睡眠形态紊乱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药;2005年07期
9 ;乳腺癌手术可能触发远处肿瘤生长[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20期
10 武志恒;冯冬花;;乳腺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锐;;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国胜;;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3 张东云;;乳腺癌的饮食指导及康复锻炼[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盛立军;;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祥生;唐金海;蒋谦;徐晓明;龚建平;;从我院乳腺癌收治情况谈乳腺癌“三早”的重要性[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孙燕;;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肖胜洛;程静霞;;综合治疗46例乳腺癌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立新;心理问题 乳腺癌患者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人口报;2003年
2 赵宝椿;乳腺癌手术后的康复锻炼[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黄馨;乳腺癌术后手臂常举抬[N];保健时报;2007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 曹阳;乳腺癌不同时期饮食有别[N];保健时报;2007年
5 姚敏;乳腺癌治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李洪涛;乳腺癌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乳腺癌是可以控制的[N];温州日报;2008年
8 李清晨;治乳腺癌一定要毁形吗?[N];科技日报;2009年
9 洪宋贞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罗秀丽 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明琪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林毅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张岂凡 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乳腺癌不是女人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陈英云 乔蕤琳;女性要高度警惕乳腺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唯杰;乳腺癌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建构与实施:一项行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健;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郝爽;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因子的验证及探索[D];复旦大学;2014年
4 章倩;放射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和脑转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5 辛s,
本文编号:1770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7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