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树突状细胞 +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 参考:《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集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鉴定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比较3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3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2例;39例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0.7%,疾病控制率为69.2%。接受≥2个疗程免疫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接受1个疗程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 、CD3~+CD4 CD8~+、CD3~+CD19 、CD3 CD19~+、CD3 CD16~+CD56~+、CD3~+CD16~+CD56~+、CD3~+HLA-DR 、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Th1细胞、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9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 carcinoma (DC) combined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 line CIK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collected from 39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DC and CIK cells were induced by laboratory culture in vitro. DC3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on day 7 and CIK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on day 1113.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mune function and safety of 39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the 39 patients, 2 cases had complete remission, 10 cases had partial remission, 15 cases had stable SDN.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were 30.7 and 69.2 after DC-CIK treatment.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receiving more than 2 courses of immuno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receiving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39 patients. Conclusion DC-CIK cell immunotherapy provides a new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munosup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 increase th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9ZX09503)~~
【分类号】: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忠梅,杨秋安,张玉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0年18期
2 许运龙,郭昭扬,张云兴,许贤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3 王继营,高珊,崔黎,黄丽春,宋立友;“双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2期
4 田静,李蓓兰;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一种新趋势[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5 张世雯,周清华;不同的分割方案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6 胡发明,华波;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一项预后因素[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1期
7 于亮,王梅,张灿灼;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张利伟,刘树秋,陈海英,万锦华;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配合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5期
9 王肇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解救化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1期
10 朱尧武,杨宇飞;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民;唐蜜;李代强;;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旭东;杨国仁;霍宗伟;方永存;陈鸣陆;;~(99m)Tc-MIBI SPECT显像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A];首届全国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秦庆亮;熊海健;王爱;边海蓉;卢振国;杨培英;朱斌耀;王芸;;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疗后复发非小细胞肺癌[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耘;万欢英;高蓓莉;项轶;刘嘉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二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一线治疗[A];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峰;许林;史美祺;;15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因素预后分析[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张华;;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子平;;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思考[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张沂平;;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嘉湘;施志明;李和根;徐振晔;朱晏伟;赵丽红;高虹;刘苓霜;朱惠蓉;张晖;;益肺抗瘤饮治疗271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特罗凯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佳[N];科技日报;2007年
2 晓白;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获重大进展[N];人民日报;2008年
3 辛勇 张先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上海长海医院呼吸科 夏阳 整理 邱志涛;非小细胞肺癌放虎归山还是乘胜追击[N];健康报;2013年
5 记者 王丹;新研究揭示炎症促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机制[N];健康报;2014年
6 记者 李颖;凯美纳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优选方案[N];科技日报;2014年
7 白京丽;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郑颖t,
本文编号:1777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77303.html